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逸事

建华

<p class="ql-block">屯溪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脚下,新安江水从此流淌而过。黄山有奇松,象征中国包容万千、宽广胸怀的迎客松名闻天下。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迎客松造型的烟花从鸟巢上空跃起,用中国式浪漫迎接八方来客。而历史上,也恰是在常来常往之中屯溪成为徽州文化的中心地,400多年前,安徽商人正是从这片区域将贸易拓展到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留下“无徽不成商”的美名。2022年3月30日,在安徽屯溪,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召开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随后“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话等重要议程在屯溪举行,并且发布了阿富汗问题的屯溪倡议。</p> <p class="ql-block">一、《屯溪散记》</p><p class="ql-block"> 单曲循环赵雷的 《成都》后,竟末产生分毫去成都的冲动,或许是因既无“分别”,更无“离愁”,倒是酿了许久笔抒屯溪的念头。两山夹峙,一水穿城,钟灵毓秀自不必言,比之成都,屯溪应该是更具灵气的。</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说起屯溪,若去搬历史的典故,定会想到“屯兵于溪水之上”的典故,她的过去,纸上有记载,她的现在,入了我的眼,便有画面,入了我的心,便有触动。屯溪是小城,依山而立,免不了吸纳了山的灵秀,又与水为伴,也免不了沾染了水的温柔。可说的地方却有很多,不妨</p><p class="ql-block">撷取一些.与众分享</p><p class="ql-block">老街•几分沧桑</p><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堪以屯溪标志居之,年少时在歙县求学六年,逢着假期,多半会来屯溪一游,而到屯溪,必去老街。看过媒体上刊登出的一幅老街入口的照片,青灰色的石牌坊伫立于暮霭夕照之中,古色古香的街弯弯曲曲的延伸而去,林立的店铺隐诉着故事,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像是泼了墨似的。也曾去过上海的七宝老街,扬州的东关古街之类的老街,房子大多是后建的,白色的外墙,深红色的栏杆着实亮眼</p><p class="ql-block">却并无多少岁月感可言,</p><p class="ql-block"> 而屯溪老街可贵的是这保留较好的明清徽派建筑,细细看,有些木头上沾着腐迹,有些墙面上映着黛色,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入老街,踏着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足音似也清脆,青荅三叶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三两两族生在一起,重重叠叠包裹住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一转身,哪怕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瞥,你会看见,屋顶的小青瓦,正隐现着斑驳的风霜,于是古1日情怀顿起,这是老街给你带来的屯溪味道,像是岁月研磨的咖啡,浓得化不开。</p><p class="ql-block">老街只几分沧桑,还有几分是被这浓浓的咸菜味夺去了罢。不知老街何时开始卖咸菜之类的东西,但总觉有些不妥,一则咸菜并不是什么徽州特色美食,二则咸菜的味道真有些大,不似酒香,倒有些熏人,比这随处可见的烧饼更甚,此物好歹还算一方特产。