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妈妈一个问题,我是怎么被生出来的,妈妈说我是从她肚子里跑出来的。我又问,小鸡也是从鸡妈妈肚子里跑出来的吗?妈妈说小鸡是从鸡蛋里跑出来的。咦?鸡蛋这么小,小鸡要怎么从里面跑出来呢 ?妈妈说那不如我们来做一个孵小鸡的实验吧~ 说干就干,第二天爸爸就从养鸡场拿来了6个鸡蛋,我都给它们标上数字1~6,想看看到底是哪个鸡蛋先孵出小鸡。 爸爸说,以前孵蛋都是鸡妈妈用自己的体温来孵化的,我们没有鸡妈妈就只能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孵蛋器,孵蛋器就是一个可以模拟鸡妈妈的孵化机器,里面有一层蛋托可以让鸡蛋受热均匀,增加孵蛋的成功率。3月14日晚上,我小心翼翼地把6个鸡蛋都放进了孵蛋器。 爸爸告诉我,鸡蛋正常的孵化温度在37.5℃~38.5℃之间,和母鸡在孵化时的体温相符合。如果温度太高,会使鸡蛋里的小鸡长的太快,会提早出壳,那样的小鸡容易生病,是不健康的小鸡。如果温度太低,小鸡就不会长大,可能我就看不到破壳而出的小鸡了。所以,我们决定把孵蛋器的温度设定到38℃。 除了温度以外,孵化的湿度也很重要。每天都要往孵蛋器里加水,保持鸡蛋的湿度在60%-70%。爸爸说过21天左右,小鸡就会出壳了。听起来有点漫长,但我好期待,希望我的蛋宝宝们早日变成小鸡宝宝。 今天是3月21日,鸡蛋孵化的第8天,爸爸回来和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照蛋吧。我不明白什么是照蛋。爸爸告诉我,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顺利变成小鸡的,只有受精蛋且胚胎发育正常,才能孵出小鸡。而照蛋就可以看出哪些蛋里有胚胎在正常发育。爸爸把屋里的灯都关掉,然后拿出手电筒放在鸡蛋下面照着,让我看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 我看到5号鸡蛋里面有一个小红点,旁边有一条条像蜘蛛网一样的红线。爸爸告诉我,那个红点就是受精蛋的蛋眼,旁边像蜘蛛网的红线就是胚胎的血管,像这样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的蛋,就是胚胎正常发育的受精蛋,就有很大概率可以孵化出小鸡。而没有受精的蛋,照出来就是透明的。我的6个蛋里有3个是受精且正常发育的蛋,那我的鸡宝宝就在它们3个之中啦。 今天是4月1日,鸡蛋孵化的第19天了。我愈发着急和期待,想着小鸡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和我见面。爸爸说,你可以再去照一次蛋,看看里面有什么变化,没准已经能看到小鸡的样子了。我赶紧拿出手电筒去照蛋,只看到蛋里面有一团黑红色的影子,几乎占满了整个鸡蛋,原来这就是在蛋里的小鸡,看来我的小鸡宝宝离出壳不远了。 我要在小鸡宝宝孵化出来前,先给它们布置好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纸箱,一个保温灯(用来保持温度),一个光照灯(用来模拟太阳,给小鸡进行光照),一个加湿器(用来保持湿度),一大袋木屑,一个温度计(可以观测温度和湿度),还有一个电子称(可以给小鸡测量体重)。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小鸡宝宝大驾光临了。 4月3日早上7点半,我刚起床,就听到隐隐约约的“啾啾”声,我赶紧跑到孵蛋器那里去看,哇,我的5号蛋上面破了一个小洞,洞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嘴巴正在啄壳,还时不时的发出啾啾的叫声,好像在说我要出来。