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b></p> <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11日,红军第一方面军从川北北上,到达甘肃省迭部县俄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天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将红一军、红三军、军委纵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委,同时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五人军事领导团。陕甘支队于9月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接着冲过国民党军队的最后一道封锁线,跨越西安至兰州的公路,10月7日击溃驻扎在固原县青石咀的四个敌骑兵连后,一鼓作气登上了长征路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距陕北根据地不远了。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毛泽东艺一抒胸中情怀,填下了这首《清平乐》。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诗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p> <p> 上阙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首两句,起笔境界辽阔,天高云淡,北雁南飞,乃陇西地区秋日之景,缀入“望断”二字,则情在景中了。以景开篇,清新隽永,点出时间,表露心情。诗人对中央根据地的依恋,对尚坚持在南方浴血奋战的战友的思念,对历经艰辛的长征的回顾,对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战友的哀悼,对外里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喜悦,统统寄托在“望断南飞雁”的驻足凝思之中。既有胜利前的凝思,又有胜利后的自豪“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双重否定句是红军指战员北上抗日的钢铁誓言与坚强意志的凝聚。长城,既借代在长城之南的陕北根据地,也象征长征的目的地——陕北抗日前线。今天。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英雄的事业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p> <p> 下阙写对未来前景的展望,上阙从远景起笔,下阙则就近吟咏。“六盘山上高峰”,点名词题。在这样巍峨的山巅,红旗随意自如地舒展,这是胜利之景,也是红军指战员英姿飒爽、满怀欢畅的象征。刘克庄《贺新郎》:“问长缨,何时入手,缚戎主?”此词最末两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即化用刘词以直抒己意。句中,“今日”与“何时”连贯,“长缨”与“苍龙”抗衡,“在手”道出了整首词的主题思想。跨越六盘山时,虽然红军已经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结束长征,为革命保存下有生力量,开赴抗日前线已成为现实,但是“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曲折。所以,“何时缚住苍龙”这一跌宕的问句,既表达了红军勇战强敌的坚强决心和冲锋陷阵的急切心情,也透露了作者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深深忧虑。</p><p><br></p><p> 纵观全词,结构自然,语言直白,形象鲜明,感情浓郁,隽永挺拔,意蕴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与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溪风萃骛,原名温永亮,酷爱古诗词的70后,转业军人,热爱运动,热爱生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