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开拓河西之后,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汉初建立河西四郡,在永昌境内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等县,均属张掖郡……,那么,咱们现在的“永昌县”是怎么得名而来的?为什么又叫“永昌”呢?现结合一些史料记载,并求教一些文史专家后略做整理,和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 根据西夏《西夏天盛律令》记载,“永昌城”地名始于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公元1073年),当时西夏在这里修筑该城的主要目的是拱卫“西凉府”的安全。元世祖忽必烈建国之初,让阔端王三子只必帖木儿驻守此城,并以此城名为王名册封其为“永昌王”,自此,永昌王帖木儿镇守永昌几十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蒙元统治者属北方少数民族,徙水草而牧,早期不注重经营和修筑城池,占领中原后,模仿汉民族修筑管理城池,首先设立行政建制,至元二年(1265年),以这个“永昌城”为名,设置永昌路,统领河西各地行政职能,由于当时的这个“永昌城”过于狭小,再加之夏末战乱,元气大伤,已很不适合作为“永昌路”承担行政职能。至元九年(1272年)朝廷奉命永昌王帖木儿择地重筑“新城”,帖木儿来到现在的永昌县城区域,看到北海子水草丰茂,且位居金山(武当山)之阳,东抵凉州府,西接山丹州,南通青海藏区,北斥蒙古草原,是营建城池的绝佳之地,于是在这里修建了“新城”,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永昌府”,自此,有了现在的永昌县城。同时,帖木儿的父亲在县城南东大河下游建起了鄂尔多城,供永昌王和王妃居住避暑养马,由于是皇(室)避暑居住之地,故名为“皇城”,就是现在的皇城镇区域。</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十五年(1382),变元朝永昌路为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属凉州府。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属张掖专署(河西3专署合并);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永昌县人民委员会;1980年,恢复永昌县人民政府;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划属金昌市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