旁边的6号蛋上也有了裂缝,我的小鸡宝宝终于要出壳啦,我好激动,也很好奇,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刚出生的小鸡呢。 上午10点,5号蛋已经被啄开了一个大洞,能很清楚地看见小鸡的嘴巴和黄色的羽毛。6号蛋的外壳也掉了一大块,露出了一层白膜。原来小鸡出壳是那么费劲的事,我看到小鸡一点点地啄,很辛苦,想去帮它们把蛋壳弄碎,好让它们快点出来,但爸爸说,不要帮,只有靠自己努力破壳而出的小鸡,以后才能健康成长。 下午3点,5号蛋已经被啄开了一圈,蛋壳马上就要分离了。 过了20分钟,小鸡开始用头和爪子用力去撑开鸡蛋,想让自己出来。它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在旁边给小鸡加油。 终于,在下午3点半的时候,第一只小鸡出壳成功,从早上7点半开始啄壳,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个小时。刚出壳的小鸡有个圆圆的小脑袋,粉色的小嘴巴,眼睛是闭着的,淡黄色的绒毛湿哒哒的黏在粉红色的身体上。 我小心翼翼的把小鸡放到了垫有木屑的小纸箱里,爸爸说刚出生的小鸡,毛还没干,不能自己给自己保温,所以要赶紧把它送进我们为它搭建的保温箱里,保温灯、光照灯、加湿器都打开,温度设置在36℃-38℃,湿度控制在65%-70%,就像它还在鸡蛋里一样,这样小鸡宝宝就不会冷啦。 对啦,我还给刚出生的小鸡宝宝称了体重~ 晚上9点半,第二只小鸡也出壳了。 刚出壳的小鸡非常柔弱,还需要24小时光照,我把它们放在箱子里,它们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是努力了很久还是只能躺在木屑里。 4月4日早上,经过昨天一晚的保温和光照,小鸡宝宝的眼睛已经睁开,身上的绒毛大部分干了,可以覆盖住它们粉红色的身体。我轻轻摸了摸它们的绒毛,细细软软的真舒服。它们也可以自己站起来了,小鸡宝宝的变化可真快。 爸爸开始给它们喂食,先给它们喂了点温水,过了2小时又喂了点煮过的小米,它们啄了几口,吃了几粒米,我对小鸡宝宝们说,你们要多吃点才能快快长大。<br> 4月5日,小鸡出壳第3天,它们明显活泼了许多,身上的绒毛全干了,毛茸茸的像个小球,爸爸喂食的时候它们能吃一小勺的小米了呢。 4月6日,我发现小鸡的翅膀上开始长出一排又细又长的像骨架一样的东西,爸爸说这是小鸡宝宝最早长出的第一层羽毛,羽毛比绒毛硬,颜色是白色的。它趴在爸爸手上乖乖的,一动不动。 我又给小鸡宝宝称了体重,它看起来比刚出生时大了点,圆圆的很可爱,可是体重却比出生的时候轻了点,这是为什么呢? 4月8日,小鸡宝宝翅膀上已经长出第二层羽毛了,第二层羽毛不是骨架了,是淡灰色和白色的硬毛,摸起来比绒毛更长更粗更硬,两层交叠在一起,像个小扇子。爸爸说长出的羽毛就是小鸡宝宝的衣服,可以帮助小鸡保持体温,不会被冻死。爸爸把它托在手里,它已经开始不安分的扑动翅膀了。 4月9日,我发现小鸡宝宝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啄箱子。它们的嘴变的又黄又尖,且非常坚硬,一不留神纸箱就被啄出一个洞,真调皮呀。 睡觉的时候,小鸡宝宝喜欢挤在一起,把头埋起来,这样是不是更温暖呢。爸爸告诉我小鸡是群居动物,喜欢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睡觉,这样会让它们更有安全感。 