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旁白:飘渺

飘渺

<p class="ql-block">  《人世间》的故事是从一辆开往远方的绿皮车开始的,梁晓声的故事,我们也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 6岁那年,梁父响应国家号召,去大西南当了一位建筑工人,每隔两三年,家人才得以短暂地团聚一次。</p><p class="ql-block"> 从大西南的深山到哈尔滨,需辗转五六天,那是父亲独自一人的万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在梁晓声的记忆中,父亲的印象少之又少,童年里最刻骨铭心的就是母亲的辛劳和无力摆脱的贫穷。</p><p class="ql-block"> 家里共5个孩子,梁晓声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人住在哈尔滨最脏乱差的板房区,胡同里总是阴暗的,仿佛「烟鬼的黑牙缝」。</p><p class="ql-block"> 父亲每个月工资64元,40元寄回家,自己留十几元生活,余下的攒着作路费。回不来的年头里,他总会让工友带点口信,工友心疼地跟母亲透露:「梁师傅太仔细了,舍不得买食堂的菜吃,自己买点儿酱买几块豆腐乳下饭,二分钱一块豆腐乳,他往往就能吃三天!」</p><p class="ql-block"> 父亲每月寄来的钱,都是梁晓声去邮局取,看着那些小心翼翼包裹起来的毛票,他心里一阵阵难受。但即便如此,这些钱还是不够一家人生活,母亲除了照顾老小,还得四处央求打零工的机会,多是些脏活累活,每个月能勉强挣得20来块,这是家里的救命钱。那时候梁晓声就暗下决心,初中毕业后,但凡能有份工作,一定不读书了,为父母分担养家的重任才最要紧。</p><p class="ql-block"> 贫苦时代,人生的困境就是如此具体。</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 在自传体散文《似梦人生》中,梁晓声曾说自己的父母皆目不识丁之人,「成文成系统的家风家训,是无从谈起的」,但父母始终都是自己最崇敬的偶像。再艰难的日子里,父亲从不会唉声叹气,他说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出息。</p><p class="ql-block">而母亲总是对哥哥说:「家里的日子再难,妈也要想方设法供你读到大学毕业!」</p><p class="ql-block"> 哥哥很争气,一直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是公认的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好料子。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哥哥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母亲总是早出晚归,年纪尚小的梁晓声自然扛起了照顾弟妹和做家务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小学二三年级时,他的手就已经皴皴的,怎么都洗不干净。有时候作业顾不上写,有时候唯一一件能穿出去的衣服脏兮兮,有时候担心弟弟妹妹,上学对他来说总是件很仓皇的事情。害怕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他开始逃学,最多的时候连续一个星期都不敢去学校,哥哥知道后生气极了,总是拿最严厉的话谴责他,跟处处受表扬的哥哥相比,梁晓声觉得自己承担了那么多却不被理解,对于哥哥,他心里是有些怨恨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里贫穷,三年级开始梁晓声就是班上的特困生,学校减免了他的学费,初一时,他享受着每个月7角钱的助学金,但这总让他活得很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表现,才算配得上这样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没有钱,没有尊严,学校生活对他来说是没有亮色的。</p><p class="ql-block"> 哥哥高考那年,父亲回来了,两腮瘦到塌陷,明显衰老了很多,那是头一次父亲服软了:「我快干不动了,孩子们一个个全都上学了,花销比以前大多了,我的工资却十几年来一分钱没涨,往后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明白父亲的意思,那天之后哥哥停止了高考的复习,去菜市场卖菜,有天他把自己一整天的收入两角几分钱,交给母亲,哭了。梁晓声知道,这也是他未来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但哥哥还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放弃了几所保送的好大学后,他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那是母亲的愿望,她认为如果哥哥以后成为了铁道工程师,一家人就会住上漂亮的铁路员工房。1962年,哈尔滨的底层人家能出一名大学生,那该多轰动啊,梁晓声发誓自己也要好好学习,那个学期,他几科考下来平均九十多分,全家人都在盼着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后,哥哥学校发来的一张电报断了家人所有的梦想:「梁绍先患精神病,近日将由老师护送回家。」