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a 马泰拉, Aberobello 阿白罗伯乐,来这两个城是缘于有一次在某杂志看了她们一眼。复活节前做行程,原本只是那不勒斯周边行的,后没稳信心神加了阿玛菲海岸,了当查到这两地的交通可行后,我毫不犹豫地挤出两天的行程,只为拨了心中那颗种下的草!这次的行摄匆匆,权当是踩个点吧!我知道我还会再来这些地方的,只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多看看,下次也就不知是何时了。 Matra 马泰拉一角 Matra 马泰拉一角 Alberobello 阿白罗伯乐一角<br> Alberobello 阿白罗伯乐一角 4月16日阿玛菲海岸巡游完成后,我与夫人在车站前的饭店饱餐一顿,16:45, itabus准点到来, 上车的人不多,十来个吧,找个位置坐下没多久,旁边夫人推醒了我:你看外面的红云多漂亮!啊,睡着了,一看时间,快八点了,我睡了三个多小时!<br>20:10,长巴提前十分钟到站,天上竟然零星下着几粒豆大的雨,二十分钟后我们落实了住处。查看天气预报,说当晚和明天一整天的雨,于是我与夫人不顾舟车劳顿,趁还没下雨,去抢拍几张夜景,以免翌日太过遗憾。直奔预设点,拍了几张照片,好象了了一场心愿似地回到住地洗洗睡。<br>一夜无话,早早醒来,开窗察看,雨没有如期而至。不能贪睡了,七点,我俩顾不上免费的早餐,决定赶在雨来前出去转一圈。 <h1><b><font color="#ff8a00">一、Matra 马泰拉洞窟民居</font></b></h1><h1><br></h1><h3>天气很不听话,没有按预报说的下大雨,但气温骤降,我俩把带着的小羽绒穿上了,第一目的地想都没想,徒步到小城对面的山丘,隔着一条峡谷对望小城,一定是不错的观景台。</h3> 马泰拉(Matera),位于意大利南部最贫穷的Basilicata区,海拔405公尺,人口约5万,马泰拉省首府。<br> 马泰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是一座拥有上万年历史的岩石之城,也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br> 马泰拉的名称来源于公元前 251 的罗马人 Lucius Caecilius Metellus于此建城。<br>公元 664 年至19世纪以来,马泰拉先后先后被拜占庭人、伦巴底人、诺曼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拉贡人等占领统治和殖民,群雄争鹿,你方唱罢我来演,今天霸凌明天衰,朝代更替,山河不移,社区逐步发展成为城镇。<br> 1993年,拥有大约三千座可居住洞穴和一百五十座石头教堂的马泰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2019 年,马泰拉被宣布为欧洲文化之都。 这个石窟小居门前的雕塑让我以为是牛郎得道成为牛魔王前与织女是不是住在这里呢? 经过这条城边主路,到峡谷对面,得要四十分钟左右,目测上下各300米。走的人极少,我来回也只是遇到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据说可打的前往,但建议步行前往,一路风光很震撼。 <div>在石坎岩壁,一个个象天然形成的洞窟,都是被当地人称做“sassi”的窑穴居洞窟。</div> 马泰拉地貌丰富多样,有一条350-400米深的石灰岩地带,有高原区,山谷地带和两处天然地陷,山峦峡谷,层次分明。 Sassi 是在石灰质岩石本身中挖出的居住地,这是巴西利卡塔和普利亚的特征。<br> 这座古镇是在一条河流形成的岩石峡谷的一个斜坡上长大的,这条河流现在是一条小溪,这条峡谷在当地被称为“拉格拉维纳”。 原居民点在古河Gravina侵蚀而成的峡谷当中,为洞窟建筑群。它们中的许多实际上只不过是小洞穴,在萨西的某些地方,一条街道位于另一组住宅的顶部。<br> 这座古镇是在一条河流形成的岩石峡谷的一个斜坡上长大的,这条河流现在是一条小溪,这条峡谷在当地被称为“拉格拉维纳”。 <div>有资料显示,马泰拉的Sassi 起源于史前的穴居人的定居点,这些住宅被认为是现在意大利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之一。</div> 远古时期,人们逐步远离海洋,毁林扩田,放牧耕种,人们随季节把牲畜在山野谷地的草地之间迁移,有裂罅的地带给人们提供了避风躲雨的天然居所,渐至长住。 青铜时代,新的工具更易于开凿石灰岩层,洞窟石居开始在各处建立,这就是Sassi的来历。意语中的SASSI,原意为石头,在这一地区特指在钙质岩石上掘出的供人居住的洞窟。<br> <div>在完全新生代,由于气候条件的进化,马泰拉出现了永久性的村庄。</div> 乡村的祭所教堂在水库周围建立,建立在水利建设上的城镇系统,直到18世纪还一直保持了原貌。 半个小时不到,我们来到观景台。站在此处,俯瞰整座古城,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座金色之城。 日出日落时分,这里更是梦幻迷离,有多少的游客色友,于此忘却自我,溶入仙境。<br> 一边是中世纪的遗留下来的辉煌和富丽堂皇,另一边却是原始洞穴的朴实生活。 <div>马泰拉的魅力在于亲身感受,任何的照片录相真的很难记录下它的美,它美在整体,截取任何都是缺失。