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水口大山的广播情缘

秦平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爱听广播,总觉得一个小小的木匣子为什么会有人在里面讲话,唱歌,出于好奇,我曾经还拆坏过别人的喇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知道了点喇叭原理,便自己找个废喇叭,自已绕线圈,做个纸盆土喇叭,还把线搭在经过我家门口的广播线上,把个好端端一条线的喇叭声音搞得不太叫,而被广播的巡检员发现,说我是破坏革命宣传,那时我才13岁,被吓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听着广播长大,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我报考填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广播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又舍弃了美术专业,八十年代又跻身于电视新闻专业,这也许是小时候的广播情缘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南江华水口镇是个大瑶山,四面环山,东西环河,虽是当时的县城,风景旖旎,但交通及文化信息却非常闭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里非常宁静。依傍着小河流水声,山涧清泉的叮咚声,人们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过年节了,哪里有锣鼓鞭炮声,便可吸引非常多的人前去看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0年代末,文革开始,江华县有了广播站,我记得,第一位的江华播音员是个名叫冯兰英的瑶山漂亮女孩,那时候,广播新奇得很,只要喇叭一叫,人们就会围坐在喇叭下面听音乐,听新闻,许多没见过世面的老人还对电线杆上面的喇叭指指点点,逢人就问,这东西奇怪了,这么小的圆筒筒,没看见人,怎么还会有人在里面说话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为了扩大广播效果,水口汽车站傍,电影院门口,新街口民族搬运社都各有一只高音大喇叭,机关单位,居民区老街分别都是一些木箱式的舌簧喇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华瑶族自治县广播站,今天开始第一次播音,听众们,早上好,……”</p><p class="ql-block"> 随着这亲切的广播声,水口宁静被划破,每天清晨的6点半钟,不管是春夏秋冬,不管是天晴落雨,广播便准时响起,七点正,便是中央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山里不管是有文化无文化之人,广播就此伴随着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播响了,该起床了,随着广播体操音乐,爱好锻炼的人们开始跑步,做体操了!生意人赶早乘车,车站开始热闹了,早餐饮食店也开始营业,沉睡安静的山城一下子就苏醒喧哗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有早起帮母亲磨豆腐的习惯,但七点多钟听到广播的新闻节目后,母亲就不要我帮忙了,便催促我赶紧吃早饭去上学,有时拖延了,街邻乡亲还说 “广播都不叫了,你还不快去学校,会迟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播给水口镇带来了勃勃生机!广播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时空节奏,人们知道了北京时间,知道了山外的世界,山城与外不再隔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天,随着晚上九点最后一次播音结束,没有夜生活的水口镇开始歇息,山城进入宁静梦乡,周而复始,这一切,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听着这广播,直至30岁,才离开了水口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年后,由于情缘,我又回到家乡去寻找大山里的广播足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