</p><p class="ql-block">近日听闻老街已经重新规划布局了,看来一条更具古朴气息,兼有徽派特色的街巷不日将呈现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黎阳印象•古今合璧</p><p class="ql-block"> 还未打算回屯溪定居前,就听好友说过黎阳水街,但当时还没法想象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及至我们把家安在了与水街隔江相望的滨江名邸,才有了更深的交集。</p><p class="ql-block"> 街口处依旧是一座牌坊,上书“黎阳”二字,猜想该是后建的,所幸旁边一面墙上介绍了黎阳的历史,才显得新牌坊不那么突兀。游玩水街,“你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是有种现代的浪漫情愫的,而映入眼帘的古朴又随时会把你拉回到古旧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水街名副其实,水绕着街,街伴着水,极目所至,荡漾的柔波,游动的红鲤,上跨的石拱桥都极其曲折之妙而观街道两旁,现代建筑和徽派古建浑然一体,一点也不让人难受,置身其中,仿若有种穿行古今的梦幻感,真正的彰品了古今合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由街首向西信步,有一座老屋可进去参观,老屋内门楣精致,天井采光,三雕绝伦,往太师椅上一坐,似乎来到了古徽州。听说楼上还有1日时徽州的小姐国房,“养在深国无人识”,勾起了好奇心,走上去看看,可惜门窗紧闭,庭院深深,也可透出其中几许的哀怨,或许国房里的小姐们,连自家的后花园都没去过,一方天井,集了所有视线。</p><p class="ql-block">街中有个古戏台,占揽水街最宽的地方,斗拱飞檐,红柱高灯,闭上眼,青衣舞袖,徽曲绵长,我是台下的个看客。有次晚上来游,正好遇见一支摇滚乐队表演,让人不禁跟着那激昂的曲调轻轻摇摆,这也是水街现代的一面,古戏台唱流行乐,还能让人觉着舒服。</p><p class="ql-block">水街是紧贴着新安江的,往江边走出水街,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风也从三江汇来,古码头、老大桥、老街,江心洲、文峰桥、百大,古今皆收于眼底,思绪也随着一江柔波往东奔去。华灯初上之时,妩媚的灯光随夜色开始绚烂,屯溪更有别样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王阁 •凭眺</p><p class="ql-block">本欲登屯溪出名的螺蛳顶,游后才知去的是孙王阁,笑话是闹下了,景色风光之旖旎却让人不虚此行,俯瞰屯溪全貌恰是一处好位置。</p><p class="ql-block">上山,左转弯,右转弯,宕一个。山腰的弧线,沿着山堤,靠着石壁,绕着一方亭台,抄一折小径,拾几级石蹬,赏一树黛花,不多会儿,半山已在脚下。再往高处去,当然摸不到辽阔的天边,也并非在蓬莱仙境,但山的颜色,水的颜色,光的颜色,交织出了一种不可比况的空灵。和站在东方明珠塔上俯望脚下的黄浦</p><p class="ql-block">江比之,平故多了良多和自然水乳交融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再往远处看,定是盖了一层遮隔的纱幕,迷幻朦再往远处看,定是盖了一层遮隔的纱幕,迷幻朦胧。是想说,新安江是条蓝色的丝带,绕着屯溪的腰问,黄口桥、广宇桥、新安桥是这腰带上镶嵌的白玉,杨梅山、华山、稽灵山皆是些绿色的翡翠,讨映霞光的楼宇是金黄的琥珀,此刻屯溪在烟霞中舒展着,摆动着,这刹那可不就置身蓬莱中!愿化作一朵游云,慵懒的漂浮,静静的欣赏。</p><p class="ql-block">这幅天然画图的色彩与线条的配置,和杂着心中的舒爽,有种无名的澎弄。那弯曲的线条,是新安江灵秀的波光,一层接一层,似有双隐形的手,摇曳着满腔的诗情,这波光接连着山岚的睛霭,化成一种异样的珠光,扫荡着无际的青空。</p><p class="ql-block">惊蛰刚过,此时滨江路上纯白的玉兰花、粉色的李花已然开放,轻踱碎步,翩然而行,在屯溪的街头再走走,还有四季盛景可看,也毋庸留下那离愁别恨。</p><p class="ql-block">作者木棉四日</p> <p class="ql-block">徽州行署文教大院</p> <p class="ql-block">刘秀兰回忆徽州行署文教大院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64 年搬出市委大院就把家安在文教大院,1964 年我一人大祁门,1969调回屯溪,进屯溪区宣传部工作,后叉调入黄山市政府办公室。