</div> 贫穷和富有,奢华和古朴,舒适和艰辛都能在这座古城中体现的淋漓至尽,时差跳跃从1万年前到中世纪,又到十八十九世纪,直至今天的现代化,面对这些无穷变化,思绪不断,感慨万分。 马泰拉属石灰岩地带,山峦峡谷,地势复杂,可想而知古代建造这样一座城市是多么艰难创造之举,延续传承上万年,绝不亚于金字塔,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历史上重要发展阶段的建筑及地理环境综合风貌,发展十分完善,是一例值得研究的洞窟穴居的好范例。 1800 年代后期,马泰拉的洞窟居民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贫困不堪,瘟疾猖獗的疾病而闻名。<br> 早年这里山势险峻,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1950年,当时的总理阿尔西德·德·加斯佩里,感慨贫穷的意大利人生活在这么悲惨的 Sassi环境中,怒斥马泰拉是“国家耻辱”,并要求政府立即着手重新安置居民。<br> 作为消除 Sassi 极端贫困政策的一部分,意大利政府花了六年时间在老城区边上建了新城区,并使用武力将在 Sassi 住了几千年的的1600户居民人口逐渐安置到附近的现代化新城,老城随之荒弃。 直到1980年代,萨西区依然被视为马泰拉的贫民区,能离开的都离开了,很多洞穴都空着。 当然,要不是翻盘复兴,我们也看不到如今这般焕然一新的马泰拉了! 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当时的意大利作家、画家CarloLevi被法西斯迫害流放期间创作名著《基督止步埃波利》(CristosièfermatoadEboli),书中描述了当时那些靠着数千年前的祖先挖掘的洞穴躲避风雨、每天都在饥饿与死亡边沿挣扎的人们的赤贫生活,但同时,他也称马泰拉为一个“的的确确美到极点,宛如图画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 这本在1945年出版的书唤起了意大利社会对马泰拉地区的关注,而这种独特的古老居住方式也引起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好奇。<br> 1952 年民众撤离后,开始是文学家、雕刻家等艺术家搬来这里居住创作,继之又有农民在这挖洞居住,但二者各居一片,虽相隔不到五十米,但井水不犯河水,双方从不来往交流。 1968年,政府干预,强制他们搬到同一区域,并促进他们开始交往,互相交融,马泰拉生机初萌。 <br>1980年,地方政府开始以旅游为导向,新的愿景和投资使窑洞成为著名的历史旅游目的地,当局把五百户人家迁回已经完成基础建设的石屋区,并在那儿设立旅馆、餐馆、精品店和手工艺品工作室。并加强管理,使游客可以舒适和安心地畅游这个引人入胜的旧城区。 再往后,电影业也为马泰拉旅游业立下汗马之功。<br> 凭借马泰拉古老苍凉的外形很容易联想到东方古老的基督诞生地古代耶路撒冷,好莱坞影星梅尔吉布森2002年制作的轰动影坛备受争议的影片《耶酥受难记》; 2004年,好莱坞导演梅尔吉布森脑洞大开,在此拍摄了《基督受难记》(THEPASSIONOFTHECHRIS); 2006年美国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在这里拍摄了《基督诞生记》(THENATIVITYSTORY)。 随后马泰拉的远古氛围吸引了众多电影大师来此取景创作著名电影多达十几部,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连绵不绝。 近期热映的《007:无暇赴死》也在这里取景,再次让大众看到这座令人震撼的石头小城。 高圆圆、李晨主演的热剧《咱们结婚吧》,可算是首次中国剧组在这里实地取景拍摄,马泰拉从此也风闻于我神州。 在意大利政府的资助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好莱坞的帮助下,原来搬出去的老居民很多又重回旧居,越来越多的洞窟被改建成了旅馆、饭店、酒吧,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马泰拉突飞猛进,一举成为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也成为意大利南部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br> 1993 年,马泰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又被欧盟列为文化之都,又迎来了一场更大的飞跃,如今小镇每年迎来数以十万计的游客,方兴未艾!<br><br> 洞穴教堂最美不是在城里,近郊有个名叫Cripta del Peccato Originale“原罪地穴”的地方。建于 8 - 9 世纪,被称作“西斯廷岩石艺术教堂” Cripta del Peccato,非常值得一看。<br><a href="https://www.criptadelpeccatooriginale.it/index.php?option=com_gantry5&view=custom&Itemid=203&lang=en"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Cripta del Peccato Originale 原罪地穴</a><br> 人们的聚居体,因着自己独特而又持续的法则,聚衍生息,始终如一,一个富于传统的村落,映证着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汲汲相关,密不可分。