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编者按:</span>近期怀旧想到去年随朋友到紫霄镇的岭下移民村游玩,因此与乡亲结下了深厚感情,提笔撰此文章,供各地移民阅读。</p> <p class="ql-block"> 岭下村民小组,隶属紫霄镇新田村委管辖,地处南丰县西南部、南丰与广昌两县交界处,距县城约60公思。居住在岭下村的村民,都不是南丰本地的老表,而是从浙江省原遂安县安阳乡村坑村迁来的新安江库区移民。</p><p class="ql-block"> 村坑村,又名桂峯参溪。据《桂峯参溪方氏宗谱》记载,村坑村建于宋开宝六年,素有参溪十二景:金璋树秀、玉屏风消、枫林文阁、杨家古塔、报恩寺晓、资榜山,依桂峯书屋、松邱懸涧、新桥瀑布、左旗晨靄、右鼓晓扉。村里茶园石铺路,长石板架桥,3口龙眼井成三角形均匀分布,方便村人饮用。</p><p class="ql-block"> 村坑村水位高程83.5米,1956年有55户194人,水田194亩,早地198亩,鱼米之乡。1960年5月,为了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全村服从政府安排,后靠移民到距村6里处山上,在上名叫罗家、防家坞、义家坪、大坞坪、朱毛坪、青山坪等处架茅棚居住,开荒种地维持生计。1965年2月,因新安江水库水位不断提高,又服从改府安排,移民到淳安县夏峰人民公社汪村大队,分别插队安置在7个生产队。至1970年,移民都各自建起了土墙屋。</p> <p class="ql-block"> 1960年代末,政府动员新安江水库移民调整转迁江西,二次搬迁到正村的原村坑人,再次服从政府安排,于1971年1月2口,移民到江西省南丰县洽村公社瞿村大队,25户106人安置在洲陂村,16户85人安置在岭下村。16户户主为余均美、余秉托、伊祥林、陈灰洲、苏成樟、张祝林、项大、张积溪、张金林、张新度、王罗里、陈月文、陈开运、方香清、方东云、方开友。</p><p class="ql-block"> 岭下村原来住有8户人家,为了安置新安江水库移民,服从到分别搬至新田村、小港村,让出地盘给移民建新村。大队划拨水田100余亩,山林2000余亩,移民单独建立生产队。</p> <p class="ql-block"> 移民至此地50余年间,移民与当地老表和陸相处,交朋结友,男女互嫁互娶已数不胜数,互帮互助现象也层出不穷。由于移民的勤劳勇敢和敢想敢闯,发扬浙江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许多荒山野地都被改造成了良田沃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当年移民到此地后建的土墙屋已全部新建成砖混结构楼房,家家门口都是水泥路,户户都安装自来水。2022年政府安排岭下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后,村容村貌更是烧然一新。至2022年,岭下村有208人,其中30多人分别在南丰县城或外地创业购房安家,有博士学位1人,大专以上学历13人,中专学历10余人,中共党员12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恒</p><p class="ql-block">图片:方建平 方立平</p><p class="ql-block">编辑:王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