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学人忆王琎

王天骏

<h1><b><font color="#ed2308">图1:五十年代杭州大学时代的王琎</font></b></h1> <h1><b>九十高龄的杨国梁教授是王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退休前一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网上关于祖父王琎的纪念文章中,有一张老科学家王琎指导青年学子做化学实验的照片,2015年,我和王宇平(叔叔王启东之子)相约去浙大西溪校区拜访杨国梁教授,直到那天杨教授亲自指出,我们这才知道照片中站在王琎右边的是化学系研究生楼永达,王琎左边的就是杨国梁。</b><br></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2:五十年代,王琎在实验室指导杨国梁和同学作化学实验</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333333">据杨国梁先生回忆,五十年代中期,王琎有一个分析古钱金属成分来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的科研课题,需要找一个功课好、做事认真负责、工作细心有条理的学生帮助王琎做分析化学实验和整理实验记录,杨国梁当时刚刚浙江师院毕业,各方面都符合王琎的要求,就被学校选派为王琎的研究生和实验助手。</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3:2015年,在浙大西溪校区拜访已退休在家的杨国梁教授</font></b></h1> <h1><b>在那天的拜访中,杨国梁教授介绍说,中国的分析化学起步很晚,王琎早在二十年代初期就在东南大学开设分析化学课程,1921年开始对古钱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1925年对江苏凤凰山铁矿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1927年对南京水源的水质进行定量分析化验。</b><br></h1> <h1><b>王琎在1923年发表的《五铢钱化学成分及古代应用铅锡考》提出了根据五铢钱的化学成分为汉、魏晋南北朝和隋的古钱断代的科学方法,这篇1925年发表的论文用分析化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中的考证问题,轰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这些对铜合金、铁矿石和水质的精确定量分析在中国都是属首创,所以科学界公认王琎是中国分析化学学科开创人之一。</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4:王琎与戚文彬合著的高等学校《分析化学》教科书是五六十年代我国师范院校最广泛使用的分析化学教材。</font></b></h1> <h1></h1><h1><b style="color: inherit;">杨国梁教授提到,1956年他协助王琎进行的宋明古钱化学成分分析的科研项目其实是王琎在二十年代的五铢钱化学成分分析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更多、更完整的样本以及有意识收集的某些特殊时期的样本的化学成分分析来回答当时一直困扰中国的冶金史的一些问题,如中国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的用锌?个别年代(如宋绍圣铜钱)含锌量高的原因?</b><br></h1><br><h1><b>杨国梁教授深情地回忆,当年初出茅庐的他,在王琎指导下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的点点滴滴: 杨教授回忆说,他们科研项目的第一步是要收集完整的中国历代古钱样本,由于样本都需要有确定年份铭文,收集工作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他说,当年他通过家庭关系找到一位古钱收藏家,因为此人和他的亲戚关系,使他意外顺利的收集到好几种很难找到的古钱,圆满完成了王琎先生交给他的任务。他也提到当年王琎先生手把手教他准备样本、使用溶剂以及严格地一步步完成化学反应和定量分析全过程的往事。可以想象,由于这个项目的特殊性,杨国梁当年对每一个样本,都要</b><b style="color: inherit;">非常仔细、精确无误的完成所有的实验步骤,并作详细的记录,在常人看来,这些都是枯燥无趣甚至是不可完成的任务……</b></h1><br><h1><b>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实验项目任务圆满完成,发表了以他们师生二人署名的论文,给出了中国用锌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结论。杨国梁教授不无得意地回忆说,第二年学校评级,他由于这个项目的成绩,提前晋级被评为讲师,为此还引起许多比他年资高的同事的不满,然而不满归不满,大家也没有话说,毕竟他的成绩和论文都摆在那里。