<br> 漫步街头,苍灰黝黑岩洞,向你展示着漫长岁月的痕迹;年头久远的建筑仿佛向你倾诉着背后深沉的故事;脚底踏着的石条,向你默默传递着来自远古的能量。<br> 马泰拉保留了大量与基督教信仰有关的建筑,其中包括大量由该地区的石灰石雕刻而成的教堂。这些教堂也位于邻近的普利亚地区,被世界古迹基金会列入1998 年世界古迹观察名单。 如果是乘火车前往或离开Matera,马泰拉中央火车站值得留意,建筑材料采用当地的凝灰岩制成,出自米兰明星建筑师斯特凡诺博埃里之手。<br> 分享一张做攻略时总结的Matera景点地图。<div><a href="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n-PBjhILXeKwOme51o3AfLHWnKPtWXqk&usp=sharin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马特拉Matera主要景点地图。</a><br></div> 十点,我俩紧走慢赶,算是打卡了小城的大部分景点。收拾行李,11:25-12:30, Marino Bus 直达Bari火车站旁。<div>Bari火车站的对面左侧,有个小酒巴,去往各地的巴士车票都得在这买,我没担搁时间,买完票出来找到去Aberobello的候车点,已有一辆车等在那,等车满开走,排在我的前面还有二三十人。13:00我买的票的这趟巴士准点到达,等我上车落坐车出发,下面还有二三十人。这是逛欧洲从来都没有遇到的事。事实上是我到了目的地后游荡时,见到了几张刚没上车的熟悉的面孔,加上我回程怕误车,提前到达候车点,坐上的车并不是准点的,而是提前了近二十分钟的车。可见,这趟车是随乘多少而调度的。不明白这么热门的地方,还通火车,咋就交通这么让人无奈!</div> <h1><font color="#ff8a00">二、Aberobello 阿白罗伯乐笠居</font></h1><h1></h1> 天公不作美,到Aberobello时,下起了中雨,等到市区,竟然有好几家店都挂着雨伞等我们来买,5欧一把,不还价,掏钱就买了一把,急匆匆边走边撑边拍照,愕然发觉新新的伞儿却断了两根骨头,心里埋怨着这店家心黑,你干吗不10欧一把,害我相机进水,你知道损失有多大吗?! Alberobello阿尔贝罗贝洛 属意大利普利亚区巴里市下辖,人口约一萬一千人。因城內密集地散布着有1500座特殊类型的住宅建筑trulli特鲁洛而闻名世界,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Alberobello,意大利语“美丽的树”的意思。几百年前这里与前文的Matera一样是一个不毛之地,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自16世纪开始,越来越多逃难者来到这里,就地取材用石灰岩建起了trulli,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笠居。 这些住屋大多数建于19世纪,由当地的石灰岩建造而成,刚建成的圆锥形屋頂是白色的,风吹日晒,雨淋霜冻,年久渐成深色。 这些奇形的屋顶不用灰浆,是以石块堆叠而成。 这种建筑类似于地中海等地原始住宅,如撒丁岛上的nuraghi和法国南部的bories。 笠居内景起居室。 笠居内景卧室。 其实类似的建筑并不只是存在于Alberobello镇,在我们从巴里乘坐的巴士来的路上就发现不少林地田头等处有这种奇特的房子,估计是供牧羊人暂住或贮物而用。<br> 而真正独特之处,是在Alberobello镇,它是密布整个区域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被列为世界遗产,让游客蜂拥而至。<br> 而真正独特之处,是在Alberobello镇,它是密布整个区域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被列为世界遗产,让游客蜂拥而至。<br> 这种类型的房子初建于何时很难考证,但如此成批制建筑据信与17世纪当时的那不勒斯王国的一项法规有关,禁止擅自建立新的城镇,否则柯以重税。 封建领主冯康维萨诺伯爵为避税金,将房子建成这样,当上面有收税员来时,即时拆除屋顶,以示非定居点。后来的建筑也就沿袭了这一不成文的规定,渐成规模。 有些房顶还有类似日月星辰似的标志,据说是为了趋吉避邪,有点类似我们中国符咒的功能。 行走于大街道上,仿如穿越到不知何时,也不知何何地的的某个朝代!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但从5月到10月,一车又一车的游客涌入trullo的家中,在trullo酒吧喝酒,在trullo商店购物。 有人说这房子象蘑菇,也有人说它象蜂房,我觉得它就象斗笠,对,就是“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头上戴的斗笠。 圣安东尼奥迪帕多瓦教堂 教堂建于 1926 年至 1927 年间,由蒙蒂区(里奥内)的多梅尼科·兰斯洛蒂主教发起建造。21米高的圆顶和超过18米高的钟楼也可以看到特鲁利 典型的圆锥屋顶。 