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阜北农场文艺队(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阜北农场创业初期的峥嵘岁月里,创业者们不仅创造了北亭绿洲的粮丰果硕,也创造了群众文化的万紫千红。自农场创建之日始,文化艺术之花就在这万古荒原上扎根发芽,竞相怒放,在兵团军垦文化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散发着自身特有的芬芳,为北亭绿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这里的开拓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人类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是人,因为其天然便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需要,另一种是精神领域即文化的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0年,部队初进荒原,不仅物质生活十分艰苦,而且精神生活也极端贫乏。广大干部职工在开荒造田、修渠筑路的艰苦劳动之余,迫切希望得到文化艺术方面的精神享受。于是,一支由七八人组成的小型文艺宣传组应运而生。他们平时分散在各单位,需要时临时集中在一起,自编、自排、自演一些小节目,走沙漠、进戈壁、下田间、到工地,为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干部职工们演出。尽管演出条件简陋,艺术水平粗糙,有的节目南腔北调,“土得掉渣”,但当时却给干部职工们送去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慰问,送去了温暖与欢乐,使干部职工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确实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深得干部职工的欢迎和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964年春,文艺队到七队慰问演出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照片从左起 第一排 董世卓 、郝卫东 、王志信、 胡铁雄 、朱浩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二排 七连付指导员魏志清、 周硕勋 、陈美燕 、赵桃英 、张桂兰 、暴亚云 朱跃琼、 许宏 、张振华(队长)、肖贤端(干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三排 裴殿臣 、曾德新 、郑昌忠、 蔡家华、 武文龙 、罗新民 、林峰、 樊川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最后一位是司机 杜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只要哪里有干部职工的劳动生活,哪里就有文艺宣传组的演出活动。“花篮的花儿香”的歌声在干部职工中传唱,“戈壁滩上盖花园”的旋律在北亭大地上回荡。干部职工们用歌声迎接一个个挑战,用歌声攻克一道道难关,用歌声创造一个个传奇,用歌声欢庆一次次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农场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部队生活的相对稳定,干部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欲望日益强烈。1962年,农场党委认真贯彻《生产建设兵团俱乐部工作细则》《生产建设兵团连队及相当于连队俱乐部暂行条例》以及《团场业余演出队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决定组建农场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连队业余演唱组,同时决定举行农场第一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也许是一种机缘吧,我就是在这年初冬,从连队文化教员的岗位调到农场业余文艺宣传队任编导组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迎接农场第一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各单位挖人才、搭班子,相继开展了“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兵舞兵、兵画兵”的“五兵”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小型文艺演出活动在全场蓬勃兴起,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干部职工比歌赛舞、抒发豪情的舞台,到处都能听到于部职工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给艰苦创业的干部职工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乐,对稳定部队、激励斗志、促进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年冬天举行的首届职工文艺会演,既没有大礼堂,又没有舞台,只好在基建三队食堂的西山墙外,临时搭个帐篷,作为演出场地。冰天雪地里,演员演得精心,观众看得欢心,台上台下洋溢着无限的欢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个歌舞诗由周硕勋作词,张振华作曲。参加师部会演获优秀节目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表演唱:八大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演员:陈萍、赵桃英、鲍亚云、张桂兰、朱浩文、胡铁雄 等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首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的基础上,场业余文艺队筛选了一批节目,经过加工精排,参加了工一师于1963年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师第九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农场职工自创的节目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了格外的欢迎,并有一些节目获奖,其中由我作词、张振华作曲的合唱歌曲《帐篷就是我的家》荣获节目一等奖。接着,师政治部决定,将这首歌在《建新报》上发表,并作为所属部队必唱歌曲之一,要求全师传唱。此后,农场又相继举办了第二、第三、第四届业余文艺会演,并先后参加了工一师第十届、第十一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每届会演,均有一批节目获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师、场的职工业余文艺会演推动下,全场各单位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开展起来,基本上实现了“处处有歌声、月月有晚会、经常做工作、假日有活动”的“四句话”要求。