家里围满了人,大家都在研究「精神病」跟「疯了」是不是一个意思。</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正在上课的梁晓声被老师喊到了教研室,他看到了傻兮兮的哥哥和护送他的两位老师,哥哥已经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唯独记得学校。</p><p class="ql-block"> 哥哥终日喃喃自语,一家人挤在15平米的破屋子里,晚上挤在同一个炕上,那喋喋不休让全家人脑仁子疼到裂开,后来他们也相继服用起了安眠药。</p><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精神病院来了几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把哥哥强行推上了车,他害怕极了,不知道会去哪里,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哥哥被护送回来的那天,梁晓声牵着他往家走,哥哥一路上不停地问:「家里还有人吗?父亲是不是已经饿死在大西北了?母亲是不是疯了?弟弟妹妹们是不是成了街头孤儿?」梁晓声泪如泉涌,那一路,他绝望得不想活。</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高中刚毕业的梁晓声毫不犹豫地第一批就报了名,去基层连队抬木头。兵团条件很差,工作很苦,但每个月能挣四十多元啊,拼了命都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 哥哥的住院费每个月要八十几元,不吃不喝也断然是不够的,他只能在兵团尽力表现,能获得些重用总是好的,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唯一比较拿手的就是写作。</p> <p class="ql-block"> 受哥哥的影响,梁晓声中学时代读了不少书:《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红字》……在兵团里,这算是顶呱呱的人才了。演讲稿、批判稿、甚至是小伙伴们的检查,他的文笔从没让大家失望过。</p><p class="ql-block"> 兵团总部每两年会举办一次文学创作学习班,优秀的作品会被编辑到集子里,梁晓声的一篇短篇小说《向导》也被收录在内,正是这篇创作,改变了他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1974年,复旦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中文系创作专业总共就两个名额,招生办的老师翻阅了所有的作品后,对这篇《向导》产生了兴趣,在「环保」这个词还没出来的时候,这部作品就表达出了批判滥砍滥伐现象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老师决定要见一见这位叫梁晓声的青年,从佳木斯到哈尔滨再到黑河,辗转到他们所在的兵团时,已经是第四天上午,此时梁晓声正在扛大木,团部通知他去招待所。眼前那个风尘仆仆的人,自称是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梁晓声没觉得有什么惊喜,负担?什么负担?当时作为一名北方的青年,对南方有什么样的大学,是知之甚少,也不太会有什么兴趣的,唯一让梁晓声开心的是,这人竟然跟他谈文学,还挺有水平。</p><p class="ql-block"> 他们聊了近一个半小时,梁晓声对当时的文艺现象大放厥词,狠狠吐槽了一番。老师从包里拿出一本革命文学样板书《牛田洋》,问他看过没有,有什么想法。梁晓声也没客气,直接来了句:「语录引用的太多,那样的书翻一分钟就应该放下,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老师愣在原地,临走之前小心嘱咐他:「这些话不要再对别人说了,否则会对你不利。」</p><p class="ql-block"> 好多年后想起这句话时,梁晓声依然冒冷汗,但凡这位老师有一点点「左」的思想,在团里留下一句「这个青年的思想有问题」的话,别说复旦大学,以后的日子能不能过都是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位老师的确去找了团里的领导,当面表达了他的态度:如果复旦大学决定招收该名知青,那么名额不可以被替换。</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 很多8090后大概都很熟悉刘欢演唱的一首歌:「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这首《心中的太阳》就是根据梁晓声的小说《雪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p><p class="ql-block"> 1977年,毕业后的梁晓声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文学编辑,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一间11平米的宿舍里,他一住就是12年,写就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作品,大多都是知青题材,梁晓声也成为了知青文学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90年代之后,人们顺着潮流的方向飞奔,不再沉迷于旧日情怀,知青文学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很多同时代的作家开始转型,梁晓声也一样,他写起了批判性的文章。