4月13日,小鸡宝宝出壳的第11天,它们的翅膀已经长出第三层羽毛了,第三层羽毛变的更大更厚实了,摸起来滑滑的,能更好的保护小鸡宝宝的身体。尾巴上也开始长羽毛了。爸爸说小鸡尾巴上的羽毛是他们保持平衡的工具,可以让他们走的更稳,跑的更快。 4月14日,小鸡宝宝们挤在一起梳理自己的羽毛,我发现它们的动作都差不多,一个理毛,另一个也理毛,一个啄箱子另一个也会跟上去,爸爸告诉我小鸡之间也会互相模仿,互相学习本领,就像我和我的朋友们那样。 4月16日,今天我想和小鸡宝宝们做游戏,爸爸把它们从窝里放到了桌子,我以为它们会欢快的到处乱跑,没想到它们反而很害怕,大声叫唤着互相挤在一起,一动不动,我伸手轻轻碰了它们一下,它们居然马上拉出了一坨便便。爸爸告诉我小鸡是一种胆小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受到惊吓就可能出现应激反应,包括突然便便,大声尖叫,乱飞乱跑等等。<br> 4月17日,小鸡宝宝的翅膀羽毛已经都长好了,张开有爸爸一个手掌这么大了,它们扑腾的非常有力,感觉都要飞起来了,羽毛颜色灰白相间,很好看。 4月18日,小鸡宝宝出壳半个月,为了让它们健康成长,我们准备给它们喂点青菜叶,因为菜叶子中富含大量营养物质,给小鸡吃了能增强体质。爸爸把青菜叶洗干净,留下菜叶部分,然后剁碎,再给小鸡吃。小鸡可喜欢吃菜叶子,还会抢着吃。 4月19日,今天给小鸡宝宝的家进行清理工作。因为小鸡会随地大小便,尽管有木屑垫着,可以起到一定的掩盖和除味作用,但时间长了还是要清理、消毒和通风,这样小鸡宝宝才不会生病,才会健康长大。 我们把小鸡宝宝放回新换的家里,它们就一直在叫,我以为它们是很开心有了干净的家,但爸爸说,那是小鸡换到了新的环境下,还有有点害怕,所以会一直叫,还会找个角落躲起来,等它们适应一会,就好了。 4月20日,小鸡胸侧的羽毛也开始长了,很软很蓬松,但是比之前的绒毛更密更长,看上去鼓鼓的。 4月24日,自从开始加青菜,我发现小鸡宝宝对青菜情有独钟,再胆小的小鸡看到青菜都会冲上来,抢着吃。 4月25日,爸爸从网上查到,给小鸡宝宝喂一点胡萝卜,可以增加小鸡的维生素,有利于它们健康成长,我们决定试一试,把胡萝卜切碎,混在小鸡宝宝爱吃的小米青菜里面,看看效果如何? 餐盘放进去之后,小鸡还是喜欢吃青菜,然后再吃点小米,对胡萝卜一点兴趣都没有。 4月26日,我发现小鸡宝宝们可以轻松的回头看我了,它们的脖子转动比之前灵活很多。 4月28日,爸爸又把它们放出来放风,我清楚的看到小鸡宝宝的脖子果然变长了。<br> 我仔细的看到小鸡宝宝的嘴巴变的更长,颜色变深黄色,鼻孔也变的很明显,眼珠很黑,很亮,眼睛旁边有个小漩涡,那个是它的耳朵。<br> 和刚出生相比,小鸡宝宝们的身形都大了一圈,头昂的高高的,看起来亭亭玉立。 4月30日,我们的小鸡宝宝快要满月了,因为它是泰国矮脚鸡——白桂,属于宠物观赏鸡,和普通肉鸡相比,体重上的变化没有那么明显。<br> <div> 爸爸说,小鸡宝宝的育雏阶段一般在30-40天左右,现在天气也开始逐渐变热,下一步它们就可以在常温下饲养了,也就是常说的脱温,脱温后就开始进入育成期。小鸡们就不再是宝宝了,它们会长的更大更健壮。所以,我们现在要经常带它们出来适应环境,感受下自然状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div><div> 这一个半月,我看着小鸡宝宝从一个鸡蛋变成了一个鸡,让我了解了蛋蛋变鸡的过程,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我希望继续陪伴小鸡长大,让它们的成长回答我更多疑问,比如它们会生蛋吗?<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