在连队简易的俱乐部里,在地窝子旁的空地上,在晒场上,在篮球架下,干部职工在劳动工作之余,在节假工休日,组织灵活多样的文艺演出,举办各类文体比赛,人人参与,干群同乐,欢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饱尝了艰辛与丰收喜悦的干部职工们用欢声笑语尽情地抒发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这些“歌身边人唱身边事”的节目,以形式活泼、内容健康、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打动了人们,赢得了人们强烈的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期在外地担任施工任务的基建一队演唱组,自1962年以来,紧密结合党的政治中心和部队的生活实际,坚持自编、自演,4年间自己创作小话剧、小歌剧、小演唱、小曲艺等多种形式的节目40多个,部队走到哪里,就演到哪里,并经常和邻近驻地的地方公社、厂矿各族群众以及部队官兵联欢,既丰富了部队的文化生活,又增进了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密切了兵团和地方的关系。1965年,他们被农场推荐,带着一组节目,参加了工一师业余文艺调演,一个个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表演质朴生动的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其中表演唱《夺水保粮》,把诗词和情节舞融合于一体,再现了部队为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争分夺秒开展铺设涵管渠道劳动竞赛的火热场面,歌颂了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忘我劳动的高尚精神,受到特别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话剧:牛头刨床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演员:陈萍、朱浩文、等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场业余文艺宣传队承担着4支渠以东、南干渠两侧至4斗渠以南4纵4横的林带,以及场部营区内全部林带的管理工作。这些新植林带定植时由于劳力紧张,季节逼人,来不及用人工整理林床,大部分只是用拖拉机翻了一遍,就挖坑栽种,林间地面高低不平。因此,要保证这些树成活,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同志们除了做好打埂、浇水、锄草、松土、剪枝等工作以外,还在挖高处填低处、平整林床上花了一番很大的功夫,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个人的双手都打起了血泡、磨出了老茧,每个人裤腿的上部都磨出了大洞,打上了补丁。经过春夏秋几个月的艰辛苦战,一条条平展展的林带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一株株新植的幼树伸展着绿叶,煞是惹人喜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管好林带的同时,场业余文艺队还在农四队种了200多亩玉米。从平地、播种,到定苗、中耕、锄草、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同志们都如绣花一般精心细致。每一个人都累得腰酸腿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地里的玉米似乎有意报答勤劳的耕耘者,长得绿油油、齐刷刷,大部分都结了双棒子。秋后核算,亩产竟超过了1000市斤,创造了当时全场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另外,他们种的十几亩西瓜也取得了好收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场党委书记、政委邹保生对文艺队在劳动生产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极为赞赏。他在一次全场连以上干部会议上说:“文艺队在林带管理和玉米高产上都为全场树立了样板,文艺队能够做到的,各连队也应该做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场业余文艺队的工作、生活条件都极端简陋,吃的是85%的粗粮和少有油荤的蔬菜;住的是借用基建三队的半帐篷、半地窝子的集体宿舍;没有排练室,大家就在帐篷里、林带里排练;演出时没有演出服,大家就把装尿素的纤维袋拆洗后染上各种颜色,做成演出服。为了改善住宿条件,1963年秋天,同志们还自己动手打土块,在几名大工的指导下,盖起了约200平方米的土块墙、草泥顶的平房,一部分作为排练室,一部分作为集体宿舍,从此告别了低矮阴暗的半帐篷、半地窝子的居室,使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艰苦的生活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给了全体成员思想上和体质上的很好锻炼,也锻造了“团结友爱、勤学苦练、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团队精神。编导组、男演员组、女演员组、乐器组的20多个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领导交给多么艰巨、多么紧急的任务,都要千方百计去完成。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他们一面抽出力量,辅导连队群众文化工作,一面抓紧组织创作、排练、演出。据统计,自1963年至1965年的3年间,他们共创作了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131个,选用外地节目124个,共计演出195场,观众达58890人次。这些节目,有的歌颂了党的领导和伟大时代的建设成就,有的反映了部队的创业历程,有的表彰了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有的抒发了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为农场创业初期的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了思想情操,增长了文化知识,激发了革命热情,提高了整体素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场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场业余文艺队除了在场内演出以外,还经常应邀或主动外出,到阜康境内的公社、工矿、部队等单位慰问演出,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当时,像农场业余文艺队这样高的水平,在整个阜康地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所以,每场演出,都令当地群众倾倒,掌声和喝彩声不断。