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湾旧事述怀

禺草号汉阳

<p class="ql-block">上周柏泉街熊仁强老师电话来邀稿,要我写篇关于老屋湾旧事,并命题《老屋湾旧事述怀》。他强调,这是东西湖区《人文东西湖》杂志所征文。并传来《政协东西湖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第29编辑方案柏泉街道编目》。</p><p class="ql-block">说起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的老屋湾(村),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柏泉三甲张氏家族宗亲,哪怕出生在外地从未来过柏泉,哪怕是自小外出,并在外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同样对老屋湾,也有油然而生的牵挂和浓郁的情怀,这挂牵铭刻在心挥之不去。说不定,对老祖宗的故事及家乡的变化还略知一二!这种情有独钟难于割舍的情怀,是手足间,血浓入水的真情;这种舒心的向往和眷念,来自对柏泉三甲张氏家族的寄托,血脉相连,慎终追远的那株根-《张氏通祠》。说到《祠堂》不得不说说当年捐建《祠堂》的九世祖鹄严公①(讳叔珽)。</p><p class="ql-block">张鹄严秉承先祖之志,为完成几代人的夙愿,辞官回乡大施善举,看到宗亲出行苦难,捐资修缮破损的东流港、石潭泾两石桥,又于雍正三年捐资购选吉地,破土动工修筑《祠堂》。历经二年许《祠堂》落成,特撰《柏泉张氏通祠碑记》,于当年镌刻成碑立于《祠堂》前。白云苍狗,岁月不居。据说五八年后,有宗亲看到,此碑曾在《祠堂》原駁岸处为桥,供人行走。</p> <p class="ql-block">碑文中他记载道:“②……先大夫久欲遵斯義建修祠堂,緣蔔地不得,先作飱室祀。贈通議大夫祖考恢浩公春露秋霜,率子弟祭祀,屋宇稍狹,而伯叔祖考不與焉。數十年來,子姓兄弟或居址不同裏,士農各殊業……族之不可無祠也……族祠不建,其願未遂。輒旋裏,擇本房十侄天謨、族侄天縱董其事,分任堂侄天麟、嵩甫、坦棟、坦志、坦定、坦履、坦然,族侄天喜、天曉、坦率,族侄孫任植,經始於甲辰年十月,落成於丁未八月。”鹄严公才华出众和父亲禺木公(张三异)一样著作等身,传世著作现能见到的有:《厀啸文集》《厀啸诗集》及夫人江兰《依云楼集》等。</p><p class="ql-block">老屋湾的《张氏通祠》除祭祖商榷族内大小事务外,还是日常办理家族事务、供奉先祖功名、牌匾、珍藏书籍手稿及孩童授课等多功能的活动中心。使用到1958年,因筹建“嫘祖庙小学” 需木料,授上级教育部门指派而拆。近三百年来,老屋湾《祠堂》或现在的遗址,一直是柏泉三甲张氏家族人的主心骨。以往,大事小事人们去祠堂,逢年过节沐浴更衣上祠堂祭拜祖宗;就连清•康熙年间离开柏泉,到孝感杨店居住的奇圣公后裔(分支一),离开柏泉二百八十余年,经百年之千辛万苦寻亲后,一踏上老屋湾祠堂遗址,面对曾经供奉各位先祖牌位的《张氏通祠》遗址行三拜九叩之大礼。</p><p class="ql-block">孝感宗亲张继明老师感言道:“老屋湾,八口塘后裔血脉相连,慎终追远的根系所在,魂牵梦绕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随着《张氏通祠》消逝,祠前后厢房所存放先祖的功名、牌位、手稿、书籍虽于1948年失火烧毁大部分外,余下部分随《祠堂》而去,实在可惜!在此多说一句,半个世纪以来《祠堂》遗址一直没人涉足,直到本世纪初,一位外姓者不信邪,硬要在遗址上修建楼房住,哪知,搬进不久一家人死于非命(据说车祸)。从此楼房荒废,直到城市建设发展用地被拆。</p><p class="ql-block">紧靠浩渺西湖的老屋湾三面环水,湾(台子)上的植被很好,绿玉葱葱气候适宜,是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粉墙黛瓦的《祠堂》翘首绿荫中。据老人讲:堂前旗杆上缺斗(无翰林)实为憾事。本邑仅李家祠堂旗杆上有斗(李哲明翰林院待讲)。老屋湾的主要建房,均以驳岸上《祠堂》为中心,对着进湾之路八字形逐渐展开,晃如热情豁达的张氏宗亲一样,张开双臂拥抱外面的世界,欢迎天下游子、志士、能工巧匠的归来……据宗亲们说,老屋湾鼎盛时期,住近二百户人家,过年闹元宵,湾内就有玩龙灯、闹狮子之人,只有搭台唱戏才上湾外请。