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世界上最值得尊重的人,就是劳动者。辛苦劳作的农民、操作机器的工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净化城市的清洁工、教书育人的老师,都值得我们颂扬。然而,有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们其实也是光荣劳动者,他们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舞台和台下的观众们,年老退出舞台仍为弘扬曲艺文化发挥他们的余热,奉献着微薄之力。我的竹琴师傅蒋光琼就是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她14岁就学习竹琴和花鼓。在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她一边跟老师学习,一边创新,她大胆将川剧的女腔韵味借用到竹琴的唱腔中,又将不同剧种的唱腔融入到竹琴之中,既保留了竹琴的古老韵味,又有耳目一新的时代感,在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各个茶社演唱都是客满茶社。退休后长期从事竹琴教学、交流、演唱、探索、创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竹琴是重庆三峡库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入选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深艺人均已年迈或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很多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现在已高度濒危。看到这情况师傅决定用她的余生教出更多的弟子把曲艺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背着竹琴到师傅家去学习是今年的一月份:“师傅,我建华,我下午到您家来”“哦,建华哟,好,你来吧”师傅苍老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下午师傅早早地就在家里等着我,因为我是第一次学打竹琴,师傅就从最开始怎么端竹筒鼓,捏简板要短的一根放在小拇指上面,长的一根用大拇指利用巧劲夹动与短的撞击发出声音。说起容易,做起难,简板在我手里根本就不听使唤,夹着夹着不是长的那根竹块往下掉了,就是两块竹块就不在一块了挪移了方向。师傅温柔对我说“不慌,开始都是这样的,慢慢练习就好了”然后教我竹琴的根本打法:左手简板夹动撞击的声音就是“尺”,右手击在竹筒鼓中间的声音就是“厂”,击在边缘处的声音就是“冬”,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摩擦弹动的声音就是“不弄”,师傅一一示范给我看。“不弄”我怎么也打不出来,师傅就走过来握着我的手一个一个地扳着打,那个手怎么也不听使唤,大冬天的师傅就被我弄出汗来了,不过师傅还是耐心地教我打竹琴的基本打法“云里白”。还一字一句的教我《赞开州》(肖光敏、向明阳老师创作,师傅作曲),从下午一点多钟到下午五点多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才知道她是忍着病痛在教我,由于过去条件差师傅手关节变形了也落下了腰痛的毛病,那段时间一直在做理疗,为了指导我,师傅没有去做理疗在家等着教我学竹琴。每次看到师傅驼着背站在门口迎送我们十几个弟子的身影,我都很感动,心里暗道,唯努力学习才对得起师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小到大我都很少开口唱歌,师姐们长期笑我“建华,你小声唱,不要把我们也带跑调了”“不怕,掰得过来,慢慢来”师傅在旁边笑着鼓励我。每当我唱好一点,师傅嘴角就往上扬,嘴角两边就有两个小梨涡,师姐她们就笑着说“看,唱得好,师傅在笑了,师傅笑起来真美,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女”“师傅现在也是美女”……慢慢地在师傅,师姐妹们帮助和鼓励下我逐渐适应了竹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一些要领和诀窍。我们去养老院等地演出都得到好评,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竹琴历代都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所有说唱剧本和技艺均掌握在说唱艺人脑子里,无文字或图片的资料留存,师傅忍着病痛夜以继日整理收集了竹琴脚本五十多段,竹琴打唱资料和竹琴唱腔简谱等一百多份及唱腔十多段,其中《李甲归舟》和《断桥》在竹琴界广为流传。师傅说:搞艺术一定要用心、用功,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已入耄耋之年,在竹琴艺术的传承中,她辛勤播种,又细心耕耘,无偿奉献,她是光荣劳动者,是值得尊敬的曲艺人。师傅,向您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