<h3> <b><font color="#ed2308">序</font></b><br>友人久未闻老高,咸来问讯。自云缘于新冠疫情愈演愈重,自三月中旬居家隔离,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清明,无论春夏。老高一一详叙衷肠,皆叹惋。余人皆言快递物资,助其抗疫,道路封,静默。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r></h3> <b><font color="#ed2308">抗 疫 篇</font></b><br>4月上旬,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封控措施,导致居民吃饭、就医面临极度困难。4.10号,上海市郓城商会执行会长、郓城一中上海校友会秘书长王大旭提出:上海市郓城商会&郓城一中上海校友会联合成立"防疫助力小组",发起防疫助力活动,呼吁在沪郓城籍老乡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共克时艰!<br>本人临危受命,接受商会及校友会的安排,担任本次"防疫助力小组"总指挥,并即可开展工作,制订工作计划:<br>一、 组建防疫助力小组组织架构,明确分工。<br>二、统计郓城在沪老乡状况及需求(动态)。<br>三、根据需求制订救助方案(动态)。<br>四、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渠道。<br>五、招募各区志愿者负责人。每个区至少安排一名负责人,面积比较大的区安排多名负责人,其中一位作为主负责人,可按街道划分,进行工作分工。<br>六、根据防疫助力小组已经初步统计好的各区急需帮助的老乡名单,志愿者直接与本区需要帮助的老乡对接,首先做好安抚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研究自救方案;另外,随着各区管控区的开放,可以在各区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每个区以街道为单位,展开互助工作。<br>七、校友会和商会统筹资源,指导、协助各区开展物资采购工作,并重点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br> 各区志愿者负责人招募信息发布后,24小时,上海16个区负责人全部到位,并连夜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布署下一步工作。 上海16个行政区“郓城老乡互助群”迅速成立 连日来,我们防疫助力小组抗疫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生活在上海各个区的老乡积极参与、出谋划策、互帮互助,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特别是各区的志愿者,在自身也要忙于抢菜、团购物资维持生计的同时,在自身也长期被隔离、身心备受煎熬的同时,还要去开导求助的老乡,并引导他们如何自救、互救,个别解除封控的志愿者,更是给身处困境的老乡送去了米面粮油。<div><br></div> 被救助老乡写的感谢信 在各区成立“郓城老乡互助群”,开展互助、帮扶工作的同时; 组织在沪郓城籍医护专家,组成线上问诊服务团队,【在线问诊活动】也拉开序幕。 <b><font color="#ed2308">美 食 篇</font></b><br>居家隔离,虽然物资匮乏,但也要想尽办法,利用有限的食材,做出美味的大餐。面对疫情的肆虐,面对抗疫的各种负面信息,与其抱怨、愤怒、无助,不如调整心态,勤奋工作、提高业务、钻研美食。胃口好了,抵抗力就强了。<br>郓城一中上海校友会有个家庭群,疫情期间基本上变成了美食群,大家切磋厨艺、相互鼓励、争晒美食,舌尖上的美食、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浓浓的故乡泥土的气息,让我们忘记了烦恼和忧愁,活力满满地迎接每一天。<br> 面筋汤——儿时的味道 第一次做凉皮 儿子最拿手的煎牛排 最困难的时候,无肉无蔬菜,也要来点仪式感。 政府终于发肉肉了,做最喜欢的红烧肉。 准备做臊子面 面必须要手擀 老婆的刀工还可以 色香味俱全的手擀臊子面 第一次做水汆丸子 水汆丸子汤 第一次做大排 看重点:老婆自己做的花卷 高氏手撕鸡 <b><font color="#ed2308"> 体 锻 篇</font></b><br>抗疫需要抵抗力,居家锻炼是关键。<div>每周至少6天坚持居家锻炼,每次一小时。<br><div><br></div></div> 封控期间,要求足不出户,划船机派上了大用场。 拿大顶,可是我的童子功。 瑜伽球放松一下还是不错的 运动完,用泡沫滚轴按摩一下 小区变防范区了,可以下楼锻炼了 即使在小区骑行,装备也要戴上 <h1> <b><font color="#ed2308"> 花 草 篇</font></b><br></h1><h3>生活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求爱。曾经一直觉得远方才是诗,经历了人间烟火,才发现,柴米油盐,亦可成诗。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饭一蔬,一朝一夕,只要心中有风景,哪里都是诗意。</h3> 小萝卜头,静等发芽 发芽了 在成长 长大了 油菜根、大白菜根,没舍得扔,种下的是希望。 空中菜园,它们一天天在生长,疫情一天天在好转。 2022.5.4号,油菜开花了 <p class="ql-block">废弃的核酸抗原试剂</p> 趁下楼做核酸的放风时间在小区逛一逛,突然发现,还是挺美的,中间的花园、小亭子,竟然好几年没光顾过了 顽强的生命 阳台欣赏一下晚霞 小区的樱桃红了,真好看 <h3> <font color="#ed2308"> <b>后 记</b></font></h3><br>几十年前,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感动许多人;如今的疫情,隔离了更多人,但也让人体会到了政府的关心、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更是在蛋尽菜绝之时,收到了居委会及政府送来的蔬菜大礼包。<br><br> <b>《隔离》</b><br><br>一开始<br>隔离是一个小小的奶茶铺<br>疫情在里头<br>我们在外头<br><br>慢慢地<br>隔离是社区里的一栋栋楼<br>有人在里头<br>大白在门口<br><br>再后来<br>隔离是一个个社区<br>有人在里头<br>有人在外头<br><br>又后来<br>隔离是一弯浅浅的河流<br>浦西在这头<br>浦东在那头<br><br>至如今<br>隔离是人民心中的一杆秤<br>考验着政府的智慧<br>体会着人间的大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