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2022年4月15日《无锡日报》太湖周刊上登载了一篇张月的文章,题目为:文渊坊:一石一筑皆有情,仔细阅后思绪万千,不禁抚今思昔,欲罢不能,此时,往事犹如一张张老照片在脑海中掠过……</b></p><p class="ql-block"><b> 无锡秦氏, 是江南名门望族,也是明清的科举世家,秦氏中进士34人,中举人77人。在34名进士中,有13人点了翰林,入翰林院任职。有三人列入一甲第三名探花。作为名门望族,书香世家,秦氏给无锡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包括寄畅园、清名桥、碧山吟社、无锡县图书馆旧址、文渊坊、西水墩、小娄巷等。</b></p><p class="ql-block"><b> 位于江苏无锡崇宁路112号的文渊坊是地处无锡城中的江南庭院,是无锡历史文化的荟萃之地,这里的石头、屋宇都留下了诸多故事。</b></p><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内共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中共中央早期主要领导人秦邦宪故居、秦淮海祠堂、秦氏对照厅、景福楼、长春堂、旧方书屋和牡丹书屋,其中秦邦宪故居为国保单位、4处为市保单位、2处是文物控制单位。这些具有浓郁江南风情和无锡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在文渊坊形成了一个文物古迹相对集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文物保护小区。</b></p><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原是无锡秦氏河上秦一支的居住区,我的先辈们就长期居住在这里,因此文渊坊无疑对我有特殊的感情。</b></p><p class="ql-block"><b> 这些天我三次来到了文渊坊,时而驻足停留,时而走走看看,追忆往事,缅怀先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走进文渊坊,左边是古朴的碑廊,右边是秦观的祠堂,抬头是一座座亮丽时尚的摩天大楼,古与今交织,梦与情叠加,五彩争胜,流漫陆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秦邦宪的塑像坐立在文渊坊正中的一片翠绿之中。</b></p> <p class="ql-block"> <b>走向文渊坊的右边,首先进入你眼帘的是无锡秦氏家族始祖秦观的石刻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秦观(1049-1100,享年51岁):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文学家、政论家、婉约派词宗,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后世称之为“淮海公”。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b>秦淮海祠落成后,时户部左侍郎邵宝前来拜谒并作《淮海秦先生祠堂记》,勒石以立,</b><b style="color:rgb(1, 1, 1);">这方碑刻为邵宝亲笔所书,字体古朴优美,字迹保存完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邵宝(公元1460年—1527年),无锡人,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居士,人们尊称他为二泉先生。邵自小就聪明好学,有“神童”美名,16岁考中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时就中了进士。邵宝一生为官正直【从地方的县官,直到南京礼部尚书(二品的大官)】,清正廉洁,办事认真,政绩优秀。他重视教育,开办书院,教书育人。他孝敬母亲,是个大孝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作为无锡人,邵宝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故乡,其中对惠山又情有独钟。他对惠山的记述更是丰富而生动,是惠山人文历史中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无锡惠山离不开邵宝,邵宝离不开惠山。 无锡民间都说,邵宝是无锡的“地仙”,并流传说,无锡的宝藏都在惠山的“石门”里,而“若要石门开,要到邵宝来”,可见无锡人民爱他是何等的深刻和真诚。</b></p> <p class="ql-block"><b> 小径通向秦淮海祠。</b></p> <p class="ql-block"> <b>秦淮海祠为秦观后裔秦锐在明正德12年(1517)任湖⼴巡抚时创建,现存门厅、咏烈堂、享堂和碑廊,均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这里为无锡名人故事会堂,1947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的话剧《丽人行》曾在秦淮海祠堂彩排,并在无锡首演,再从无锡走向全国。</b></p> <p class="ql-block"><b>咏烈堂南门。</b></p> <p class="ql-block"> <b>咏烈堂的匾额为文徵明曾孙、明代状元文震孟所书。</b></p> <p class="ql-block"><b>咏烈堂北门。</b></p> <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的北面曾有一座属无锡望族秦氏的“金匮山房”,有松竹亭台,湖石点缀,乃城中一景,可惜这座园林早在咸丰十年就毁于大火,</b><b style="font-size:18px;">仅保存了对照厅,小白楼和少量园筑。