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吕东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语,朝野民间流传数千年,其基本理念深深刻在国人的脑海里,保饭碗图生存是人生必需。</p><p class="ql-block"> “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六十年代初,田间地头,常听到这段语录。</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家长训斥孩子最常用且有效的一句话,就是:再不如何如何,就不给你饭吃。 干部对社员们,也是这么说这么做的。</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兴水利,全国各地都抽调大量民伕,集中修水库,东北也不例外。前进大队的社员都集中到泰东修“跃进”水库。</p><p class="ql-block"> 三年大饥荒刚过去,生活有所好转,但想填饱肚子仍是一大奢望。</p><p class="ql-block"> 修水库是若干大队集中会战 ,吃饭却是各大队单独安排 。到吃饭时 ,大家排上队,专门有掌勺人给每一个人盛饭,防止争抢,有时也自觉排队,各自舀上。</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吃饭号角吹响,伙伕挑来两桶稀饭放到工地。大家端起饭碗,争先排队,都希望早吃,以防饭不够用,最后饿肚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队有个张熙元,那年二十六七岁,身大力魁,正年轻力壮,干活也肯出大力,饭自然也比别人吃得多。他排在前边,舀上热腾腾的稀饭,边走边用嘴吹着,然后蹲在一边,就狼吞虎咽地喝上了,不一会一碗稀饭进了肚。</p><p class="ql-block"> 他端着大陶碗想去舀第二碗,刚要伸手拿勺,被带队的民兵连长窦德宝看到了。民兵连长两眼一瞪,怒斥道:你眼瞎?人家贫下中农还有第一轮没舀上的,你又来舀第二碗,不要脸!说罢,便把张熙元手中的饭碗夺过来,朝远处使劲抛了出去,落在几米远一个土堆上。</p><p class="ql-block"> 张熙元顿时傻了眼,泪水盈满了眼眶,嘴唇一动一动的,也不敢说什么。悔恨自已吃得太快,只因肚子太饿,一时匆忙而犯了规矩。尤其想到自己家庭出身是富农,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的。他尽量憋住眼泪,别哭出来。虽然本大队几十个人都看到了 ,但他不想让工地上成百上千的人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饿极无志,尤其自己又是下等人,也顾不得什么尊严,本来就没有尊严,他朝碗落的方向走去。还好,碗没摔碎,他拣起来,用袖子擦了一下泥巴,赶紧走回来,想再盛一碗,以对付肚中的饿虫。</p><p class="ql-block"> 当他回到饭桶跟前,这时窦德宝开始掌勺,给大家舀饭,并喊着,谁还要?来,舀上。就偏不给他盛饭,张熙元胆怯地站在一边,静静地瞅着饭桶的饭在减少,肚子叽里哇啦叫着,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饭桶,呆呆站在那干等着,直到饭桶的饭咔嚓得干干净净,也没轮自己。</p><p class="ql-block"> 他伤心极了,眼泪也控制不住了,他怕别人看到,转过脸朝刚才扔碗的土堆跑去。他瘫坐到土堆后面,泪如雨下,号啕大哭……</p><p class="ql-block"> 这边大帮的人,有很多人看到,也隐约能听到他的哭声。尽管心中极度同情,但因为张熙元出身不好,最终也没人去劝他,也不敢去安慰他!</p><p class="ql-block"> 直到干活的号角响起,才匆忙擦干眼泪,参加紧张的劳动。尽管“肚先生”在叽里哇啦地闹情绪,也无暇顾及,只能更拼命地干活,争取下一顿饭能填饱肚子。</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后,我有幸在三江又见到他,他那风华正茂的风采早已不复存在,而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当他回忆这段经历时,其时其景又浮现在他的脑海,辛酸的眼泪还是挂满了他那皱皱巴巴的双颊。</p><p class="ql-block"> 好多事情令人不解,六十年代才六七亿人口,却是地不打粮,山不长草。农民除交公粮,所剩无几,有时连交公粮都不够,只得吃返销粮,忍饥挨饿,艰难度日。现在十四亿人口,土地面积因被占用还减少了,而大米白面,肉鱼蛋菜,却应有俱有。常纳闷,这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去挨饿的年代,看看现在,不管是个人或饭店,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不堪入目,真是令人心痛啊。</p><p class="ql-block">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但愿中国人一代一代,都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碗中装满中国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