</p><p class="ql-block">自元末明初,三甲张氏家族从江西右江分派麻城,迁黄陂盘龙城分火山,复迁汉阳丰乐里(柏泉)以来,以老屋湾《张氏通祠》所在地为中心,不时向四周迁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学风浓郁人文荟萃的先祖们,六百多年来,写出了大量的著作,东西湖历史文献的半壁江山,旧汉阳县的四分之一,均出自吾家族之手。由于逐年兵燹战乱朝代更迭,外加《祠堂》遭火患,传世著作十分有限,这次,湖北省委组织编撰《荆楚文库》,仅寻觅、收录到先祖文献不足五十余册,经二年多的努力,现即将付梓完成,这是全族所有人值得欣慰一大事。</p> <p class="ql-block">作为明清时期的豪门巨族,“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在历代《湖北通志》《邑志》《县志》等文史资料上均有记载。能久经不衰延续几百年,与严谨的家风、浓郁的学习风气及奕叶崇光的传统教育分不开,多次修续碟是重要一环。只要有人不断挖掘、梳理,加强有文字记载,其书刊的问世,其家族(史)才能绵绵不断延续下去。具有农耕文化三甲张氏家族做得很好,仅清朝二百年就培育出二位进士、二十位举人,知府以上官员十几人、县令以上官员三十余人,所服务的足迹,除满蒙疆青藏外,几乎布满神州大地。为官者恪守:“清白忠厚,不爱钱,做好官,尤以活人为念。毋自矜侈。宜省刑,毋多事扰民。惟谦惟和,以宽以恕。”这条祖训,而且做得很好,均有令名。因此,本家族于嘉庆年间荣获御赐“五世乡贤 八省名宦”的盛誉。</p><p class="ql-block">认祖归宗之事各姓氏家族都有,老屋湾“张寿山赤心化雪”的故事格外感人,近百年来,一直在各族群中普遍传颂,以致汉江两岸、蔡甸柏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录于《禺草清Ⅱ》)。</p> <p class="ql-block">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张世英(公)是老屋湾的天之娇子,其著作等身蜚声海外。其弟世华(公)在《还我河山》写道:父亲(石渠先生)曾经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书桌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上面写着:“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族长四老爷③偶然从汉口回到老屋湾,看到了那幅对联,很受感动,决定资助他到城里去念书。父亲在汉阳晴川中学毕业后,又依靠公费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教育系。从此以后,就长期任教于汉口中小学。1937年,父亲在汉口市第六小学任教时,把我也带去上学。</p><p class="ql-block">父亲常带哥哥和我去散步,行经德租界和法租界时畅通无阻,唯独到了日租界,日本人总是气势汹汹地前来阻拦,手指长江大堤方向,怪腔怪调高喊:“外边走,外边走......”父亲和哥哥都很气愤,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歧视和欺辱,让我这辈子对日本人耿耿于怀。1938年国军撤退武汉前夕,父亲辞去汉口市立第六小学教务主任,蛰伏于老屋湾,租种田地,男耕女织,艰辛地维持一家九口的清苦生活。武汉沦陷初期,小弟不过四五岁,常因吃不饱而吵闹。父亲就把两根筷子摆在他的面前说:“这是两条路,”指着第一支筷子说:“走这条路去当汉奸,就可以吃饱穿暖。”再指着第二支说:“走这条路,就是挨饿受冻。你走哪条路?”小弟弟立即指向后者,并且立即停止了哭闹。1951年3月27日给哥哥(世英)和我的信中还说:“唯有响应‘苦难是可以克服的’的号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向前干吧!”4月16日来信还说:“人虽称我年老,但我与青年赛跑,青年多落我后。”死后留给我们的,是一栋破旧的老屋、十二箱书和像柏泉古井那样清者自清的气质……</p> 宗亲八十六岁的张昌万回忆道:石渠先生还带领我们做课外劳动,像种植花卉、糊墙壁等。当年我家糊墙,那是石渠先生教我的方法。说起泥巴糊墙,那是湖乡柏泉特有的一种建筑方法。先用竹片编成竹箔,绑在木柱上,再用泥巴和稻草在竹箔上抹糊成较厚的墙壁。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道路上,能这样得心应手,挥洒自如,那是和石渠先生的教导分不开的。先生那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高尚情操,先人后己的品质,影响了我的一生。”