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9b54a"><b>作者:恒久舒心</b></font> 2022年4月4日 上午,我们慢节奏地游览了已有数千年历史积淀的韩城古城,对于这座名烁古今的小城有了近距离的了解与触碰。若仅从游客的角度看,今日可谓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但是,当我们回想到古老的街巷中,那些门可罗雀的店铺,以及惨淡经营的店主们都在苦撑度日时,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中午回酒店休息,睡眠一个多小时,午餐后我们焕发精神,驱车前往30公里外的黄河龙门景区。来到韩城,黄河龙门是一定要去的,不仅因为传说中的龙门具有呼啸奔腾的壮观,更是因为龙门更具悠久的历史感。 若溯本追源,遍查典故,大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而在后来的《尚书·禹贡》中也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录。乃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更有明确记载:“龙门,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br>鉴于各种古籍的佐证,加之数千年来口口相传,由此衍生出了各种版本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而韩城、河津也往往以“龙门”为地域的代称。但平心而论,在大禹那个时代,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开凿龙门、导引黄河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br>我以为,大禹治水的事迹之所以代代相传,甚至成了古代治水的代表人物,更多的应该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对治理水患的一种期盼和寄托。而大禹则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伟人象征! 沿龙门逆水而上,两岸断崖峭壁,如同刀砍斧劈,山水相映,极其壮美。行约4公里为“石门”,仅宽60米,是黄河最窄之处,咆哮的黄河在此成为一束水流。再向上游38公里,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 昔日文人学士游历龙门,不断发出“壮哉,山河之固”的感叹,在此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李白的《公无渡河》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br><font color="#ed2308"><b>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br>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br>其害乃去,茫然风沙。</b></font><br>为纪念大禹功德, 元顺帝大德五年(公元1345年。)在禹门东岩创建了大夏禹门庙,为区别其他地区的禹王庙,又名周原大禹庙。明万历及清嘉庆年间曾重修再建,因此距今虽已700多年,但建筑状况良好,是国内所有大禹庙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有“禹庙之最”的美誉。<br>近些年来更是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游客。 俚语云:<b>旅河东,必到河津,到河津,必游龙门。</b>今天的龙门,既有传说中大禹凿开的龙门天堑,也有誉满华夏的人文景观。<br>从韩城市区到黄河龙门30多公里,车程仅半个小时。高德导航在黄河龙门大桥结束,山西、陕西以大桥为省界,过了桥便是山西。<br><b>因为疏忽大意,</b>我们未能看清黄河大桥边上不起眼的龙门景区入口,又误打误撞地驶上黄河大桥对面的山西境界。其结果就是被裹进了两省交界的车流中。<br>因山、陕两省的核酸检测互不相认,但凡是跨省车辆的人员必须重新进行核酸检测。虽然我们并不是要回到山西,但在看不见首尾的车流中,只能按顺序排队了。 直待两个小时后,我们才在省际核检处说明情况,被发放一张重回陕西韩城的劝返证,在山西警察的带领~~押送下,与数辆情况相同的车辆从黄河大桥上重新回到陕西地界,前后整整耽搁了3个小时。 3个小时终于拿到的劝返小纸片,如同中奖。还需等待交警押送。等待你的是陕西关口的再检查,需要核酸3天2检,才能真正允许劝返再入境。好在我们做的充分的准备,如果没有,等待你的,将是不归路了吗? 几经辗转,终于来到黄河龙门景区,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整个景区内既没有黄河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也没有游客围观欢呼的身影,只有向我们一样专程游览龙门的游人车辆星星点点的分散在黄河岸边,掩饰着这里的苍凉。<br><br> 我们看到的只是,黄河母亲在窄窄的河道中平静流淌,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千百年来的传说。这与我们去年在黄河壶口瀑布看到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形成了强反差。<br>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我们来的时间不对,冬天刚刚过去,现在的黄河是枯水期,所以,龙门的黄河向我们展示了最温柔的一面。自我解嘲:虽然我们没能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激流,但毕竟来到了传颂千古的龙门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