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教学”及网络教研的背景下,为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提升道法师资培养质量,为帮助教师们更精准解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探索性地使用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高备课质量,提升线上教学水平和效果,廊坊市教育局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按照教学进度通过集中研讨、精心研究、认真撰写精品教案等,通过网络教研开展四年级和六年级线上教学备课指导系列活动。韩村镇北钊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积极参加,认真教研,力求将教研所获真正用于日后教学当中。<br> 4月29日,河北省优秀教师、廊坊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陈嘉茹老师针对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聪明的消费者》第5课《合理消费》一课进行了首场线上教学“备课指导”。<br> 陈老师首先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核心素养对本课进行解读,从而确定课程目标,安排课时。 陈老师,对本课教材的每个板块的编写意图进行说明,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对教材的精准研读,得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最终设计目标指向的教学活动流程。 最后,陈老师又分享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学习体验的真实性,了解儿童消费的特点以及节俭意识的培养。 河北省特级教师、永清县教体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郝玉伟老师分享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的授课流程。主要从“对比新旧课标、单元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与我们进行了分享。本课围绕“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三个话题展开。在讲解中,郝老师将我国十大自然灾害的案例、汶川地震视频资料等引入课程学习,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为学习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以及感受伟大的抗灾精神奠定了基础。同时郝老师还创造性使用教材,将新冠疫情的“抗疫精神”与“抗灾精神”巧妙融合,与时俱进,拓展了老师们的备课思路也丰富了学生对伟大精神价值体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钊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认真学习</h3> 通过这次线上备课,使北钊小学各位道法老师提高了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设计意图,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二是准确把握学情,精准定位课程目标;三是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本次线上备课指导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老师们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