教堂内由当地石灰石制成的巨石主祭坛和描绘了各种圣徒的面孔壁画都非常有名。trullo 教堂自 1996 年以来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br> 圣徒科斯马斯和达米安大教堂 Basilica of Saints Cosmas and Damian,建于1885年,供奉的是双胞胎科斯马斯和达米安。他俩出生于公元 3 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生活在土耳其,因无论贫富,一视同仁,不收分毫,被称作无钱圣人。兄弟俩宣扬基督教信仰,并在戴克里先皇帝的迫害中被处决,受到后世天主教徒和东正教的崇敬。 自 18 世纪以来,每年 9 月 27 日,阿尔贝罗贝洛的居民都会举行庄严的游行,以纪念圣徒科斯马斯和达米安。界时,四面八的信徒齐聚一堂,热闹非凡! Trullo Sovrano,目前是一家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雄伟的圆锥形穹顶高约14米,雄伟地矗立在由十二个圆锥组成的群的中心。建于1600年代,是一座过渡性建筑,预示着特鲁利建筑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对特鲁利建筑最先进和最令人钦佩的诠释。 镇西山上的Zona dei Trulli是一个1500人的密集区域。 修葺一新广场现代气派! 广场尽头的圣卢西亚教堂 Chiesa Santa Lucia有个观景台,眼前密密麻麻的笠居着实让人心旂摇荡!<div><br></div><div>雨一直下,心情也不是太佳,游了将近两个小时吧。身上衣裳也快湿透了,想着一会说不定还得挤公车。提前结束行程吧!<br>17点,到当晚的Bari住处。<br></div><div><br></div><div>分享一张Alberobello的徒步路线google地图吧!</div><div><a href="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mid=1n-PBjhILXeKwOme51o3AfLHWnKPtWXqk&usp=sharin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Alberobello徒步路线图</a><br></div> <h1><b style=""><font color="#ff8a00">三、Bari 巴里风情</font></b></h1> 原本在Alberobello小镇转到天黑再回到Bari的,天气不好只能作罢,求其次,巴里港湾风光旖旎,夜景尤其撩人心扉,但事实是等安顿好出来到海边,风大气温低,穿着小羽绒衣根本扛不住。找了家海鲜饭店,正餐一人点了一条鱼,十来只小红虾,味道不错,价格也不是很心动:两人一百五欧。<div>18号了,下午得飞回家了!昨夜一夜的风一夜的细雨,抱着雨后彩虹的心态,也是早早来到海边,风还是那个风,云还是那个云,老天爷虽没好脸色,我与夫人还在一个劲地庆幸说不下雨呢!</div> 巴里的海滨与那不勒斯有得一比,也是新规划整修的,这在帝国主义的私人财产为重的大城市,得动多少豪绅的房产和利益呀。走在宽广的海滨大长廊,顿时什么不快和遗憾都会随着海风烟消云散啊! 巴里是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区的首都和南部第二大城市,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近32万。<br> 巴里市地处平原地带,海拔5米,气候温暖。 巴里市区分为旧市区、新市区和工业区三部分。新市区的规划始于1813年,依有规则的棋盘模式构筑,充满了现代化。<div>小小的港口,有直通克罗地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游船。</div> 巴里早年深受希腊影响,继古罗马人统治时期后,巴里就已成为重要港口。中世纪,饱受战火侵袭,曾被伊斯兰人占领,也曾为那不勒斯王国的一部份,直至19世纪归属意大利王国,1943年12月2日,遭纳粹德国空袭轰炸。<div>Teatro Petruzzelli 彼得鲁泽利剧院,意大利第四大剧院,归梅西尼·内马格纳家族所有。</div> 每年在这里举办东方贸易博览会。1986年11月,巴里与广州两市缔结为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友好城市;1988年,普利亚与河南省结为友好省区。 巴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经过整修和复兴,广场上熙熙攘攘地挤满了时髦的男女,餐厅和酒吧布满街道,是一个妙趣横生,温情四布的大乐园。 巴里也是意大利南部第二大海港城市,著名地标有建于1087年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建于1035年 - 1171年的圣瑟比诺大教堂和中世纪建筑诺曼底式斯瓦比亚城堡。 Basilica San Nicola 圣尼古拉大教堂一角。大教堂建于 1087 年至 1197 年间,是罗马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基督徒的重要朝圣目的地,在整个欧洲和基督教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宗教意义。 