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海采珠数千年——南珠文化闲谈(五)

善见吧

人类生产技术进步,并非都像当今这般突飞猛进,在古代,缓慢反而是常态,如四五千年前人类已掌握的牛犁田人撒种和手工纺织技术,时至一百多年前,世界很多地方依然没有根本性改进。几十年前,我国耕牛还是农民的宝贝,杀一头老残犯病的耕牛,还需要上报审批;手工织布,民国时期还普遍存在。 上图:古埃及坟墓壁画(大约4800年前)。图中牛拉木犁,一个人带着口袋撒种子。 上图:古埃及坟墓图画(大约4100年前)。人在手织机上织布。<div> 南珠采撷技术进步同样很慢,尤其明朝以前。<br> 古代珍珠都是天然珠(中国海上养殖珍珠历史不到70年),依靠珠民外出茫茫大海采撷。从有史记载的上古夏禹时代到近古前段,中国珠民都是徒手潜海采珠,要经受风吹浪打、高压呛水之苦,更有鲨鱼吞噬之险。历经三四千年,我们的祖先才发明在船上耙蚌的工具。<br> 潜海采珠,说来一把辛酸泪。请看宋代蔡絛一段记载:“十几条船绕着珠池,在船两侧用大绳把大石吊到海底,称为“定石则”,采珠人用小绳系着腰和大绳,憋气沿着大绳快速直下几十丈乃至百丈海底,然后离开大绳摸珠蚌,没多久,气憋不住了,紧急拉动连着大绳的小绳抖动大绳,在船上的人发现大绳抖动就拉大绳,把采珠人引上水面。采珠人出水面后大喊一声倒下,像死人一样,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如果是冷天,采珠人大喊一声后,要给他喝一升多苦酒。采珠人喝了苦酒七窍出血,很久方可苏醒。” 蔡絛感叹说,采珠那么苦,世间的人哪里知道? <br></div> 再看比蔡絛稍晚的钦州教授周去非描述鲨鱼伤害珠民的惨状:“合浦产珍珠的地方名叫断望池,在海中孤岛下面海域,离海岸几十里远。池深不少于十丈,……采珠人采珠,用长绳子系着竹篮,人拿着竹篮潜入海里。采到珠蚌了,就振动绳子让在船上的人快拉他上海面,采珠人迅速浮起靠船。如果不幸遇上吃人鲨,在船上的亲人看到有鲜血浮出水面就放声痛哭,因为知道采珠人已经被鲨鱼吞噬;也有采珠人在水下看到鲨鱼急忙浮出水面,但依然被鲨鱼伤腿断臂。”<br> 宋代以前的采珠情形,史料记载比较简略,但可以想象,越往前技术越落后,珠民采珠更艰巨、更危险。为了提高采珠效率、减轻采珠风险,合浦珠民不断提高潜水技能,三国文献云“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俯视增潭,如猿仰株,入如沉鼋,出如轻凫。蹲泥剖珠,潜窃明珠。” 有珠民利用铜管解决潜海呼吸问题;但技术再精湛,只要是没有保护设备在海底作业,人都无法避免鲨害。走出海底,回到水面作业,才是采珠技术质的改变。<br> 上图:宋应星《天工开物》潜海采珠图。<div> 珠民什么年代不需潜海采珠?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说:“宋李招讨设法以铁为构”,珠民在船上将采珠耙放入海底,以船拖耙采撷珠蚌,我们姑且称之为“耙采珠法”。耙采珠法有划时代的意义。珠民不需潜海,没有被鲨鱼伤害之虞。但宋应星记载的耙采珠法发明时代和发明人似乎有误。有人注解“李诏讨”是李重诲。善见认为,李重诲没有发明耙采珠法的可能性。李重诲(946-1013)是北宋一位武将,《宋史》有传。他没到过两广,也没接触过珍珠采撷。<br></div><div> 耙采珠法应该是明初以后才出现。首先,宋元没有耙采珠法记载。其次,诸多明朝史家均说耙采珠法是明朝永乐(1403-1424)以后才出现。比宋应星稍早的叶盛(1420-1474)说,此前志书记载采珠法都是采珠人沿着绳索潜水采珠,据说永乐初还是人潜水采珠,很多人因采珠葬身鲨鱼腹,或者拉上来只见手脚(身躯已被鲨鱼吞噬);于是人们研究改用铁耙采珠,但铁耙采珠收获珠蚌不多;最后改用了现在这种方法:“木柱板口,两角坠石,用本地山麻绳绞作兜如囊状,绳系船两傍,惟乘风行舟,兜重则蚌满,取法无踰此矣。” <br>与叶盛大致同时的陸容(1436-1497)也有类似记载;但叶盛和陆容都没有记载谁发明耙采珠法。明朝曾参与国史编撰的目录学家张萱(约1553-1636)说从地方志看到李茂发明竹口(木+琶)采珠记载:“尝览志,称廉郡无耕稼,所资珠玑。……蜑户以铜艚,凌万顷,身入寻丈之渊,不啻探骊龙额下,人犹畏其难而不敢。自招抚李茂始以竹为口(木+琶),维以绋纚,投之海中,顺风逆流,力不劳而得甚奢。” <br></div> 上图:宋应星《天工开物》竹耙采珠图。<div> 综上所述,耙采珠法应该是明朝永乐之后合浦一位叫李茂的人所发明。从此开始,告别了潜海采珠时代,船上采珠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船上设备不断完善,人员多大数十:“以黄藤丝棕及人发纽合为榄,大径三四寸,以铁为口(木+琶),以二铁轮绞之,缆之收放,以数十人司之,每船口(木+琶)二,缆二,轮二,帆五六。其缆系船两旁以垂筐,筐中置珠媒引珠,乘风帆张,筐重则船不动,乃落帆收口(木+琶)而上”(《广东新语》) 。<br></div> 上图:北海合浦老鸦洲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