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从美学的角度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中国书法的艺术美</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我们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p><p class="ql-block"> 观自然风光,山川之壮美,花草之秀美,令人心旷神怡。看社会万象,崇高人格之美、丰沛心灵之美,令人肃然起敬。览科技领域,技术工艺之美、理性精神之美,令人赞叹不已。赏中国书法艺术天地,令人沉醉流连。美是任何人都能充分体验、尽情享受的,它使我们欢欣鼓舞,使生活更有意义。因此,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说道:“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无私地爱着美,我们喜欢它,如同喜欢亲爱的人一样。”</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美对于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美学——简单说来,就是人类思索美的理论体系。尽管它不像美的享受那般亲切诱人,但是通过领悟历代哲人、美学家的智慧之思,通过考察美的来源、性质和形态等问题,我们可以在理性层面认识美,提高美的鉴赏力,从而以更加理智和虔诚的心,去创造美的生活和美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当代美学就是让我们从对美学史的回顾和对学科对象研究方法的考察中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 人类对美的探讨源远流长。自从人类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的状态,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原始审美活动的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最初的美学思想就已经产生了。因此,它几乎与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渊源,至少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奴隶社会。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及史书中就已经出现了对美的谈论。一般认为,《国语》中楚国臣子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他强调了美和善的关系。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论断以及老庄对美丑辩证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都对我国历代的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乐论》则更可以称得上是美学的专门著作,其中关于人类审美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的论述,极为精辟。此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大批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文艺理论著作,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不过,在讲求整合会通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美学并没有建立起独立规范的学科。如何发掘和整理古代美学思想,一直是当代美学界共同为之努力的理论课题。</p><p class="ql-block"> 在西方,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Ias)学派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苏格拉底(Socrates)论述美和善的关系,为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其后的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明确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体”,开创了西方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的传统。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首先从文艺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的美学理论。他们提出了以后美学思想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和审美教育等。可以说,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美学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以它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艺术魅力,进入文化艺术殿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向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向善崇美的民族,这是中国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阳光和土壤。中国古代美学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朴素与和谐的统一。这种审美理念体现在书法美学中,要求情理结合、情感抒发要符合理性范筹。要做到恰如其分,水到渠成。书法美要体现在形神兼具,书法外在形态要具备“势和体均”、“平整安稳”、“和谐统一”,书法作品内在要体现它的“精气神”。只有形神兼具的书法艺术才是书法美学的真谛,使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从美的概念到书法美学的升华,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中国书法美的最早表现是伴随殷商甲骨文的面世,到两周各种书体的书法出现而形成。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书法美都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近代随着西方美学观念的传入,中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美的概念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基础理论全新的认识,把研究书法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美的内涵。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人说不就是写字吗,谁都可以。写字和书法是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书法这种文化是通过写字来体现。</p><p class="ql-block">(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p><p class="ql-block">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 (3)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p><p class="ql-block">(4)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综上所述,书法的艺术美主要体现为艺术内涵,其次才是外在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对当前书法界丑书现象的反思。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崇尚美德、美育、美学,厌恶丑陋。书法界近年来对丑书的讨论一直是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如何界定丑书,很难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定论。笔者只能论述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什么是丑书,我认为主要指的是现代书法,是那种故意夸张、做作纯粹为了表现的书法。他们以西方理论作为指导,完全脱离汉字的结构,纯粹的表现用笔或者用墨。 可 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是,部分书法者不注重基本功练习,却名利熏心,急于求成,对自己创作的作品随意夸张、追求新奇,却忽略了书法的规范和章法,他们所表观的手法是注重笔法和墨法。二是,个别从事书法工作者,认为书法艺术已超越古人,总想另辟蹊径,崇拜西方邪说,心灵扭曲,三观不正,以伪科学的思维来对待书法艺术。三是,最为不可容忍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其本身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却自称书法大师,到处招谣撞骗,扰乱市场,混淆事非,其表現形式无奇不有。这些行为都是对书法艺术的践踏。</p><p class="ql-block"> 丑书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丑,漂亮的字体结构大家都喜欢,雅俗共赏。书法也讲究夸张和变形,但是也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丑了。很多丑书书法家喜欢过度的夸张书法的结构,并且美其名曰“变化”,其实只是结构变了,并没有“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表达方式,纯属歪瓜裂枣。二是,用笔丑,毛笔的用笔美是在一支毛笔韧性范围内,发挥毛笔的性能,并把这些技能和谐统一起来,若过多使用单一技法、或小笔写大字,容易丑。很多丑书书法家喜欢过度的使用毛笔,认为毛笔需要“摧残”,一笔下去直接杵到了毛笔的笔杆上,托笔、蹭笔,甚至用上了国画里的皴法,都是“丑书”惯用的技法。三是,章法丑,篆、隶、楷书本有固定的章法,若套上行草书章法,一般都会变丑。这种丑书是因为不懂书法史,不懂中国书法最基本的发展历程造成的,书法的5种书体虽然在技法上是相通的,但是每一种字体也是相当独立的,不能相互混杂,相互混杂的结果就是变成“丑书”或者江湖体。四是,格调丑,不学古代经典、信笔为体,自以为高明。这种丑是“丑书”里面最低层次的一种“丑书”,丑入骨髓,不可医治。很多书法家虽然写的也丑,但是有着很深厚的传统书法的基础,或许还能称上是一种创新或者前卫,而这种不临帖的“丑书”,则无一点可取之处,纯属拿毛笔蘸墨水乱画,格调低俗,无韵味。五是,形式丑,书法的外在形式上,不懂颜色搭配,乱用色宣,花红柳绿。书写形式上,包括夸张的舞台表演和行为艺术。书法和现代的各种舞台搭配并不是不可以,甚至还可以提高书法表现力,关键还是要看表现的方式,那种倒立书写、用舌头或者头发书写等等方式不可取,这种表现形式,叫杂耍更加贴切一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美是中国优秀文化文明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吕积宝,昵称东坑居士、迎客松,安徽黄山市人。</p><p class="ql-block"> 军事院校大专学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91届毕业。</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院书法系教授;中国关公书画院海南分院副院长,关公书画院海南分院琼中书画创作基地主任;江西毛体书法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1986年部队转业后向书法导师李振亚,袁清夷(曾经是蒋经国先生在赣南任行政公署专员时的秘书)系统学习书法。2013年开始师从张呈祥老师学习篆体书法至今。</p><p class="ql-block"> 从事书法活动三十多年,擅长行草书,兼攻篆书。多年来书法作品在全国和江西省书法大赛多次获奖,近年来曾荣获第四届“华厦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金奖;第十一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艺术邀请赛获一等奖;《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荣获一等奖;《万里长城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银奖;第四届《润德奖》江西毛体全国书法大赛荣获优秀奖。撰写书画人物《張呈祥老师传奇的书法艺术人生》,其中《我的书法导师》,《邬江和他的国画艺术》文章于2020年4月、8月分别在中国书画报发表。並著有书法论文《徽派书法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担当与贡献》。</p><p class="ql-block"> 作者感言:下过乡,当过兵,从过政,经过商,对生活充满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