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月 那所学校

赵春峰

<p class="ql-block">  中条逶迤,巍巍崤山。</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壬辰龙年,漫长的寒冬挡不住人们奋进的热情。春天的脚步虽姗姗来迟,但还是漫过崤函,抚摸着人间。</p> <p class="ql-block">  崤山脚下,高速路的北面,时值暮春,杨柳吐绿,桐花绽放,校园内绿紫相衬,散发出一片勃勃的生机,再加上朗朗的书声和一群充满朝气的身影,这里是一方充满希望的教育净土。</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异成绩的学校,综合考评一直位居全县前三,曾<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续九</span>年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良好的口碑和办学效益吸引了周边乡镇慕名而来的学子,学生规模一度达到1800多人,当时称得上县里的一所名校。</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和我共事的还有亲如兄弟姐妹的70多个老师。我们这个作风扎实、团结创新的集体撑起了这所学校的脊梁。四月里,我们作为裁判员记录着赛道上孩子们青春矫健的身影;六月里,我们在教室里挥汗如雨,用付出为孩子们的升学奠基;九月暑气未尽,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清除校园的杂草,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寒冬腊月,北风料峭,早晨的寒风里、公交车上、路上都有我们上早读老师的身影。一年四季栉风沐雨,我们共同见证着孩子们的拔节成长,也见证着学校走向辉煌。</p> <p class="ql-block">  学校像一个大家庭,我们置身其中,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时光如水,记录着我们工作上奋进的足迹;岁月如歌,奏响着我们生活中欢快的音符。曾几何时,冬日的早晨,早读的老师们在学校门口小饭店里吃早餐,屋外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屋内谈笑风生,温暖如春。氤氲的热气渐渐捂热了老师们冰冷的手,在这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小饭店里,老师们享受着课下难得的片刻放松时光。下午放学后,或凑在一块儿打会儿牌,聊聊天儿,或三三两两在操场上散散步,宽阔的操场,美丽的花坛,仰望着蓝天白云,这一刻,校园的生活是如此美好!</p> <p class="ql-block">  作为乡镇初中教育的排头兵,良好的办学效益不仅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教学楼、餐厅翻修一新,操场也铺上了塑胶跑道,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p> <p class="ql-block">  彼时的城市发展方兴未艾,南站商务区的建设正在筹备中。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城市空间的拓展会让这所学校蒸蒸日上的发展按下暂停键。</p> <p class="ql-block">  那是2012年的4月16日,本是一年最美的季节,可是老师们却在为学校的前途命运忐忑。传言多日的学校搬迁在师生们惊愕的眼神中变成了现实,这可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搬迁啊!学生们打包了书本和被褥;老师们整理了教学用品;学校则搬出了课桌凳子、办公用品、电脑书籍。门外是列队等候的大巴和卡车,门内是伫立无声的老师和学生,没有送别的人群,只有无语的泪眼。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回头望望学校,杨树的叶子停止了摇动,矮松也似乎低下了头,校园里一片寂静,到处弥漫着离别的伤感与不舍。在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中,学校渐去渐远,人们往往留不住时间,也挡不住现实,但历史老人会记住这一天,为了商务中心区的建设,800多名师生开始了漂泊之旅。</p> <p class="ql-block">  黄河岸边,四季流转仍在继续,崤函大地城市旧貌换了新颜。</p> <p class="ql-block">  谁曾留意过,在如水流逝的岁月里,这所搬迁至城区的学校如何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十年?生源流失多、交通又不便、食宿无着落……面对搬迁带来的诸多问题,师生们齐心协力、和舟共济,在夹缝中求生存,以特色办学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奇迹般的再创业之路。生源条件差,就从基础抓起;办公条件差,就挤在教室里;食宿条件差,老师们就在办公室做起了大锅饭,中午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路灯斑驳的灯光,记录着老师们起早贪黑的身影;走廊和教室,洒满了教师们辛勤耕耘的汗水。狠抓“四清”、培优辅弱,让学生实现了低进高出,提质增效;社团建设、特色课程,让学生彰显个性,拔节成长。2015年被市教局授予“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光荣称号;201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虽然步履艰难,但作为乡镇初中教育的排头兵,仍连年受到县政府的表彰奖励。所有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老师们日复一日艰辛的付出。饮食不规律,让大部分老师患上了胃病;老师们的鬓角也慢慢爬上了缕缕白发。十年树木,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造就,就连院内的小树也已蔚然如伞。偶尔有时间,我们也会端详如今这朝夕相处的校园。走过一层层教室楼道,漫步于绿荫婆娑的小径,细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虽然不属于我们,但你我相伴也已整整十年。现在的我们犹如不系之舟,虽然一直未曾找到停靠的彼岸,但我们仍然坚持不懈,奋楫扬帆,永远向前!</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 南站如今早已高楼林立,商铺连片。高速路北,新建的黄河医院巍然耸立,人来人往,旁边的学校旧址却早已杳如云烟。十年弹指一挥间,没有人再记得曾经的那所学校,但于我们来说,它却萦绕梦中,刻在心间,因为这里有我们如歌的奋斗岁月和最美的青春十几年。</p> <p class="ql-block">  那所学校仿佛是我们的精神图腾和心灵家园,已深深刻在了每个人的记忆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p><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南站,举目远眺,整齐美观的马路纵横交错,远方的蒙华铁路桥如在云端。希望我们能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赓续初心,再战明天,续写乡村教育的辉煌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