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高考

博士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回忆当年高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现如今中国每年的高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对于考生自不必说,十几年的努力,要做实战考核,並可能对一生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没有哪个考生会掉以轻心;对于考生家庭,也许是一年中家中头号大事,为了让考生能有个好的复习环境,能有充沛的精力,母亲削好了苹果,切成一片片,悄悄放在正在复习功课的孩子身旁,然后悄悄退出孩子的房间。考生学校也是总动员,孩子们左一个动员大会,右一个誓师大会,口号震天,什么“增加1分,干掉两千”。到了高考的几天,简直全社会开綠灯,以北京为例,装修一律暂停,施工工地也要禁止噪音,考场周围也是禁止鸣笛。有的考生忘带准考证之类证件,交警甚至一路呼啸救急。对于考生队伍,几乎享受到了类似古代大官出巡,“肃静”“廻避”的待遇。到了发榜的日子,那就更是各放异彩,花样层出不穷,考上了清华北大,又是天文数字奖金,又是披红戴花,骑马游乡,好不热闹。大概古代中了进士的人待遇也不过如此吧!总而言之,为了高考,全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六十多年前的高考,是个什么样子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经历娓娓道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1959年7月,我从江苏省徐州四中高中毕业了。那时全国高校招生总人数每年大致在二十多万的规模。学校也分成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大专三大类,但清华北大没有像现在那样鹤立鸡群、在人们心目中与其它重点大学差别没有那么大。那时高中课程不分文理科,全学一样的课程,但高考分成理工类、文史类和医农类,由学生报考的专业不同决定。当然每个考生只能报考一个类别。三类专业考试科目有所不同,语文、数学、政治、外语是所有考生必须考的(文史类考没考数学,我不记得了,也可能考了但与理工类卷子不同,比理工类题目容易),理工类另外要考物理、化学;文史类另外要考史、地;医农类另外要考化学和生物。各类考生分别在不同的考场。各科满分都是100分,各科加起来就是总分。考完后,总分並不公佈,也並不通知本人。各个学校也没有入档分数线一说(至少不公佈)。考前报志愿,填写报名表,填写录取通知书信封(收件人姓名、地址。寄件人为省高招办)。高考完就等待接收录取通知书。志愿表填写内容,每年有所不同,1959年,理工类分三张志愿表,第一张一类大学填9个志愿(一个专业算一个志愿);第二张二类大学填6个志愿;第三张,大专类填6个志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考试全国统一定在7月20日至22日三天(见我网上找到下载的一张当年准考证)。我所在的徐州,高考三天,天气晴朗(后来听北京考生讲,北京当天倾盆大雨,考生几乎步履惟艰),甚至烈日当空。考试当天我们四中考生由老师带队步行到我们的考场一一六中教室,(前一天下午我们已去考场教室熟悉了周围环境),我所在考场监考老师是比我们高一届,1958年刚刚考入当年在徐州创建的南京师范学院徐州分院(1959年改为徐州师范学院)一年级学生,一位小姑娘(胸前佩戴校徽)。那时也沒听说有什么考试作弊行为,估计最多偷看旁边考生卷子的情况可能是有的,但由于考桌相距较远,偷看也不那么容易。我由于有耽心考试过程中憋不住要上厕所,所以早饭不敢喝水,还在裤子里塞了一条干毛巾,怕万一憋不住了,就尿毛巾上也不能答不完题就交卷。所幸,这种情况没有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经过三年努力,考前与大姐商量最后决定我考理工类,第一志愿大胆地报了淸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制,报名时是待定,后来知道是学校正在决定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当时还未最后确定)。为了保证考分与录取学校匹配而不浪费,我的志愿也尽量做到阶梯式,确保即使考砸了,也能考上一个不太差的学校。能不能考上第一志愿?肯定没有把握。那有没有希望呢?应该说自己认为可能性还是有的。既然下了赌注,在考试的每一步就都要尽最大努力,考出最好的成绩。好在当时年轻无知,初生牛犊不怕虎,对高考一点也不紧张,晚上睡觉、甚至中午回学校吃完午饭后还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后参加下午考试(从四中到六中约二、三公里,步行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考试 第一科目是语文。分为作文和语文知识两科分别考试。作文满分40分,语文知识满分60分。在第一天上午进行。高考前我曾根据对多年作文题的分析,对当年的作文题目做了预测,当年正处于58年大跃进的第二年,要进行更大的更全面跃进(59年初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做形势报告讲的)。大跃进期间同学们肯定都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我预测当年作文考题很可能是要记述一段有意义的活动。写什么活动呢?大炼钢铁吧、参加夏收吧、间接参加反右受教育吧?这些内容当然可以写,但我觉得內容不够新颖,别人都参加了,最好选参加的人不普遍,有特色,又要有意义。选什么呢?我想到了高二暑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部分同学去部队当兵一周的活动,既有意义,内容又新颖,亲身经历又可以写得生动。我甚至对文章的具体段落也做了思考。进入考场看到了卷子,作文题果然是: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我喜出望外,提起笔就按我事先想好的开写。我记得第一句就是:“为了培养和锻练同学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和保卫祖国的思想准备,学校在去年暑假组织了部分同学到住地部队当兵训练一周,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接下来就分段详细叙述了一周的活动,和我受到的锻练,有什么意义。