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是金子总会发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金属于贵金属,其本身不会发</p><p class="ql-block">光,埋在地下就没人知道。现实生活</p><p class="ql-block">中就有这么一群金子般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曾在海拔3000多米的221基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服役,在最美的年华里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奉献青春,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用汗水和热血谱写生命中最壮美的华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故事在沉寂40多年后的今天才被世人所知晓,他们是时代的“发光体”,更是天上最耀眼的星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让我们共聆听原221基地消防大队消防员张虎业、陈有元的传奇故事,一同触摸属于那个时代的脉搏,一起去经历他们的无悔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1954年10月14日生于大通县元朔山下上鲍村。人伍前家中生活不富裕,家中有父母、哥嫂、他和弟弟6ロ人,尽管家庭条件很不好,但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岁月,相互关心、相互依靠、相互抱团取暖,感觉生活尤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打小就羡慕当兵的人,也经常把这件事情挂在嘴边,若干年后当征兵的消息被时任上鲍村党支部书记的哥哥听到后,哥哥懂得弟弟的心,当即替张虎业填了申请表。“当年我们有14个人去体检,条件符合的就我一个。”说到这里张虎业显然很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说 :“ 1974年12月28日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一天,那天邻里、亲人都来给我挂红送行,我是坐着村里的一头骡子车离开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在团结,紧张、严活,泼的氛围中悄然而过,高强度的政治思想教育,体育训练、军事训练,木马、高、低障板等消防业务训练接踵而至,但他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苦。一心想着要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决不能给新兵连四排14班拖后腿。由于在新兵连综合能力比较突出,正式下连后他被选到221基地消防大队一中队1班,也就是当时的“特种班”,担任1号消防员角色,开启了他的在金银滩的消防兵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10月下午2点左右,正在备勤的张虎业听到刺耳的警铃响起,原来是221基地西面山头浓烟窜起。在大队领导率队驱车赶到火场后,大队领导发布指令,分为三人一组迅速开展灭火行动。张虎业、赵谊信、朱成棋三人被分为一组,他们发现火势有蔓延的趋势,三人马上脱下作战服采取分头包围战术灭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火终于被扑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没想到这次灭火战斗,为他以后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2009年青海省民政厅组织全省重点优抚对象体检,张虎业被认定为是因公残疾(七级)。原来那次的火灾是当天进行核武器爆轰试验时,核部件残骸掉落草原引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问他:“如果您知道参与火灾扑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您还会去吗?”“军令大如山,我很爱国,你不去我不去,哪能行吗?"若干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很斩钉截铁地对我说。我觉得这句话有千斤的重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虎业在部队服役的日子,每一天都在闪闪发光,在1978年大队组织两节拉梯、挂钩梯训练考核时,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张虎业和陈友元来说,最难的是政治学习,多亏申德利指导员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开小灶’,半年后他就基本能独立读书看报了。”说到这里陈有元满脸感激的望着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连队后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陈有元被分配到矿区消防大队二中队4班“战斗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1号消防员,参与了好多次火灾救援,但他印象深刻的有三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1981年10月晚上10点左右三分厂厂区库房着火,在得到上级命令后莫延德班长带领12名消防战士驾驶消防车奔赴火场紧急救援,6公里路程用了不到三分钟。到达现场后他们马上判断火情、了解起火原因,然后根据各自分工实施救援。陈有元作为1号员关键时刻冲锋陷阵,他一脚踹开库房大门,发现有1吨左右面粉在里面,十来公分的蓝色火苗肉眼可见,房子里烟雾缭绕。他压抑住内心的恐惧,马上用喷雾水枪对准火苗“扫射”,半小时后火扑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1983年10月凌晨2点221基地木工厂着火。车辆快到现场陈有元和班长就从烟味中判断出是木材着火,到达现场后他还是第一个冲进仓库,发现库房内存放有大量木材,屋子内温度很高,火焰大概高2米左右,一桶柴油在房屋中间直挺挺的立着。“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嚣张地火焰终于低下了头。”陈有元望着我淡淡地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是:1981年矿区电厂600余吨煤堆发生自燃。他依然第一个顶着刺鼻的烟味,跳上煤堆拿喷雾水枪灭火,“多亏班长及时拉住了我,不然那次我可能就回不来了。烈火无情,人间有爱。他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和火魔抗争,每一次都是虎口逃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当时的他们也才只有十八,十九岁,正是充满激情的青春年华,为了祖国的国防尖端武器研制,他们无怨无悔一次次在火场冲锋陷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采访中他们心存感激的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221基地的消防兵,他们现在每月都能领到“两参”人员优抚金。参与为共和国铸就核盾的伟大事业,是他们一生的荣光,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心中只有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航奂雄、奂雄辈出的民族。”我想正是因为张虎业和他的战友们 ,这些221基地的逆行者赴汤蹈火的默默付出,我们的国家才会如此强盛,才能挺起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