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到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了。因疫情原因,我不能像往常那样随时可见她,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八十六岁高龄,四十多年的半身不遂,相较于六十八岁去世的父亲,母亲,你是幸?还是不幸?</p> <p class="ql-block">母亲张梅,于1935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宿城镇东大街名号为鼎泰恒的酱醋厂老板家里。外公张品三,在东大街经营调味品生意,做得比较好,有十几个伙计。头房生下两个儿子去世后,外公又迎娶了我外婆,生下母亲和她的弟弟和妹妹。听母亲说,生她时外公专门请算命先生算过,说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命。在外公眼里,母亲是他最宠爱的闺女。从小就让她唸私熟,后来进公立学校,据她自己说,她的语文成绩很好,算术不行,严重偏科。</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宿迁县人民医院招收第一届护士学员班,她考上了。后来从护士岗位转换为中医科针灸医师,一直干到41岁。其间与时任南医院院长的父亲结婚,生了我们两双儿女。多数工作在南医院。文革时,遭造反派冲击,冠以“阶级异己分子”之名,随被打成走资派的父亲一起到塘湖农场五七干校改造。父亲种菜,母亲在塘湖公社医院治病。没办法,花了800块钱在今市区民族饭店西首的伙儿街买了一处小院落,由外婆带我们三个孩子居住,母亲带弟弟去塘湖。那年夏季暴雨来袭,母亲与弟弟刚跑出土坯房,屋子整个塌了下来,拣回了两条命。</p> <p class="ql-block">文革结束后,1971年,母亲随解放落实政策的父亲一起回城,到运东老化肥厂对面的省抗三队做医务室工作。后再次回到人民医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母亲从小到40岁,她生活一直是顺利的。她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爱她的老公,还有两双身体健康的儿女。虽然文革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我们看她很坚强很乐观,从没见她向谁低过头。她对我尤其疼爱,经常从南菜市买菜时顺便带上豆汁油条送到宿中我的教室窗外向我招手!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做过大手术,脾气也急躁,父亲对她很包容。就在1975年,她41岁时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此开始了她四十多年的轮椅生涯。</p> <p class="ql-block">母亲生病那年我刚17岁,上高一。等她能拄拐挪步了,我应届毕业去当兵了。到了1979年她又重犯老病,昏迷三天三夜不醒人世,待我从部队回家探望以后,她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医生们都说这真是个奇迹呀!</p> <p class="ql-block">此后,坚强的母亲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什么样的环境她都坚持过下去。从狂躁不安到逐渐平静,从时时一脸怨气到心态平和,母亲变得越来越慈祥,也越来越可爱了。最近几年,宿迁养老院逐渐完善,条件越来越好,母亲精神愈发好了。比我照顾的要专业要好。过去,我要工作,要事业发展,有自己的小家庭,对母亲照顾的很少很少,回想起来对她是有愧疚的。退休后,养老院就在家门口,除了经常探望,还在周末接她回家过一天。现在疫情严重,看一次也不容易,但母亲愈发乐观了。母亲是不幸的,刚过40岁就病卧床榻,忍受了常人未受的病魔侵害;母亲又是幸运的,她等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她见证并享受了新时代带来的物质生活的丰硕成果,亲历了宿迁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比早逝的父亲享福多且见识多。</p> <p class="ql-block">我见证了母亲从年轻走向衰老的过程,看到了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我不奢望她长命百岁,人总是要离世的。纵有万般无奈也改变不了人的宿命。但她平和慈祥的模样告诉我,这就是人生,曲折坎坷又必须坚持走下去的一生!人不可能永远都顺风顺水,逆境面前不能装孬,要勇敢地走下去。母亲,虽然你在我17岁后就没有为我做过什么,但我仍然感激你,是你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告诉我,怎样度过人的一生。谨用此文献给母亲,祝母亲节日快乐!写于2022年母亲节前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