<br>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老屋湾随着城市改建的步伐,已与日俱争正在改变。衷心祝愿柏泉三甲张氏家族的这株根-老屋湾越建越好!<br>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张叔珽(1666-1734)字方客 号鹄严,三异少子。工制艺,累荐乡闱,不售。由岁贡授岳州同知,运漕抵通,军役颂其廉平。摄东流县事,蠲除芦课。例擢知府。已病还。生平见善必为,宗族党里颇蒙其惠。著《厀啸诗文》等行世。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由明经任江南徽州同知。履任时正值原太守退休,他兼管府署事务,工作游刃有余。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管理东流县,清除历年累积欠税,申请免除了芦税,当地百姓感恩戴德。因政绩显著,依例提拔为知府,但此时张叔珽已厌倦仕途,称病辞官回乡。回乡后,以著书和教育后代为乐事。所著文章诗赋都收录在《䣛啸文集》、《䣛啸诗集》中。张叔珽乐善好施,为教育后代而捐义田、办义学,为表彰苦节、方便交通而修牌坊、建桥梁,建《张氏通族祠堂》,宗族乡里受益颇多。雍正元年(1723),张叔珽见东流港桥、石潭泾桥被水冲毁,乡民行路艰难,便自筹巨资,将两座大桥修复一新。修复后的东流港桥长50丈,宽1丈,高1丈;石潭泾桥长98丈,宽1丈2尺,高1丈5尺。雍正二年捐资建《张氏通祠》,雍正五年八月落成。摘自:《乾隆•汉阳府志》 《汉阳县志》 《东西湖区志》 《汉阳县识》。</p><p class="ql-block">2. 【译文】:……先祖们早就想建家族的祠堂,一来没找到风爰卜测的风水宝地,二则因复迁生活一直比较拮据,几代下来未曾了却这一心愿,仅各家设案祭祖,谓之飱室祀。通议大夫七世祖恢浩公等先祖,怀念先人恩泽威严,率众子孙祭拜,由于屋子狭小,叔伯先祖的牌位没能放下,只得分批祭拜。数十年来,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随着居住地逐步扩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族内各业相机而生,奔仕途为官者的问世,修建《宗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族祠不建,其心愿不能了结。就在族中选择本房十个侄儿:天謨、族侄天纵任董事,堂侄天麟、嵩甫、坦棟、坦志、坦定、坦履、坦然,族侄天喜、天曉、坦率,族侄孫任植等分派负责。从雍正二年十月(1724)择地破土动工,到雍正五年八月(1727),历经二年十个月《张氏通祠》落成。</p> <p class="ql-block">3. 张仁芬(1868-1935)字季郁 号桂荪 晚年号簠庐退叟,是近代著名收藏家。张仁芬祖居汉阳西门外,为湖北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第十六代子孙。家族堂号为:“张教忠堂”书斋:“银杏轩”,后更名为“怀清斋”。光绪乙酉年(1885),娶妻汪氏,丁酉年(1897)“援例入官”,在朐浦(今连云港板浦镇)附近任盐务官员,为官正直,除霸安民,深得民心(在今东台安丰镇有一历史遗迹“离任留靴处”,即张仁芬任安丰场官,期满离任之时,百姓沿街设香案送行,并要求其留靴为念。丁未年(1907)“再任朐浦连云港一带的盐务官,适逢淮北洪水为灾,张仁芬捐千金为赈灾善款,“复于署左捐廉设济婴所,收养灾民孩童百六十名”,故离任时“士民为建‘粒我烝民’牌坊于陶文毅公祠前,并勒碑铭于董公祠及南门小北门三处”。辛亥武昌首义期间,张仁芬与万昭度等人组织汉阳商团,维持地方秩序,保证汉阳一方稳定,并将汉阳当地库存谷米 3 000 担拿出来,捐赠给当地的民军。民国初年投资兴办实业,计有:公茂生米店、万鹤龄药铺、源美酱园、豫丰米店、谦丰银行……(1931年)汉口大水,宗亲们涌现汉阳城投靠四老爷,爱民如子的张仁芬腾出“银杏轩”(现汉阳树公园)及临街铺面,解决了投靠人的生存。</p><p class="ql-block">4.柏泉三甲张氏家族自五世起,兄弟按房进行管理,老大到老六外加鸾公兄弟三房,共分为九支,按支列图,亲疏详略;后“金钱吊葫芦”分派出第十支。摘自:光绪二十年(1894)三修《张氏家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第十九世孙张汉阳 2022年4月30日于老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