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应朋友之约,一起去山边野餐。不曾想,竟带我们入了一处桃林。 </p><p class="ql-block"> 十几亩的大小,依山傍山、依水傍水。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似是随意,又有匠心。小小的桃子已挂满苍翠的枝头,叶子摆动着与清风一起摇曳生姿。映在湖中的树的影子,有鸭子游过,画起了几道深深的水纹,深吸一口气,有各种植被混合的清香。如此景色,甚好!</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对桃林有着深深的印象和满满的好感,直到现在,仍然念念不忘。每年,那个季节,熟悉的味道会占据整个夏天,在物资不丰富的年代,家里能够毫不吝啬地让你尽情满足的水果并不多见,桃子是其中一样。 </p><p class="ql-block"> 外婆家的果园里,水果的品种是丰富的,比如枇杷、杨梅、梨、桔子等等,但都成熟得早或晚,大多在五六月,少数在九十月,没等到假期来临,就已经结束了。当年没有先进的防腐技术以及顺丰便捷的服务,因着路途遥远,往往只听说很好吃,却也只能想梅止渴了。</p><p class="ql-block"> 只有桃子是十分友好的,准时等着暑假到了,我去了才成熟。采摘的季节非常忙碌,长辈们带着斗笠、袖套、手套,挑着一对对大的箩筐,配上一把把锋利的剪刀、还有若干食物,从太阳上山忙到下山。我是一个他们比较愿意带上的不惹麻烦的跟屁虫。大人们只要忙里偷闲地给我削削桃子吃,我不吵不闹,很安静。</p><p class="ql-block"> 那桃子可真好吃,很大的个头,总有半斤左右一个。金色的果肉和时下在卖的最好的小台农芒果一般的颜色,靠近根部的地方是阿克苏苹果皮般的红色,光颜值已经让你臣服,咬上一口,甜中带点微酸,不软不硬,落在味蕾上,很真实很满足。我记得最多的一次,半天时间大概吃了七八个,那回是真的有点吃撑了。</p><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的桃子除了自家人吃,大多卖给了罐头厂,那个时候是讲究吃饱而不讲究什么营养的,所以不太会有很多家庭把买菜的钱用来添置水果,这样高品质的东西大抵是做成罐头运往大城市或销往海外了的。</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外婆年迈,舅舅家也有了别的生意,对于桃林这样既辛苦又没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东西没了兴趣。成片的桃树在山地承包给别人之后也更换成其他作物了。所幸,彼时我已经在别的城市求学,每年也没有时间回去。只是偶尔特别想念那个味道,母亲去街上买过很多次,口感都不一样,渐渐地也就不那么执拗于此了。</p><p class="ql-block"> 年长一些的时候,还是喜欢桃林。但已不热衷于吃桃子,而是喜欢看花苞吐蕊到一夜怒放的满树繁花,尤其是远观绵延整个视野的一大片粉色,似粉色云霞与蓝天相应,期间如有青砖黛瓦、小桥流水,那可能是会看着看着啧啧出声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要好的几个女孩喜欢约着一起去看,其中长得好看的,在这样的风景中,多半是要拍照留念的。我基本不拍,因为每次洗出来,要么嘴角几乎咧到耳根,要么就是闭着眼睛。完全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娇态,更没有“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洒脱。可能是很多次的巧合造成的心理障碍,所以一直以来对风景照这东西十分排斥,总觉得自己拍出来很滑稽。</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之前的所有记忆里,桃林是孩提时代的口腹之欲和少年时候的浪漫情怀,是味蕾上的满足和视觉上的丰盈。今天,我所遇见的却是桃花已逝,果实未满的当下,恰恰这是一直以来没有察觉过的桃林的别样风姿。</p><p class="ql-block"> 是巧合吧!这不正如渐入中年的我们。如这桃林,展现的或许并不是它最有魅力的样子,既没有姝丽的颜色,也没有累累的果实;是不太醒目亦不张扬的存在。而它,尽它所能地每天在风霜雨露中,一点点地用力地生长。今天看、明天看、后天看,好像都没有太多变化。你使劲凑到跟前去,也闻不到芬芳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它的叶子和果子相互依存着,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叶子随风起舞,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理想和浪漫;果子拼命生长,是心底里不曾抛下的使命和责任。也像是我们哈……左手绘着蓝图,右手忙着生计,把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在双手间变幻出很多种的姿态。无论哪一种,都是非常努力地向上的姿态。</p><p class="ql-block">风吹过,仔细听,有沙沙的声音,多好!</p><p class="ql-block">风静了,仔细听,有成长的声音,多好!</p><p class="ql-block"> 嗯,等我老了,如果可以,也对着这样一片桃林。</p><p class="ql-block"> 若在桃林,浅浅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