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 " 六 戒 "

浪花

<p class="ql-block"> 人 生 " 六 戒 "</p><p class="ql-block"> 作 者 : 曾 国 藩</p><p class="ql-block"> 编 辑 : 浪 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久利之事勿为,</p><p class="ql-block"> 久争之地勿往。</p><p class="ql-block">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p><p class="ql-block">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p><p class="ql-block">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p><p class="ql-block">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p><p class="ql-block"> 利可供而不可独,</p><p class="ql-block"> 谋可寡而不可众。</p><p class="ql-block"> 天下古今之庸人,</p><p class="ql-block"> 皆以一惰字致败;</p><p class="ql-block"> 天下古今之才人,</p><p class="ql-block"> 皆以一傲字致败。</p><p class="ql-block"> 凡办大事,</p><p class="ql-block"> 以识为主,以才为辅;</p><p class="ql-block"> 凡成大事,</p><p class="ql-block"> 人谋居半,天意居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一一1872年3月12日,享年61岁。别名曾子城、曾文正,字伯涵,号涤生。他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曾创下九年十升的官场奇迹。他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子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编辑曾公人生"六戒",如能学习读懂理解,就可能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p> <p class="ql-block">  第一戒</p><p class="ql-block">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p><p class="ql-block"> 翻译:一直都能获利的事情,就要考虑是否要终止;别人都在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p><p class="ql-block"> 解读:前半句是说人要懂得"见好就收",不要幻想着一件事会一直得利,万物有生有死,有消有长。凡事都不会例外,所以如果一件事一直获利,那么衰败或者亏损的时候就要到了,这时候务必保持清醒。</p><p class="ql-block"> 后半句说的是保身之道,别人都在争的地方,一定是危险的地方,容易招惹麻烦或者祸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观察形势,不要让自己陷入险境,趋利避害才是保身之道。</p><p class="ql-block"> 可是,利的大小多少,对于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人民至上,让利于民,改革红利全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才是"久利之事勿为"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 华夏的先烈们,中国的军人们,见义勇为者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安宁、社会的正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艰险越向前。"众争之地勿行",对于他们是不可行的,在国家存亡、人民安危面前,只有前行,才是壮烈之举!正义之举!</p> <p class="ql-block">  第二戒</p><p class="ql-block">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p><p class="ql-block"> 翻译: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就忽视他人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p><p class="ql-block"> 解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缺点,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不要因为亇人的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忘记一个人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第三戒</p><p class="ql-block">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p><p class="ql-block"> 翻译: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吹嘘自己优点的人,其实他的内心反而是不夠充实坚定的。他们内心没有信心,所以喜欢打击别人,夸耀自己,这样的人就像纸老虎,往往一戳就破。</p><p class="ql-block"> 而且,他们经常议论别人的缺点,常此以往,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经常夸耀自己的优点,容易招人反感。这样的人,情商太低,智商也不高,迟早会招致曲折或者祸患。</p> <p class="ql-block">  第四戒</p><p class="ql-block"> 利可供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p><p class="ql-block"> 翻译:利益,一定要懂得分享给众人;谋划大亊,最好自己拿主意。</p><p class="ql-block"> 解读:每个人都渴望利益,如果谁想独占,那就是大家的敌人。想要成大亊,就必须懂得分享利益。曾国藩在任期间,向朝廷举荐人才无数,官位财富毫不吝啬与下属分享。于是,曾国藩招揽的人才最多,人心也最齐。</p><p class="ql-block"> 《战国策》上说,"论圣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谋划特别重大事情时,不要和众人商量,尽量自己拿主意。因为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都有不凡的格局和气魄。这样的人万中无一,所以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p><p class="ql-block"> 而和众人一起谋划大事,七嘴八舌,争论不休,反而容易破坏信心,干扰判断,影响决策。当然,听听众人的意见,哪怕是反对的意见听听无妨,对于正确决策也是有益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五戒</p><p class="ql-block">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p><p class="ql-block"> 翻译:天赋平凡的人,一般输在懒惰上;天赋惊艳的人,一般输在骄傲上。</p><p class="ql-block"> 解读: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什么天赋,只能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最忌讳的就是懒惰。那些天赋好的人,聪明敏锐,才气逼人,所以,最忌讳的就是骄傲。</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本身天赋不高,但是他却以一个勤字,成就了同时代天才们难以企及的事业和学问。可以说,曾国藩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楚霸王项羽、闯王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最终因为骄傲而败亡。</p> <p class="ql-block">  第六戒</p><p class="ql-block">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p><p class="ql-block"> 翻译:凡是办大事,主要看格局和见识,才能只是辅助;凡是成大亊,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p><p class="ql-block"> 解读:刘邦攻下咸阳,诸将都去抢金银美女,而萧何封存了秦国的户籍、地图、法令。这些材料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萧何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决定着一个人的所能抵达的高度。大事,以识为主,见识上高瞻远瞩,才能先人一步,先人一筹。</p><p class="ql-block"> 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能成功的。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天",就是瞬间变化的时势也。我们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把心态放平。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p><p class="ql-block"> 谋事办事,无论成败,人的精神不可无!人的良好心态,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丟!凡物皆可无,唯精神不可无不可丟!</p> <p class="ql-block">  浪花编辑于2022年5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