外形酷似巨舰的Castello svevo di Bari 诺曼底式斯瓦比亚城堡,可能建于 1132 年,归属几经易手,被多次拆除和重建,由新成立的地区博物馆理事会 (It. Direzione Regionale Musei ) 接管。为了看城市全景,我花了六元门票进去参观,遗憾的是城墙都没开放,更别说楼顶了,倒是里面的有某摄影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很养眼,还有几个陈列室出土的当地古陶瓷、以往城堡建筑碎片、以及部分教学的复制品让我眼前一亮,驻足难舍。 被敲碎脑袋的石狮仿佛向来访的游客倾诉人类失去了理智是多么的愚蠢和可笑! 一比一复制品! 精致的痕迹! 普通人看不上眼比金饭碗更值钱的珍品! 实物柱基石。 奢靡的宫廷生活可见一斑。 Basilica Cattedrale Metropolitana di San Sabino 圣撒比诺主教座堂, 应该是巴里最著名的景点了。也叫巴里大教堂,是天主教巴里-比通托总教区的主教所在地。 目前的主体建筑可以追溯到12世纪和13 世纪之间,是根据雷纳尔多大主教的遗嘱,在被威廉一世摧毁的拜占庭大教堂 的废墟上建造的,被称为 il Malo (1156),今天仍然可以观察到在中央教堂中殿下方延伸的原始地板的横断面部分的右侧。 有可能是因为宗教等原因,教堂内部的壁画剥脱几净,各殿空荡荡的也没有什么装饰,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作过多的端详,转了一圈就出来了。<div>巴里城的游记就写到这吧!<br></div><div><br></div><div>到巴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坐飞机,而要去各地得先到市区,推荐三种方式,临时应变:<br><a href="https://www.ferrovienordbarese.it/orari"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欧20分钟豪华火车很舒适</a><br><a href="https://www.terravision.eu/airport_transfer/bus-bari-airport-bari-city/"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4欧30分钟机场快巴</a><br><a href="https://www.amtab.it/it/"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1欧40分钟公交6号巴士</a><br><br>巴里附近还有几个让人一见倾心的小镇或景点,除了上述的Matera, Alberobello,还有<br><br>蒙特城堡 Castel del Monte<br><br>奥斯图尼 Ostuni<br><br>莫诺波利 Monopoli<br><br>滨海波利尼亚诺 Polignano a Mare<br>都是人气不错的好去处,但这些地方都没有互通的公交,在地图上看离得很近,不过一指,但要靠步行都得半天到一天的距离,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租车或开车。<br>巴里火车站好象去各地的车也不是很明了,但过道好象总有警察执勤,我两次转车都问他们,得到很亲切的问答,很赞!<br>看网上有写者把Bari与那不勒斯作比较,我切身感受是完全没有可比性,就象拿某个县城与北上广比一样,不在同一个级别,无论从历史古迹人文景观饮食,都没有可比性,非要比,人口相近,范围差不多?!<br>那不勒斯你去了还想去,有乐不思归,心神向往,而Bari 你是去了不想再去,但想一定会再去,因为你舍弃不掉她周围的小镇,得去那转车!<br><br>13点的飞机,因疫情吧,晚点一个小时,16点到,有点小麻烦,好在如期回到工作地。<br><br>行程全部完毕!<br></div><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45pjs74y&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1,%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list%22%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德意妄行之南意复活节十地掠影之一Naples,Capri</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45xa3i38&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1,%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list%22%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德意妄行之南意复活节十地掠影之二阿玛菲海岸Amalfi Coast</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