</b></h1><div><br></div><h1><b>我们在杨教授家见到杨夫人,介绍间,话题不经意地回到了七十年前的“杭大”:五十年代中期,杨夫人从北京外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分配到杭州大学俄语系任教,成为德梦铁先生(王琎夫人)的助手,杨先生和杨夫人就是因为工作关系,在王琎先生家里第一次见的面……这段尘封多年的佳话,为我们的拜访凭添了一抹浪漫色彩,经我要求,我和他们夫妻两人也合了影。</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4:2015年,作者王天骏与杨国梁夫妇合影</font></b></h1> <h1><b>我和王宇平都是王琎的孙辈,杨教授那天兴致很高,又谈起多年来与王宇平父亲王启东交往的往事,并送给我们一张2007年他和夫人与当时任浙大副校长的王启东夫妇在浙大玉泉校区大门前的合影。</b></h1> <h1><font color="#ed2308"><b>图5:2007年杨国梁夫妇与王启东夫妇在浙大玉泉校区大门前的合影。</b></font></h1> <h1></h1><h1><b>2015年之后,一晃七个年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再联系杨教授。</b></h1><br><h1><b>2022年4月,为了想尽可能多的收集祖父王琎五、六十年在杭州大学的资料,我十分冒昧地给杨教授发了一个微信,询问他那里是否还有、或者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更多的王琎在杭州大学的著述文章,说是“冒昧”,因为我知道杨教授应该是年逾九十了,我的询问无疑就是一种打扰。</b></h1><br><h1><b>出乎我的意外,几天后,我收到了杨教授发来的一组照片,照片中拍的是30年多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杨教授在《求是学人群芳谱》上写的纪念王琎的文章。我十分感动,因为看得出来,这些照片都是年过九旬的杨教授一张一张亲自用手机拍摄的。</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6:杨国梁教授于2022年4月发来他亲自拍摄的纪念王琎先生文章照片之一</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7:杨国梁教授于2022年4月发来他亲自拍摄的纪念王琎先生文章照片之二</font></b></h1> <h1></h1><h1><b>答谢过杨教授发来的照片后,我想起最好的答谢方式就是把这篇杨教授当年用笔一字一字写下的文章,用现在先进的文字处理技术转换成电子版保存下来。这篇文章有近万字,重新文字录入要花不少时间,比较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重新扫描文章(手机照片无法作ORC文字识别),然后用OCR文字识别技术作文字识别……信息时代资讯风驰雷掣,想到这里,说干就干,上个星期,我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b></h1><br><h1><b>1)根据杨教授发来的照片中的信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搜索并网购了这本《求是学人群芳谱》;</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8:2022年4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网购的《求是学人群芳谱》</font></b></h1> <h3></h3><h1><b>2)书一到,马上将杨教授的万字长文在扫描机扫描;</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9:扫描《求是学人群芳谱》上的杨国梁文章效果</font></b></h1> <h3><p></p></h3><h1><b>3)将扫描完成的15个单页PDF扫描文档利用网上的付费OCR服务软件逐页汉字识别;</b></h1><div><br></div><p></p><h1><b>4)逐页整理纠正修改OCR文字识别的结果;</b></h1><div><br><h1><b>5)合并、整理、编辑。</b></h1><br><h1><b>下面是我扫描的这篇文章的扫描照片和文章整理成PDF文件后生成的JPG图片效果。</b></h1></div> <h1><b><font color="#ed2308">图10:经过扫描、文字识别、修改、编辑、整理后的文件转换成JPG图片的效果。</font></b></h1> <h3></h3><h1><b>通过运用先进的文字处理技术,数字化复活了杨教授的一篇旧文,保存了一篇纪念祖父王琎的纪念文章,就我个人而言,这番努力,不仅是彰显祖父王琎的功德,不仅是赞美杨国梁教授的情谊,也实现了一个孙辈对祖父的怀念和追思,一举数得,我也很有成就感!</b></h1><br><h1><b>最后,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杨国梁教授对我祖父、他的导师王琎先生的深情厚意,作为王琎先生的亲属,我个人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祝杨国梁教授事事如意,健康长寿。</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