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双减”探校记 ||沐浴“减负”阳光 培养劳动习惯,——记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茶城小学教学教研

<p class="ql-block">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省市县各级文件精神,湄潭县茶城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p> <p class="ql-block"><b>解读文件,制定方案。</b></p><p class="ql-block"><b></b>认真解读各级文件,领会精神,成立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规章制度》、《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清单》。</p> <p class="ql-block">召开劳动教育专题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p> <p class="ql-block">《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规章制度》</p> <p class="ql-block">《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计划》</p> <p class="ql-block">《湄潭县茶城小学劳动教育清单》</p> <p class="ql-block"><b>阵地建设,课程管理。</b></p><p class="ql-block">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立学校阳光农场,区域管理到各教研组,各班级,注</span>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p> <p class="ql-block">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p> <p class="ql-block">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p> <p class="ql-block">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p> <p class="ql-block"><b>阳光引领,形式多样。</b></p><p class="ql-block">家务劳动。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体贴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师生齐动手,校园更美丽”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打造温馨、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组织部分学生定期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环境,人人有责。</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活动。小小志愿者在老师的陪同下到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文明有我”活动。</p> <p class="ql-block"><b>建立机制,及时评价。</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还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更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p> <p class="ql-block">图文:李兴余</p><p class="ql-block">初审:严克相 王勇</p><p class="ql-block">终审:何永</p><p class="ql-block"><br></p>

劳动

湄潭县

茶城

教育

学生

小学

培养

家务劳动

精神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