我们家在这里生活22年,这段时间是我们生活最因难的时期,破坏的农业生产还没有恢复,1966 年又开展文化大革命,社会乱了,生产得不到保证,人民生活直线下降。但我常怀念和留恋大院的生活,艰难的岁月,困苦的日子,这里却富有人情味文教大院地理位置较好,面临新安江,背靠老街,出行购物多方便。大院有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的楼房,解放初期是屯溪市</p><p class="ql-block">政府的办公楼,大楼前有一个约200平方的操场,操场中间有幅篮球架,周围还种有绿化树,院内还有三幢徽派古民居。院内有一公共厕所,厕所承包给生产队,作为回报每年送大院住户一些稻草,虽不是什么救命稻草,在那缺衣少被的年代,冬天铺上稻草也可暖和一冬。还有一个食堂,师傅一个小老头手艺不错,饭莱可口,令人难忘的特色是他把烧下来炭火,用一小砂锅清炖一只蹄膀,到开饭时一锅热气腾腾的乳白色的白笃蹄膀一块钱一锅,一家人或来客人时买上一锅,也算得上很丰富的家宴。</p><p class="ql-block">住户用水全在新安江,夏天又是大人,小孩的天然游泳池,这里的子孩都会游泳,没有人教全是自学的。</p><p class="ql-block"> 大院不少人家在剥大蒜,剩皮的大蒜子可供出口,剥一斤几分钱,这辛苦钱也不易。没有关系会拿不到货。一邻居叫女儿上街打八分一斤的酱油,他女儿打了一角二的酱油。给他骂了足足十分钟。水上公社將手指粗的河虾五毛钱一斤,五斤重的老鳖七角五分一斤,拿到大院来卖,很少有人问津,反正我家从来没有买过。大院里的往户工资水平差不多,人们传统思想是“不患贫患不均”,那时大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心里也平衡,彼此同情,关系融合、敞开心扉、知根知底、因结友爱、互相帮助,好似回到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 谁家有困难只要操场上呼喊一声,年青人就挺身而出,老章有肺气肿病,傍晚他老婆一声叫,老章不好了,就有人准备板车跑步送医院,送到二楼内科,医生讲怎么来的,你们胆真大,这种病一颠波就要送命,无知无畏,老章命大后来还当上绩溪县委书记。迎春家买了院子里第一合黑白电视机敞开房门大家看。我</p><p class="ql-block">家食物中毒躺倒,李敬亭家母亲送来一锅粥。谁家有农村送来农产品也拿出来大家分享。这里小孩有一个端饭碗的习惯,吃饭时打了饭夹了菜就到操场上去吃。院子小孩一面吃一面聊,孩子们关系也很和谐。</p><p class="ql-block"> 大院住户市教育局的干部大体是本地人比较稳定,文化上的干部变动较大。有部队从事文艺工作的干部王艺。他在电影 《霓虹灯下的哨兵》扮演卖报的角色。有徽州地区文工团的领导干部王少奇,他在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扮演日本鬼子在火车上吃鸡腿的角色,他爱人方艺早期参加革命,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革命史。还有文工团的艺术指导,他爱人也是演员,曾演白毛女中黄世仁的母亲,那凶恨恶毒看了你头皮发麻,而在家中和葛可亲天天练习钢琴,悠扬的琴声时而春风荡漾、时面暴风骤雨。原汤局长的爱人刘潞是独唱演员,为了保持艺术青春天天练嗓唱歌,唱着当年最流行的歌曲《马儿呀-你慢些走》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曲调,嘹亮的歌声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声琴声在那萧杀阴霾的气氛中,驱散了人们心里的愁容,点亮了生活的信心,大院还有一些是那个年代大城市下放的干部,这些是带着某些政治问题来的,他们都有各自艺术特长,专业素质不错的人。有的与国民党四大家族占</p><p class="ql-block">一点边的人,有的是作品上出了问题的人,有的是得罪领导的人,更离奇的被警犬冤枉的人。省委大院出了一条攻击省委书记老婆的标语,惊动了省公安厅定性为反动标语,动用警犬来侦察,这犬嗅到了省艺术团体的一个青年演员胡大林身上就不动了,进行审询送进大牢,平反后送到徽州。这些人业务上拿得起,又夹着尾巴做人,徽州人的性格温良恭谦让,没有把他们当作外人,和平共处。形势缓和落实政策,这些人又各奔东西。