无论是纪实的,还是虚构的,他的作品总是为弱者发声:「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通人的基本愿望时,文化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生活方式,来刺激普通百姓。」</p><p class="ql-block"> 虽在大众眼里,梁晓声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丝毫没有患上「优越感」,事实上,他的愁苦依然是具体的、迫切的。</p><p class="ql-block"> 早在刚参加工作时,他每个月的工资49元,20元寄给父母养弟弟妹妹;大哥的医药费是无底洞;父母身体不好,他把二老接到北京来照顾...庞大的开支全靠梁晓声写小说挣稿费,时多时少,拍电视剧《年轮》时,对方只给了他一台彩电,虽是稀罕物件,但不能吃不能穿。为了将这个家撑起来,他曾打算将独身主义进行到底,后来弟弟妹妹相继成家,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他才有了自己的小家庭。</p><p class="ql-block"> 受90年代下岗潮的冲击,弟弟妹妹们全都失业,几个孩子要读书,几个家庭要生活,梁晓声全都承担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长期的熬夜写作,肝病、胃病、心脏病也早早找上了门,虽后来的稿费逐渐提高,但生活的忧患总是接踵而至,那么多的债窟窿堵也堵不过来。直至今日,梁晓声都保持着最简单的生活,平价朴素的穿着,蔬菜、稀饭、疙瘩汤就是一日三餐,鲜少有社交。</p><p class="ql-block"> 用今天的价值观来看,这也活得太累了,但这也是那一代人普遍的担当。</p><p class="ql-block">那种对父母的体恤,对兄弟姐妹的关照,对弱者的同情,都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所不能体会的。</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梁晓声说。</p><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 2010年,梁晓声打算写一部知青年代的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 在以往同类型的作品中,作者都是书写他们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的遭遇,但那些留在城里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他们中的很多人虽是在体制内,但也只能勉强求生,做清洁工、当服务员、卖馄饨炸油条、或者像梁晓声的弟弟那样,在酱油厂干体力活。他们是沉默的、孤独的、不被关注的,但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当梁晓声说起自己的创作意图时,朋友连连摇头:「不要写那么长,最好写二三十万字,好定价、好销售。你写那么长的小说,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谁买谁看?」但他说啥都得坚持:「我年纪这样大,还想着我这本书应该怎样写,人们到底喜欢看什么,能印多少册,能得多少稿费,那也太悲催了。」</p> <p class="ql-block">  60岁那年,梁晓声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写作,每天早上削好一筒铅笔,铺开一沓400个字的稿纸,低头伏案十几个小时。刚开始,他连标点符号都会清清楚楚标在方格里,渐渐的颈椎病越来越严重,眼睛花了,手不听使唤了,字也没法写到格子里去了,常年的焦虑也让他头发脱落,越发「鬼剃头」。写到最后一部时,梁晓声被检查出了胃癌,医生建议他做全部切除,防止扩散,从医院回来的途中,他吸了两支烟,决定保守治疗,一定要把小说写完。</p><p class="ql-block"> 2017年底,小说出版,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3稿,皇皇115万字。故事的主人公周秉昆是以梁晓声的小弟弟为原型的,在电视剧后期制作时,梁晓声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看到,可惜未能如愿,去年,小弟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亲人的离去让一张张老照片成为了永远的念想,令梁晓声无比遗憾的是,他们一家人,连一张全家福都未曾拍过。</p><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 闲暇时间,梁晓声总会去精神病院看看哥哥。逢到天气晴朗,哥哥又精神正常时,老哥俩会去院子里的长椅上坐坐。他曾问哥哥:「你当年为什么非上大学不可?」哥哥说:「那是一个童话。」他又问:「什么童话?」哥哥苦笑:「妈妈认为只有那样,才能改变咱们家的穷日子,我想努力实现那个童话,当年我曾下过一种决心,不看着你们几个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了,我自己是绝不会结婚的。」</p><p class="ql-block"> 梁晓声呆望着哥哥,黯然无语,这悲喜交加的人生,竟不知从何说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