由于是亲身参加,加上活动本身确实有意义,我写得既切题,又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所以我很满意,估计可以得较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语文知识考试中,自己感觉题目也不算难,我回答的也比较满意。例如,有一道题是解释“实事求是”这个词,我就准确地按毛主席讲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就是客观规律、道理,“求”就是求得,去找。实事求是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寻找出客观规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在第一天下午的政治考试中由于准备充分,回答也沒有遇到很大困难。例如,当年四月中国出现了西藏上层叛乱和解放军平叛的事,这在当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考前也准备了这方面的内容。考题中果然有一题是:(大意)西藏发生⋯,有人认为是革命,有人认为是⋯,你如何看待。我就进行了深入分析:什么是革命,西藏上层做了什么,解放军平叛做了什么,最后结论:西藏上层干的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反革命,解放军平叛是顺应历史发展,是革命行动。总之,政治考试我自己总结,回答的也不错,没有什么大的失误。</span></p> <p class="ql-block">1959年高考准考证(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第二天上午的物理考试,却出乎了我的预料,给我一个当头棒喝。物理科本来自己觉得是強项,平时不仅努力,下功夫也最多,历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做起来甚至不大费心思考就答出来了,本想着靠物理或许能多拿几分以补别的科短板呢。坐到座位上(试卷已摆好、铺开了),粗粗地扫了一遍各道题,一道也没有很简单的往年考试的那种題,多数题都牽涉到几个分科的知识,例如,既包含了力学内容又涉及电学概念,或光学加力学,或电磁学加上力学。大部分考题都不是看一遍就能明白题意,也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公式就能算出来,必须灵活运用学到的概念深入分析,才能下手。我马上心就慌了,这可怎么办呀!但不长时间我就镇静下来了,暗暗鼓励自己要沉着,靠着多年打下的扎实基础,终于一个题一个题地艰难地分析着、回答着,最后,大部分题都还是回答出来了,但也有几题回答得不全面、不圆满或有错误。由于题量大、难度大,到点时我刚刚勉强做完,一遍检查还沒做完就到点交卷了。考完出了考场,考生们陆陆续续走在回学校或回家的路上,只见考生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像秋天打了霜的茄子一样,有的连连叹气:“完了,完了”。从考生议论和反应看,大部分考生没有答完,估计考够60分的是少数,我自己自评,估计可以得70到80分。这样以来我反而有了点沾沾自喜,因为由于题太难,多数考生分数很低,自己虽然比原来预期的要差,但比大多数人可能要好些,这样反而觉得题目难倒是件好事。后来入大学之后听北京考生讲,当年出考题的是物理课本的一位姓雷的编辑,听说还因当年出题太难而受到了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第三天上午的数学考试,又是一场鏖战,事后回忆也是一大亮点。高中数学实际上包括了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代数和三角三门功课,不论教学还是复习,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我自己也自认为是强项。拿到卷子粗粗扫了一遍,每一道题都不是很简单,都有或大或小的弯弯儿,都不是只考你某一个公式的应用,而是多个概念、公式甚至几科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其中有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想了几分钟也想不出解题的思路,就先放一放,留下最后做吧!其它题都认真做完了之后,开始继续攻这个堡垒,仍然不得要领,但仍不死心,此时,对这个题越来越感觉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或者做过。继续冥思苦想,最后,终于发現,做一条辅助线,问题就简化了,方法也就有了。我喜出望外,很快就证明出来了。考完回学校翻了翻用过的参考书,果然是在初中时就花6毛8分钱购买了、高中依然使用,学习了多遍的许纯舫先生编写的“平面几何学习指导”中的一则范例。这本书帮了我的大忙。整个卷子每一道题我都认真、正确地做出来了,自己评判应该得100分。加上小升初、中考,共三次数学考试,我是得了三个100分。估计这次的数学满分对清华录取会起不小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在其它科,化学、外语考试中我也能正常发挥估计也可以得不会太低的分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高考结束后,我就继续住在学校学生宿舍,休闲地过着假期生活。我姐姐从1955年秋季从成都随丈夫调防来徐州工作(因此我得以于1956年夏季老家山东荣成中学初中毕业后来徐州升入高中),于1959年7月又随丈夫调防去了河南郑州工作,正好在我高考第一天,7月20号离开徐州去往郑州了。我高中多数假期仍在学校食宿,这时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无处可去,只好仍在学校食宿。在等待发榜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开始一段曾和几个同学一起帮助物理老师,在他编写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工作中做了些事务性工作,也算没闲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到了8月7号,我从当时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上看到消息,今年高考阅卷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不日即将开始录取工作。