有的去陕西省成阳市任文联主席,有的在上海一个区任文化局长,有的去山东聊城大学当教授,胡大林娶了当地媳妇就留在本地。看了这些人和事,荣辱沉浮让人百感交集,社会动乱,人跟着政洽风向随风飘浮。王艺、王少奇等人也先后离开了徽州。</p><p class="ql-block">1971 年我家叉添一丁取名王哲,1972年王晨从上海接回自已家,我们一家四口。住房条件也改善不少,有三间房问,另外将原来在大门口的 12 平米换了一间房还带有一个6平米的厨房,厨房里还有一只柴火灶,房问外还有一块平地,我们用石块砌了一个洗衣合。这三问房不是分的也不是抢的,当时干部没有房屋私有观念,住房是公家配的,调动离开时交公,那时机关己被砸烂了,你人走后房子也没有人收,你私下讲一声,你走我搬进来就行。</p><p class="ql-block"> 农村基层工作男性下乡较多,而长时期的半年、一年的也较多,家务事基本上就落在女同志身上。水要从新安江提上来,柴火要自己解决,有时农民挑出来买一点。后来有煤供应要自己到煤场去挖,挖回来掺黄泥做成煤球。每人定量一个月一斤肉,只能在星期天小孩托儿所回来全家一起吃顿肉。一家人的衣服全靠抽空做一点,平时缝缝补补,春节两个孩子每人一套新衣服是必须的,每年还要给每人做一双棉鞋。这些室内的事还好,用水开始在新安江提上来,后来街上有自来水水站卖水,也要去挑回来,大肚子也得挑。有一次批到200 斤柴皮,在杨梅山山上的木器厂,我借了板车去拉,山的坡度不小,上坡费点力还好,下坡车上还有200斤重,车有个向下冲力,速度加快,你要用力控制速度,顶不住那就是 车翻人伤很危险。</p><p class="ql-block">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喜庆日子里不能苦了孩子,除了新衣服外,吃的东西也不能少,平时没有什么吃过节总要丰富一点!找人批点花生,批点糖稀,可做花生糖,托司机乡下卖点新鲜肉可裹棕子,街上排2个钟点的队买到4条皮带宽的带鱼,也算有了海鲜。有钱没钱欢欢喜喜过新年。</p><p class="ql-block"> 大孩子王晨六岁从上海回来适应一段时间就送托儿所,星期一送去,星期六下午接回。送去托几所当我要回时王晨总要说“还有一句话”</p><p class="ql-block">他多么想让妈妈多留一会说说话,星期六接回时,就在那里买 2毛钱的麻花,一路走一路吃,这是他最开心的时侯王晨上学时班上有一个同学是县里来寄读的,生活孤单有困难他就出手帮助,从家里搬去一张小书桌,冬天送去木炭给他取暖,同学也回赠了一只很漂亮的鸟。王晨手很巧,自己动手做台灯,搓锁匙,做木畚箕。家里是老大还要做点家务,早晨买点心、粮站打油等。一次我给他5块钱去打油,油是7角3分一斤,去了好长时问没有回来,我赶去粮站见他在哭,问后知道粮店没有把余钱找给他。经与粮站交涉后同意晚上结账确实没有找,明天找回,结果是粮站营业员出了差错,第二天找回了钱。他很懂事从小就懂得顾家报恩,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点鲜桂花,用手帕包回来给家里做糖桂花,当我们分东西寄回家时他总要说给嗯奶多一点。初三学校组织春游去齐云山。他说膝盖有点滴,那我说就不要去了,以后有机会。中考结束七月底鼻子出血,就去医院就诊。医生就讲病情比软严重,你们是上海人就共上海看病吧!第二天8月1日,他爸就带他去上海,几天后我也赶去上海把王哲也带上在上海学校借读。经上海耳鼻喉科医院确诊患淋巴遮,先照光治疗,体质变化不能再照光,去肿瘤医院治疗,用药后反应大体质直线不降,到春节边送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在除夕晚上医生讲,明天是初一,如果他明天走了,你们每年春节想到此事会伤心过不好节,不如先输一点血渡过春节。输血要现金,我陪着他,王</p><p class="ql-block">君去家取钱,路上已经在放爆行辞旧迎新,我们在抢救人命心里真不好受,输血后他精神就好转春节过后我们就返回屯溪。1982年3月15日下午王晨头脑清醒,来看望他的人他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宇,他多叫得出来。那时他自己有不好的感觉,呼叫着“救救我呀!”这样绝望痛苦的呼叫,父母在旁除了撕心裂肺的悲痛外有什么办法呢?仅仅16岁的青春年少就离开了我们,中年丧子人生一大悲剧。孕期营养不良、后体又缺天调理,时代的颠狂的恶果怎么就落在我家孩子身上,苍天不公呀!</p><p class="ql-block"> 1986 年政府办公室分配给我市委大院一套三室两厅的新房,我们迟迟没有搬去,这里我们住22 年有感情,这里度过我们最困难时期,为什么现在生活改善了还留恋它呢?