</b><b>金匮山房遗址后被人们改称为“野园里”(雅名“冶园”),现大摡就是文渊坊东围墙外的美食一条街一一“秦夹里”。</b></p> <p class="ql-block"> <b>秦氏对照厅建于明末清初,厅前是园,厅堂厢房配以园林小品,凸显明清时期江南水乡住宅的特点。</b></p> <p class="ql-block"><b> 金匮山房间里的小白楼是我叔公祖孙三代长期居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小白楼现在成了茶室。</b></p> <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庭院内的石头也有故事。一块石头上书“金匮山”,为金匮山遗址。文渊坊古时有座小山丘,因地处城中央,视若镇山,相传东晋文学家郭璞曾埋黄金符匮于山中,时有紫气升腾,故名金匮山。明清时,筑金匮山房,有松竹亭台,湖石点缀,乃城中一景,上世纪初荒为野园,碑石亦失,后堆土石,聊作旧观,以慰人文之思。</b></p> <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庭院内的另一块石头为专诸纪念塔旧址,刻有“鱼剑石”,背后是专诸刺王僚的春秋典故。专诸生于春秋末期,江苏六合人,古代有名的义士。专诸是成就吴王阖闾大事的刺客,生前在街边结交了大谋士伍子胥而被选为刺杀吴王僚的人选,于是就有了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专诸因为其 “鱼肠剑”的壮举而名垂青史。专诸死后阖闾厚葬了他,遗体葬于金匮山,并建塔纪念,可惜专诸塔在文革的时候被毁掉了。专诸还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故后人还把他奉为“厨师之祖”。如今苏杭一带的名菜“糖醋鱼”就是‘全炙鱼’的传承及代表,而它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做鱼的春秋时期名厨太和公(或太湖公)。</b></p> <p class="ql-block"><b> 文渊坊的左侧为秦家宅院的碑廊,碑廊里有多处公示的明清法令。</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有一门原通秦邦宪故居,现因疫情关闭。</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也成了婚纱摄影的好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碑廊的末端是清峻堂。</b></p> <p class="ql-block"><b> 清峻堂现在也是茶室。</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现在是高档婚纱摄影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秦邦宪故居现在要从祟宁路112号进入。</b></p><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秦邦宪少年时代的居住地。故居始建于清光绪末年,原为秦邦宪族叔秦琢如家宅,现已改为秦邦宪纪念馆。建筑群布局完整、青砖黛瓦、庭院抱厦、马头墙矗立,为一组典型的四进江南民宅。1916年至1921年,秦邦宪随其母居住在第四进西三间,在此居住6年,现故居完全保存着原状,带人们了解这位一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秦邦宪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故居匾额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b></p> <p class="ql-block"><b> 博古,原名秦邦宪,字则民(1907年5月——1946年4月),江苏无锡人,是无锡秦氏家族始祖秦观的后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故居里《秦邦宪生平事迹陈列》展,展览共分“勤奋读书立志报国”、“探求真理投身革命”、“临危受命历尽艰难”、“统战工作呕心沥血”、“新闻事业辉煌新篇”、“鞠躬尽瘁名垂千古”6个部分。现在秦邦宪故居巳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纪念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名人名居参观地。</b></p> <p class="ql-block"> <b>"既翕堂"匾额为国家三级文物,它由晚清状元、著名近代工商实业家张謇题写。</b></p><p class="ql-block"><b>"既翕"有"和顺"之意,意喻家宅和睦。</b></p><p class="ql-block"><b>"既翕堂"是秦邦宪族叔秦琢如家产,建于清•光绪末年。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为晚清书法名家“淡墨探花”王文治所书。</b></p> <p class="ql-block"><b> 据悉:在《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中,文渊坊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以“文渊雅集”项目重现公众视野,届时“文渊雅集”将以展览、创新型文化活动加小剧场的形式进行活化利用,在保护好原有文物建筑的基础上,运用当代、极简的设计手法,进行环境提升,并对现有遗存的功能和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空间的合理性。</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期待文渊坊早日被唤醒,再为城中一景,吸引更多人走进其中,触摸城市年轮,爱上今日之无锡。</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