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不到“百度百科”对靖江香沙芋有那么详细的介绍,连产品特点、营养价值、产地环境、历史渊源、产品荣誉……都有洋洋洒洒的说明,省却了我一些笔墨。但也有舛误,得纠正一下的。比如描述形象为:母芋近圆球形,子芋、孙芋椭圆形至卵圆形,表皮光滑深褐色,肉质乳白色。其不准确处在于:圩身有似竹节般条纹,表皮并不光滑,上有一层如头发般的毛绒绒的丝丝,芋尖(芽)部呈粉红色。</p> <p class="ql-block"> 靖江人称母芋为“脑头”,子(孙)芋为“牙(芽?)子”。脑头口感不佳,肉质粗糙,水沽沽,不糯,除困难时期或特别饥饿,大部分人并不喜欢食用,“芽子”才是好货。</p><p class="ql-block"> 我还要补充的是,靖江香沙圩尤以孤山、团结、柏木、马桥等乡镇所产的为最佳,其肉质细腻,干香可口,硬糯兼备,口感胜过板栗香味。不知为什么在这一方水土上长出的芋头特别好吃?能追溯的是,孤山原是海上孤岛,因海水(后来是长江)带来大量泥沙,在周围沉积,而形成了靖江最早的陆地。</p> <p class="ql-block"> 芋头和山芋同属“芋字辈”,但两者在待遇上还是有差别的,芋头价格要高许多。其原因不完全在于口味,而在于芋头产量低、种植难度高、对土壤条件更苛刻些。</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外婆家,她将山芋种在院墙外的自留地里,而芋头是种在院墙内菜地里。外婆种芋头花的精力很多,首先是梳出一条条田垄,田垄间开出水沟;然后就是下芋头种,壅出一个个等距离的小土墩;芋苗长出后,更得精心侍候,除草、施肥;及时排灌水尤其重要,既不能干竭,又不得淹渍……。</p> <p class="ql-block"> 芋头长大了,叶子象碧绿的荷叶。我更感兴趣的,是将水泼在芋叶上,形成一串水珠,轻轻摇动叶梗,那些水珠沿着叶面滑溜溜地滚动,在阳光下熠熠闪耀。这又是一段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吃的芋头是家常烧法,主要是煮毛芋头,口淡的话,可冲碗酱油汤蘸着吃。如果烧毛芋头咸粥,我们更高兴了,会将芋头捞起,吮干汤汁,藏在口袋里,待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掏出来,剥去皮,边吃边炫。</p> <p class="ql-block"> 芋头还可做菜,家常做法有:烩芋头、炒芋头条(丝)、芋头红烧肉、糖芋头等等。这些做法都是要先去皮的,小时候我就能熟练地用镰刀刮芋头。将镰刀柄坐在屁股下,一只手托着芋头,一只手把着镰刀口,两手配合,将芋头皮刮得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 刚刮好的芋头上有层黏液,虽然很有营养,但洗芋头时,手会被刺激得其痒无比,严重时,恨不得一刀将自己的手錾下。</p> <p class="ql-block"> 从80年代开始,靖江香沙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名扬全国。首先是一大批跑供销的采购员,以此土特产作为沟通客户的礼品,果然深受欢迎,打开了许多条商道,逐渐成了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p><p class="ql-block"> 有段时,因工作关系,我们与苏南几县市同行来往密切,亲如兄弟。于是,秋季香沙芋上市,就带去给他们尝尝鲜,谁知回赠给我们的是阳澄湖大闸蟹。心下有点惭愧,觉得沾便宜了。朋友们相逢一笑,友谊的价值岂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得补充一句:和山芋一样,我的胃子也排斥芋头,有时面对靖江美食榜名菜芋头红烧肉和烩芋头,也只能望而兴叹。</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