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广东省基础教育深圳市初中数学教研基地在全市初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深圳市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据悉,广东省基础教育深圳市初中数学教研基地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联合举办系列研训活动。 4月28日,由广东省基础教育深圳市初中数学教研基地举办的研训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章建跃研究员,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石永生老师,南山区前海学校唐毅兵校长,南山区数学教研员唐立伟老师,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鲜琳老师,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石厦部高睿老师,南山区园丁学校曹婧老师,南山文理实验集团文理学校蒋晓丽老师。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1.专家引领;2.案例交流;3.课例展示;4.活动总结。 <h3><b> 环节一:专家引领——</b><b style="color: inherit;">素养立意研教学</b></h3> 章建跃研究员作了题为《核心素养立意的数学教学变革》的主题讲座。他指出: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要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上下功夫,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一以贯之的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四基”、“四能”上下功夫,基于数学的整体性,以一般观念为统领,以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背景——概念(本质)——性质(关系、规律)——结构(联系)——应用为线索,创设符合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规律和学生思维规律及认知特点的问题串;要在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几何对象的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即通过度量、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从具体例子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形成性质或判定,再推广到一般,并进行验证证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 章建跃研究员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虽然研究的对象在变,但“研究套路”不变,思想方法不变。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b> 环节二:案例交流——素养导向促“双减”</b> 南山区前海学校唐毅兵校长和南山区数学教研员唐立伟老师分别就落实“双减”要求进行案例交流。 唐毅兵校长在《“双减”背景下实现提质增效课堂变革的教师改变》的报告中交流了该校在落实“双减”要求、实现提质增效课堂变革所做的“六变”:备课的变化、教学重点的变化、作业布置的变化、课堂评价的转变、教学空间的转变、资源利用的转变。并希望老师们积极主动应对“双减”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提质增效。 唐立伟老师在《完善作业流程管理,实现减负增效》的报告交流“双减”要求下作业的管理策略,一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标靠本,尊重学情差异,围绕“四基”“四能”要求,强化学科素养的落实;二是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分层弹性作业;三是通过实践研究出作业流程,形成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订正—反馈”的闭环结构,实现减负提质。 <b>环节三:课例展示——课堂变革探实效</b>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鲜琳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例《谈旋转中的最值问题求解》。教学中他先引导学生总结旋转问题中的重点模型,再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问题串,进行旋转中最值问题的探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高睿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例《二次函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教学中她利用当前国际的热点“俄乌战争”为问题背景,通过从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将军饮马、胡不归和阿氏圆等模型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四能”。 深圳市南山区园丁学校曹婧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得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集团文理学校蒋晓丽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例《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充分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究获得与证明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监测、评价和反馈。 <h3><b> 环节四:活动总结——</b><b style="color: inherit;">画龙点睛谈本质</b></h3> 活动最后,章建跃研究员高度评价这次教研活动,并谈了四点体会:<br><b>体会1</b>:这次活动是有结构、有主题、有成效的活动;<br><b>体会2</b>:唐毅兵校长关注的问题正是课程改革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br><b>体会3</b>:教师要进一步重视解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例习题在巩固学生双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价值。<br><b>体会4</b>:教师要深入思考解题模型对学生素养的提升的意义,教学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一个复杂的背景中找出其中最关键的模型。<br> 此次教研活动规模大,受众广,影响深。不少老师发来他们参与活动的体会: <b>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石厦初中部教师:</b><br> 从章建跃研究员的报告我认识到本次课改的任务之重大,教学中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促进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我们要在课标的基础上做好进一步细化的工作:一是结合具体数学学习领域,构建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的核心素养行为指标体系;二是针对具体的核心素养行为指标,设计相应的教学与评价案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交流的专家及老师的观点与经验也让我收获很多,高睿老师认为,在中考一轮复习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课程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有趣味,以模型的建立和寻找解决模型的方法为线索,用线将其串联起来,使知识条理化。<br> <b> 深圳市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教师:</b><br> 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良多,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价值。一是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别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二是要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三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br> <b>大鹏新区南澳中学教师:</b><br> 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具体的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地思考,这是数学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br> <b>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教师:</b><br> 章建跃研究员的观点“教好数学就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使我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获得数学对象,构建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发现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br> <b>大鹏新区葵涌中学教师:</b><br>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意义,有专家的关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的讲座,也有一线老师们关于“双减”要求下的课堂变革、作业管理的探讨。还有三节精彩的课例展示。印象最深的是章建跃教授的主题讲座《核心素养立意的数学教学变革》,章教授指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丰富且深刻,学生个体的数学素养却是内隐的,我们要在教学与评价中达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br> <b>大鹏新区华侨中学教师:</b><br> 高睿老师利用救援华侨路线问题作为问题背景,情境新颖,联系实际,立意有趣,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还吸引我的注意力。蒋晓丽老师带来平方差公式一课,在课堂上采取生生评价,使得课堂评价更加多元化。鲜琳老师谈《旋转中最值问题求解》,提供了多种模型思路,为我打开一些新的教学思路。<br> <b> 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教师:</b><br> 今天的活动让我认识到:一是要重视教材中的题目;二是课堂教学要循序渐近,先研读课标,做好知识、理论及思路的储备;三是模型多难度大讲解易枯燥,在一轮复习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课程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有趣味,用一条线将模型串联在一起,让分散的知识条理化,从而理清知识脉络;四是课堂上要注重学法指导,努力构建过程为本,学生为本的课堂,加强对课堂上学生的监测、评价和反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性。<br> <b>宝安区孝德学校教师:</b><br>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探究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形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br> 从章建跃研究员的核心素养立意带来的数学变革,到唐毅兵校长“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改变,再到唐立伟老师作业的有效管理,都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专家是解惑,也是引领。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突破现有的惯常模式,提高“教学效能”,努力让教学做到“精”和“实”,以高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来落实“双减”要求。 <b> 结束语</b> 本次研训活动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立意的数学教学变革、“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课堂变革等教师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有效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撰稿:骆文娟<br>一审:林日福<br>二审:石永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