快了,耐心等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8月15号将近中午时,听到传闻,说有的同学已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我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就到学校传达室,拿起了电话机。当时学校电话机没几个,传达室的一台是学生偶尔有急事可以借用的一台。我的录取通知书的收信地址写的是姐姐此前居住的徐州市劳动局,我本人周某某收,劳动局的同事们对我的名子也都熟悉。我电话拨通了劳动局,接电话的老张是劳动局我很熟悉的一位我姐的同事,他一听是我的声音,就高兴地说:“小周(徐州音发第三声,“肘”)!你考上大(第三声,“打”)学了”,我急忙放下电话,一溜小跑(学校离劳动局约500米)就到了劳动局。老张已打开了信封,看后又把材料装回去了。我拿起信封想把材料倒出来。最先掉出来的是两张硬纸片“清华大学行李标签”,然后又掏出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及清华大学学生会给新生的欢迎信、报到需知等材料。我记得(录取通知书原件已于新生报到时上交收回了)录取通知书的内容(大意)是:某某同学,根据你的政治思想、学业成绩和身体健康情况,你已被我校某某系录取为新生,请你于某月某日至某日持本通知书来我校报到。落款盖有淸华大学四个字的圆形红字印章,年月日。我看了又看,证明了我所看到的和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才回到了现实。我太高兴了,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杯揣着通知书,走回了学校,心中慢慢写下了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师,並写信告诉了已经去了郑州的大姐、母亲以及二姐和二哥。並开始考虑大学入学报到各种准备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1959年是我们国家发展比较快的一年,但比大跃进的1958年各项工作又比较稳。高考录取在政治审查一如既往重视的同时,对考试成绩提高了重视程度。高中毕业升学率比较高。以我在的毕业班为例,全班56人,参加高考的54人中,考取大本的38人(其中考入北京名牌大学的5人,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名牌大学的也有多人),大专的12人,落榜4人。是4个毕业班中考的比较好的一个,也是前后数年高考成绩较好的年份。当年徐州市考取淸华大学的共十人:三中6人,一中2人,四中、五中各1人。我幸运地考取了清华大学,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老师的多年培养,在家庭中,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及大姐多年为我提供了无忧的生活保障和成长关怀帮助、二姐的多年关心帮助和支援,也要感谢我的高考中的较好发挥。此外,我想,当年在江苏参加高考也许是一个加分项。到了清华大学之后,了解到,当年淸华在全国共召收了2079名新生,各个省市分佈有很大差别:北京市450人(单单北京四中一个学校就考取51人),上海市326人,江苏省262人,河北省192人,辽宁省101人,其余均不足百人,很多省三四十人,例如我的老家山东省45人,河南省40人,更少的,如安徽省10人,甘肃省5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新生报到定于9月1日至13日(北京市新生1至7日报到,报到后作为接待站服务人员。外地新生8至13日报到),但由于四中新学期开学,通知我必须8月底前搬出宿舍,我只好决定8月31日离开徐州,9月1日到达北京,赶在报到第一天到达北京和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8月31日凌晨,我背上行李离开了母校,刚走出校门,我恋恋不舍地回头张望,心中默默地念道:别了,母校!别了,徐州!因为我姐姐(和母亲)已离开了徐州到了新的地方郑州了,徐州已经没有我的親人了,我假期甚至以后可能也沒有机会来徐州了。我乘坐的火车当日晚上到达济南,换乘开往北京(永定门)的火车,经过一夜的颠簸,9月1日清晨终于到达了朝思暮想的北京(永定门)。由于还沒到外地考生报到日,因而永定门火车站(不是北京的主要火车站)没有淸华大学新生接待站,我和我的同班同学(考取中科大)一起乘坐了中科大校车到了前门火车站,等到下午便乘上了淸华大学校车到了学校。从此开始了6年新的紧张而愉快的大学学习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2022年5月于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  随录取通知书一起收到的行李标签。此后贴在我的小行李箱上。</p><p class="ql-block"> 行李箱是家中的传家宝,是高祖(爷爷的爷爷)于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在广东文昌(今属海南)工作(任巡检)时所用,因家中几代单传,代代相传到我们这一代,已经破旧了。1959年高三寒假我从徐州返乡探亲带出,当时二哥发挥妙手回春的才能,对小箱做了修补,四角钉了皮角。此后随我走南闯北至今也已六十三年矣。</p><p class="ql-block"> 小皮箱是牛皮质地,上面雕刻了精致的鲤鱼跳龙门花纹,可以看成是清代精美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大学校徽。作者本人的校徽已于毕业时收回,这是女儿32年后读书时的校徽,由于质量不错至今仍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这是作者1965年毕业时的毕业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1959年清华大学召收新生各省市自治区所在中学分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