人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人由本能、潜意识喷发出来的良知、良心,意识到人貝有困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从而从心底表现出纯洁、真诚、善良、友爱,人在这环境下心情舒畅,觉得这样的环境异常珍贵。当人们生活改善了富裕了就遇不到这样环境,我留恋它、想着它。</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圆形门洞内外·回忆</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家曾在这个圆形门洞里住过。这个圆形门洞的位置在今天屯溪老街的起点附近,现在边上已树起老街的牌彷和介绍老街的石碑。虽然这个圆形门洞早已撤掉,里面的人们也不知去了何处,但这个圆洞里的故事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这个圆洞里面曾经是徽州报社的大院。院子不是很大,报社撤销后搬进了合办(专署供销合作社),里面住的是报社和合办的一些干部及家属。当时合办主任是姚先锋,是位新四军老战士,曾任省监委委员。待人十分客气和蔼,没有一点架子。他儿子若夫和我是同学又是发小,俩人无话不说,相处的十分快乐。后来听说他英年早逝,心里十分难过。院里住了一位张老师,他是我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对我们比较严格。张老师爱人马连生,原是报社记者,文笔很好,文革中犯了错误,张老师与他离了婚。晚年的日子过得有点悲催。院子里除有几个办公室外,还有一张乒乓球桌和一个小池塘,池塘里养了一些金鱼。这对童年的我们显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们放学后打乒乓球,在池塘钓鱼。当年我家有还有一头猪,我祠养过大半年。很有感情。后来干部家庭不准养猪了,把猪杀了,我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报社院子东面有个照相馆,何同学父亲曾在这个照相馆工作。当时照相馆里有个年轻的营业员,长的漂亮,气质又好,她走在街上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报社院子西边有一个商场,是当时屯溪最大的商场,好像叫三八商场。我母亲在调到四件门市部前曾在这个商场工作。我下乡时比别的同学毫华一点,就是在这个商场买了一个收音机,是母亲帮助我挑选的。记得是黄山牌,当时要40来块钱一个,相当于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想想当年真不该让母亲买这么贵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吴志刚说,这个地方离我们太久远了,这个地方很有故事的。她的附近我还能回忆出点建筑物来。报社的西边就是屯溪老街的入口,屯溪最老的澡堂就在此处,过年前都要到澡堂去洗澡的,澡堂是池少人多,水池的水都混浊不堪;对面是块空地,空地过去就是江西会馆,报社东边有一家照相馆,照相馆边上的弄堂,我们过去捉迷藏,经常从这个弄堂绕到粮站的弄堂,有时还要跑到三马路,就是防止被人捉到,由于这块活动场所大,跑一趟有十几二十分钟,捉的人追一下,捉不到就回家了,躲的人还很认真的在躲,等不到有人来捉,自己回去,此时已经空无一人了。此处还有一会堂,我还去看过演出,还有,会堂边上(离报社点路),有个油坊,一头蒙着双眼的毛驴不停的推着磨子在转,芝麻的味很香的。</p><p class="ql-block">童年时物资十分匮乏,但邻里间的关系很融洽的,无忧无虑、快乐单纯的童年时光总是难能忘怀的。</p><p class="ql-block">一点提示,就能将我们带入哪个开心、快乐的童年时代!</p><p class="ql-block">我接着说,志刚记忆力真好,笔头也好,启动了我们童年的记忆。你讲的报社东面的照相馆,那就是何同学父亲工作的地方,相信她也有深刻的记忆。我的提示仅仅讲了报社院子里面的故事,而你的沿袭是报社外面,整个老街的故事,我们记忆重合了,那就是屯溪老街全景图,一幅美丽的油画!为美丽的故乡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