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种爱,一点一滴不求回报,那是母爱;有个人,一生一世都值得我爱,那便是母亲。</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静划过指间,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悟时,我们在岁月的打磨中渐渐成长起来。当我也有了母亲这个身份时,对母亲的付出和理解更加深邃。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更理解,只是这些母亲都已经先我们经历了。</p><p class="ql-block"> 人啊,往往经历了生活这个百科全书才明白:往事记忆,离家远行……才蓦然发现,只有母亲在,我们就不曾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也不会离开母亲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对母亲的情感只是一种依赖。只要看见母亲,心里就踏实。念书回家未进门就会喊:妈,我饿了!妈妈不在家便是:爸,我妈呢?放学后和小伙伴玩到饿了,闻着饭香味听到妈妈悦耳动听呼唤小名时,才恋恋不舍和同伴各回各家吃饭。</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对母亲的认知也许只是一种舐犊之情。每每读到有关抒写母亲的文章,似云儿悠悠飘过天际,情绪没有任何波澜。</p><p class="ql-block"> 中年后,类同的文章一碰就情不能己,感同身受的情愫,已在泪眼婆娑中模糊成了浮影。记得初一给学生们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是在泪光中给学生上完课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对母亲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 我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是众多中国传统妇女中普通的一员,有着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性格:纯朴善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 也有着人类最原始的美好心愿:家庭和睦、儿女健康、子女成家后离家近点……这个心愿妈妈是实现了的。</p><p class="ql-block"> 妈妈一生勤俭持家,为儿女们有操不完的心。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人既照料家又照顾我们姐妹三。照料我们的日常起居,送我们上学读书,等到子女参加工作,盼到子女结婚成家。母亲芳华衍变沧桑,青丝熬成白发,这半生的操劳,都是为了儿女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就像男丁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劳作在土地和家之间。所以妈妈白天忙农活,晚上坐在昏暗得油灯下为我们姐妹三缝衣服,做鞋子,家里人的衣服都是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p><p class="ql-block"> 姐姐总穿新衣服,让我羡慕不已。因为我穿的都是姐姐不能穿才给我的。我常想:衣服为啥那么结实,咋就不破呢,破了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其实也有破的地方,不过被心灵手巧的妈妈给缝补好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才明白,那密密的针脚里包裹了妈妈多少勤俭持家的心血啊!而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的天蓝色布衫,颜色由蓝到灰再到白。几乎一年四季妈妈就那么一件衣服。</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有美味可口的吃食:糖,核桃,油大豆、饺子,麻花……我们姐妹三兴高采烈的分小份,互相炫耀,然后把美味佳肴放到属于自己小天地的兜兜里,觉得幸福极了,甚至开心到晚上都睡不着。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那些美味在现在算啥呀。然而,就是那种年味直至现在还经常在舌间回味。</p><p class="ql-block"> 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享过这样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在那物资匮乏的岁月,只有过时节才能吃的美食,她哪里敢享用,她一心只想着她的儿女。每次改善伙食的时候,妈妈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是不知道美食的美味似的,从来没有见她对哪一种食物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儿女享用,等到最后她才吃我们的残渣剩羹。</p><p class="ql-block"> 因此母亲总是面色苍白,经常头晕,却不忘把家操持的井然有序。母亲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她的子女们。</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我离开母亲去外地上学的时候,母亲依依不舍。因为我是家里最小,陪伴妈妈时间最长的老幺。</p><p class="ql-block"> 分别时,妈妈强装笑颜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孩子啊,离开妈妈去外边读书,不要和同学们闹别扭,也不要找对象,平时要吃好饭,不要委屈自己,但也不要大手大脚,一定要好好读书,妈妈等着你毕业回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妈妈真挚的母爱。</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妈妈,当我坐到车上再回头看时,妈妈仍站在原地,眼睛仍然朝着我坐车的方向看。那时秋风正凉,风儿吹撩着妈妈的花白头发,有种说不出的心酸和无奈。妈妈站在马路旁边,一身朴素的灰色衣服点缀在一条黑色马路中,灰黑相间,是那样的不协调,又是那样揪心。望着女儿坐车的方向,期盼着她的女儿毕业归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背影在风中让我心酸,那背影有不舍有挂念但更多的是期盼。此时,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并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让妈妈开心……</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毕业工作后离家近了,都在一个小城里。每到节假日就回家。妈妈每每非常开心,回家后什么都不让我干。</p><p class="ql-block"> 妈妈就忙前忙后给我和我的孩子们准备饭食,对我而言,能吃到妈妈的饭就是幸福。对妈妈来说,用家里最好的食材,做自己最拿手的饭,然后看着她的女儿以及小外甥享受美食,她就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妈妈做了一桌子饭菜,汗水湿透了妈妈的头发,看着儿女们吃的津津有味,妈妈却不停的用手拍打肩膀。而妈妈嘴里却问:“饭做好吃了吗?这老毛病,歇一会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着都心疼,而妈妈……一年四季妈妈从来都没有闲过,即使到了过年,我们都闲坐聊天时,妈妈却忙里忙外为儿女们做可口饭菜。</p><p class="ql-block"> 妈妈不知是由于营养不良,还是因为忙于照顾子女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妈妈的身体不好,有过敏性哮喘。每到冬天,妈妈的病就更加严重。只能靠药物缓解。如今年老的妈妈身体又瘦又弱。由于哮喘,嘴唇经常是青色的。</p><p class="ql-block"> 可即使这样,瘦弱的妈妈依然是家里的支柱,只要妈妈在,我们就是孩子,我们就有去处。妈妈用她并不宽阔的脊背扛起了整个家,羸弱的身体,筋骨分明的双手,是妈妈一生辛勤操劳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如今妈妈已经七十多岁了,岁月在妈妈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妈妈那满头的白发,就是为我们子女奉献的最好证明,看着妈妈依然为这个家操劳为子女操心时,我的眼泪就不由得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母亲的恩情,我惟有用爱和孝顺来回报。</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工作披星戴月,又照顾孩子和我们的小家,除了节假日平时很少回妈妈家。当我空闲时总想给母亲买点衣服,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可母亲每次都说:她有穿的衣服,你有两个儿子不要浪费钱……每每听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由得落下来。才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那次电视广告里边说清肺丸对哮喘有作用,我急急的给妈妈买了两盒,拿回去让妈妈吃,当时妈妈心疼我花了好多钱给她买药,过后,妈妈都按说明把药吃了。症状也缓解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要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p><p class="ql-block"> 而今七十岁的妈妈,少了以前的严厉,也少了以前的亲力亲为。妈妈很少管我们子女的事情,和子女说话时眼神也是商量的,做决定时征求子女的意见……特像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是啊!老话说:老一辈,小一辈。父母老了也就变成小孩了,需要孩子像小时候那样照顾她,这也许就是养儿防老吧!</p><p class="ql-block"> 这时你会怀念年轻的父母对你不近人情的教育与管制。可岁月最是无情,无声无息中父母苍老了容颜,瘦减了年华。却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 《朗读者》里有一句话:“年少时候,父母选择用适合的爱引导我们;年长之后,我们却选择了用疏远的爱回馈父母。”</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也许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结果吧。当孩子也成了父母,他们又如父母一般总在追逐自己孩子的方向,却忘了曾经如他们一般的父母。那束永远跟随他们凝视他们背影的深情目光。</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是一种无声的岁月。那佝偻的背,满头白发,满脸皱纹,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沧桑,又包含了天地间最伟大无私的爱。</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母爱无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