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用了8天时间,把《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看完了。这也是2022年正经读的第13本书。</p><p class="ql-block">本来可以看得更快点,因为不舍得太快看完,又或者说希望把有些内容好好消化,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最近读的书当中能让我不舍得很快读完的,有《多舛的命运》,安妮宝贝的《一切境》,接下来就是这本了。</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由渠海霞翻译,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书写的。采用辩论的形式,对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呈现。读起来不觉得晦涩,并且很有代入感。书中青年向哲人请教的问题,时常让我觉得也是我的困惑所在,所以会跟随着青年一起,有时觉得豁然开朗了,有时又觉得重新陷入迷茫,然后又觉得澄清一些…在这样的循环之中,对阿德勒哲学的了解和理解渐渐深入。</p><p class="ql-block">论影响力,阿德勒也许远不及弗洛伊德和荣格,但看了这个书以后,我觉得阿德勒的思想还是很对我个人胃口的,也萌生了想把他的《自卑与超越》买来认真研读的念头。</p><p class="ql-block">书中有几个观点我印象很深刻。</p> 原因论VS目的论 <p class="ql-block">原因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会将现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归结于过去的经历。</p><p class="ql-block">比如,现在对孩子不够耐心,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我们不够耐心。现在对感情没有信心,是源于原生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合。原因论使用恰当,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觉察。比如,当我们今天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多关注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更积极地和伴侣进行沟通,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的氛围。但是,如果沉浸在原因论里不可自拔,可能就会把现在的一切归咎于过去,心里充满怨念和无力感,觉得一切不可改变。</p><p class="ql-block">而“目的论”某种程度上与原因论反过来。比如,原因论认为一个孩子因为心里不安而不愿意出门,而目的论认为这个孩子的不安情绪,是为了达到不出门的目的。因为他不出门的话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p><p class="ql-block">我想到我自己,最近我一直强调自己有社交焦虑,用以解释自己不去参加一些社交或者公开课紧张或者发言有些慌乱。现在想来,也是有“目的”所在的,那就是更“理直气壮”地拒绝一些自己不愿意参加的聚会,又或者是掩饰自己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公开课或者发言不尽如人意。</p><p class="ql-block">书中还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还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细想一下,我们的确会有为了“镇住”孩子、学生或者什么其他人,故意虚张声势怒气冲冲的时候,其实心里那点气可能早就消了。当我们觉察到我们这样的“目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思考,那么可以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而非“愤怒”来达到与孩子、学生或者其他人沟通的目的呢?</p><p class="ql-block">本书认为,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因为一切都是“注定的”。所以<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并不能完全被否定,它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心理现象,让我们更好地共情他人。同时,我们可以结合“目的论”,提升自我觉察以及在咨询中帮助他人提升觉察,思考情绪背后的“目的”,或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比如,让一个人意识到他不是因为紧张而不去社交,而是因为不想去社交而表现(不等于假装)出紧张。这可能会让这个人重新认识他的“紧张”,意识到这个紧张是他潜意识里的一种“手段”,是可以调控的,他可能就没有那么“紧张”了,从而与人交往的时候会变得从容一些。</span></p> 课题分离VS共同体感觉 <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是文中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p><p class="ql-block">课题分离通俗点说就是搞清楚那些事情是你的,哪些是我的,哪些是我们的,坚决不越界。我们只做自己能做的,应该做的,对于别人的,即使自己能做,也坚决不要插手。当然,你有建议权,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对方。同样,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管别人怎么想。因为这是你的主题,不是别人的。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困扰正是因为主题不能分离。</p><p class="ql-block">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确很有共鸣,因为这也是我最近些年在做的事情,从一个讨好型人格向着更爱自己更能接纳可能被别人讨厌的方向努力,也初具成果。</p><p class="ql-block">但是,这容易造成另一个极端,就是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和他人相处时的紧张。而这个“共同体的感觉”在这个时候无疑给我指点了迷津。</p><p class="ql-block">所谓共同体的感觉就是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不失去自我,同时又能不讨好和不怀敌意地在一个团体中相处,这正时我想要拥有的一种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其他 <p class="ql-block">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也是对我很有触动的。</p><p class="ql-block">比如:<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span>,前者是平等的,后者是有或明或暗的上下级关系的。我们当然推崇前者。</p><p class="ql-block">又比如:批评不好,表扬也不好。因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所做的评价”。</span>一句“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的确如此,有时候别人的表扬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当时说不出原因,现在想来的确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压迫感。又有的时候当我表扬我儿子的时候,他也会有叛逆,大概也是感受到了这种不平等。</p><p class="ql-block">文中说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p><p class="ql-block">所以除非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欣赏,并且是针对具体的细节的陈述式的表达,否则我们不要轻易地去“表扬”一个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用“谢谢”“我很高兴”来对伙伴表示感谢,传达自己的喜悦,感恩他所做的贡献,而不要去评价。</p><p class="ql-block">人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也才能获得勇气。所以,最好的“表扬”是表达感恩,是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再比如<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行为标准和存在标准”</span>,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在于他做了什么事情,有的时候哪怕他只是存在在这里,就是有价值的。比如。一个年幼的孩子,或者一位年迈的母亲,他们尚不能够或者已不能够为这个家庭做什么事情,但是只要他们存在这这里,就会让人感到希望或者心安,这就是价值了。</p><p class="ql-block">我想到我上小学的儿子最近也有几次跟我探讨这个问题,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用,不能为家庭挣钱,还花你们的钱。我们当时也回答了他,现在想想下次再聊起来的时候,也可以跟他探讨下“存在标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后记 <p class="ql-block">这篇读书笔记差点流产了,因为我想写得更规范些,更完整,更细节些。所以,第一次写得时候用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写完,于是存在草稿里直到下一本书看完了还没有完成。中途都想要放弃了。</p><p class="ql-block">今天趁着五一假期捡起来,想着无论如何要发出来,哪怕是不完整的。</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写读书笔记的初衷是为了给自己看过的书留下一点痕迹,并没有想到有多少点击量阅读量点赞数等,后来有些文章碰巧有了一两千的阅读量,反而让自己有些偏离了初心。又有些向着讨好他人的方向发展了。正向这本书说的,做自己,要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也再一次提醒自己,有些事,如果现在没有做,以后可能也不会做了。</p><p class="ql-block">写读书笔记,还是趁热打铁的好,嗯哪。</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