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张坝】杨毅

YMF-

<p class="ql-block">  张坝,一个原汁原味完整保留的原始村落,一个随着城镇化进程老房子慢慢消失而独存的村子,一个让摄影家画家诗人趋之若鹜着迷的地方,一个集中展现陇南传统民居的泛博物馆,一个能唤起回忆点燃乡愁的古寨……</p><p class="ql-block"> 很早就听过张坝,武都文联的朋友也不止一次推荐过这个地方,让我有机会去看看,说那个地方很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一个偶然的机缘,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和朋友驱车前往张坝,到琵琶镇沿着省道206向东南约六公里,便来到张坝古村,远远看去,河对面半坡上,一座座古宅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小河从村前山脚下缓缓流过。</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午后,萧瑟中透着寒气,落尽树叶的村庄更加骨感十足。一座座老房子,一颗颗光着枝干的老树,看上去像一幅刻板画镶嵌在山坡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踏着石板路,走过几根圆木和木棒搭成的小木桥,映入眼帘的是长满了苔藓的石阶,石坎,石垛,地上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磨的光亮,油油的,乌乌的,透着岁月的光。那些石坎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按着自然肌理堆砌排列,紧紧的依偎着,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地震和自然冲击,坚韧的支撑着。 那般天成,那般结实,那般厚重。</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跟随接待我们的陇南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所王彤辉所长,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接待大厅,跨进门便是一个大大的火塘,火塘中间吊着一个黑黑的吊锅,木棒和柴火烧的红红的,火光映红了整个屋子。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坐在那用一根长长的木栱拨弄着火苗,一只小狗暖暖的懒洋洋地卧在老人身旁。我们也凑到火旁驱寒,顿时一股暖流从手心向全身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观看了《张坝古村》专题片。这是一部让人十分震撼的片子,无论从脚本,解说到拍摄画面,都水平极高。片子全面介绍了陇南的历史起源、文化脉络、建筑体系和民居特色,穿越时空,传统和现代交融,远古和时代变迁。通过短片,让我们了解了陇南的民居特色,建筑风貌。张坝古村的由来以及保护张坝古村的意义和初衷。</p> <p class="ql-block">  通过短篇和王彤辉所长专业精彩的介绍,我们得知,张坝古村可考先祖张氏乃明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迁徙至此,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地处阴平古道,自古战事频仍、商旅通行、人口迁徙、民族融合,张坝古村文化上北接秦陇,南衔巴蜀,形成了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既有山地村落离散的特点,也有平原村落集聚的特征。既有北方村落的公用晒场,川北陕南的吊脚楼建筑,也有秦陇地带的围合院落和山区特有的坝上民居。是甘肃聚落形态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古代血缘属性的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随后,王所长带我们参观了陇南传统民居建筑博物馆,详细了解了各县区典范民居及其建筑的主要特点和文化价值,又逐个看了张坝古村原始保留下来的院落建筑,菩提古树,古桥。</p> <p class="ql-block">  “青石小径探幽源,村落群山掩映间。黛瓦土墙彰古道,陇味蜀韵育儒贤。”踏上每一块石板,每一块石阶,穿过每一条小径,进入每一个门庭,院落,包括每一根树,每一根藤蔓,每一处遗落的残垣断壁,无处不感受到先民的智慧,勤劳,持家,节俭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石板留苔迹,土墙刻旧痕。流水落花去,故事掩门深。”每一个遗迹都是一段见证,每一处宅子都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每一家子都是一个故事。在这里,有磨难,有抗争,有兴替,也有沉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12那场地震,给陇南带来了历史性灾难,也给陇南和陇南人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繁衍生息了数百年的张坝古村人民,因那场地震迁了新居,开启了新的生活,续写新的历史。但张坝古村依然是他们的根,他们的魂,是他们永难忘却的记忆和他们深植于心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在张坝古村的参观考察中,有几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古代先民在房屋修建时,选址都很考究,用材精良,设计精巧。安全性,实用性,透光,排水,抗震在房屋结构中处处彰显,多榫卯结构,墙捯房不塌。大都选用当地建材,石头,石板,粘土和木料。也体现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耕读传家的文化礼仪。在看一段芈月传的场景片时,有一句台词让我记忆犹新,“武都崖蜜,可医治咳嗽引起的头疼”。还有就是在一处老宅子,我们推门进去,看见一位八旬老人,在院子里静静坐着,嘴里叨着烟斗,看着我们进来,才缓过神来。老人跟我们讲,这个宅子是他家的老院子,他在这里生活了近七十余年,虽然在新房子生活的很好,但常常会梦到,常常会来到小院,一个人哪怕小坐一会儿,想想往事。如今,国家要整体修缮,他希望能保存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是中华文化再生的重要基点,也是文化传承的活标本。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现代化,很多村落正在慢慢消逝,消亡,保护传统村落,让后代若干年之后,从留存的村落中传承,赓续,汲取养分,才显得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沉浸在现代文明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被现代竞争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压的不堪重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遇见张坝,走进张坝,顺着悠悠古道,沿溪而上,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远离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让心归零,静下来,慢下来,沉下来,雨天,围着火炉煮一罐清茶,与一好友,漫无边际地闲谈。或撑起土伞,穿行在石阶小径,慢条斯微地踱步,听古人讲述远古的故事。或倚窗听雨,默念着席慕容的诗句跟着雨声回忆青春。艳阳天,沏一壶茶,沐浴着阳光,在古宅小院,在七叶树下,在石桌前品悠闲自在。此刻,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物我两忘,感怀“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无须花”的旷达境界。或卷起裤腿,淌进小溪,感受山泉溪流的清爽柔绵。此时,你快乐如一孩童,任溪水打湿衣衫。</p> <p class="ql-block">  张坝古村</p><p class="ql-block"> 古老、厚重,内敛,如甘醇,愈久弥香,如唐诗宋词,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更像一个世纪老人,虽饱经沧桑,依然精神矍铄</p><p class="ql-block"> 张坝古村</p><p class="ql-block"> 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个澄澈灵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个能唤起记忆点燃乡愁的地方&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