这些慰问演出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密切了兵团和地方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7月乐队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排左起:樊川锦、裴殿臣、张振华、曾德新、许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排左起:罗新民、蔡家华、武文龙、郑昌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农场的群众文化,是军垦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大汇聚、大融合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注入了井冈山、南泥湾军旅文化的基因。农场干部职工中,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也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炮火硝烟考验的转业官兵,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支边青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带来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这些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艺术,在屯垦戍边这一共同的主题和统领之下,把各地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军旅文化的宣传鼓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汇聚并融合于史无前例的军垦伟业之中,构成了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清新、体现军垦特色的群众文化,不仅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喜爱,也得到了外界社会的认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孕育了农场的群众文化,也培养锻炼了一批群众文化工作的骨干。他们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群众文化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方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向火热的部队生活学习,广泛吸取营养,潜心进行创作,大胆探索创新。许多基层干部、职工基于革命的责任感和激于火热斗争生活的强烈感受,纷纷奋笔为文,抒发心声。几年间,场业余文艺队就创作了一批质量较高、影响较深的节目。其中有诗剧《雷锋》、歌舞诗表演《军垦战士英雄汉》、快板大合唱《建设新农场》、快板群《打冰记》《标兵颂》《走访五好队》、快板剧《鱼水情深》《五好初评》、数来宝《赞雷锋》《学习王杰为革命》、歌曲《帐篷就是我的家》《战斗吧黑色兄弟》《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战胜干旱保丰收》《机务战士雄心壮》《我们是革命的促进派》、诗朗诵《农垦战士颂》《生命的赞歌》《水电站战歌》、话剧《本性难移》《百分之百》、山东快书《巧大姐智胜大力士》、对口词《水》《枪》、唱词《拆镜框》、舞蹈《丰收鼓舞》、器乐演奏《春到草原》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的在全师会演中获奖,有的被《新疆日报》《新疆文学》《生产战线》《文化生活》《建新报》等报刊发表。这些作品,大部分取材于农场现实生活,表现了开发者们热爱祖国、热爱军垦事业和奋发图强、披荆斩棘的奉献精神,反映了他们冲刺和拼搏,奋进和攀登,思考和探索的斗争生活,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造就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此外,为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场文艺队还先后精心排演了大型歌剧《刘三姐》《彩虹》和大型话剧《杜鹃山》等,全面提高了队伍的表演、歌唱、伴奏、化妆和舞台美术、灯光的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5年,为了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场业余文艺队从单纯的文艺演出队扩充为包括男女篮球队在内的40多人的综合文化工作队,全场的文化工作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场文艺队和基建一队演唱组以一台空前精彩的节目参加了工一师的职工业余文艺调演,并优选了一批节目参与了赴工一师各团、厂、场的巡回慰问演出。歌舞诗表演《军垦战士英雄汉》和对口词《枪》的脚本和剧照,还被自治区展览馆入选《自治区10年建设成就展览》。男、女篮球队也参加了当年工一师举行的篮球联赛,取得了好成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小型、分散、临时、业余的文艺宣传组,到相对集中的初具创作、编导、演出、演奏、化妆、舞美综合能力的业余文艺演出队,加上扎根于连队的业余演唱组,标志着农场的群众文化工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网络,并从普及逐渐走向提高,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从粗陋逐渐走向精美。一个群众文化的辉煌局面已经在农场初步形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觇标。这一时期的农场群众文化,勾勒了农场事业的缩影,标志着农场事业的辉煌,其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正当农场的群众文化之花正待蓬勃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之灾却迎面袭来,群众文化工作整体受到严重摧残,队伍打散了,阵地瘫痪了,作品挨批了,人心受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农场的群众文化,毕竟是早已植根于屯垦戍边的伟业之中,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干部职工之中,成为农场整体事业和职工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不会消失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春回大地,它更加枝繁叶茂、花红果硕,再现于北亭绿洲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