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家 乡 的 运 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四月是一个温柔舒适的季节,没有狂风骤雨,没有烈日炎炎,可以三五成群踏歌出行,去感受着大自然无限的美。四月阳光沐浴下的万物,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清清的运河水碧波荡漾。而在这个恬静柔美、温暖祥和的春天里,无情的疫情锁住了人们去感受美丽的脚步和心情,只能在家乡的运河边防控抗疫。</p> <p class="ql-block"> 这个月,作者每天都到运河边拍摄一幅图片,记录了京杭大运河中运河邳州段两岸风光,以及人们在疫情期间与运河密不可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4月1日,运河岸边油菜花地里奔跑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油菜花,别名芸薹,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油菜花集中分布在江西婺源篁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现运河两岸随处可见,呈现出船在花中行的景像。</p> <p class="ql-block"> 4月2日,来自大运河里的收获,白色塑料箱子里是运河鲤鱼。</p><p class="ql-block"> 运河鲤鱼俗称鲤拐子、毛子等,隶属于鲤科。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运河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4月3日,运河边的读“书”人。</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像运河里的航标,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 4月4日,在运河下丝网捕鱼的“皮划艇”。</p><p class="ql-block"> 自制皮划子是由两个汽车轮胎内胎梱在一起,在水里有较大浮力,(作者试验,一个充足气的橡皮内胎可载一个80千克的人),图片中的左边是座人下丝网或收丝网位置,右边是存放捕上来的鱼。</p> <p class="ql-block"> 4月5日,等船准备上船打工的船员,普通驳船船员每月的工资在500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 4月6日,在运河边拍婚纱照正在化妆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4月7日,疫情期间人们到运河边,有的打牌,有的聊天,这里成了天然的疫情防护场所。</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运河边的篝火。</p><p class="ql-block"> 篝火晚会是民间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会。</p><p class="ql-block"> 篝火晚会一般是在晚宴之后举行,地点多选择在空旷的场地,人们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垒成垛,首先请远方的客人用火把点燃篝火,然后姑娘、小伙子们便和宾客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运河岸边的人们和相熟悉的船上人,在岸边生起篝火,过一个幸福美好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 运河边的篝火视频</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运河边的地锅炖。</p><p class="ql-block"> 地锅鸡:运河两岸人民的劳动智慧结晶,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地锅鸡,是发源于鲁南、苏北、皖北等地的汉族名菜,起源于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处(如徐州特色更加出众)。地锅鸡材料:蒜几瓣、姜1块、葱1棵、小红辣椒若干、鸡1只、八角1个、面粉1碗等。</p><p class="ql-block"> 地锅鸡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河边烧烤。</p><p class="ql-block"> 烧烤起源于徐州,烧烤真正的发源地是在江苏省的徐州市,据专家考证,约1800年前在我国的中原地区就已有烤羊肉串的记载,这些证据以画像的形式被刻在石头上,烧烤是彭祖发明,彭祖是徐州人,因此,徐州市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烧烤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4月11日中午,运河边喝酒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 中运河段邳州人宴待客人饮酒,从汉代至今的宴会风俗,传承最完整,仍以先饮酒于客为敬,且口称:“先干为敬”,主人敬酒且起立双手举杯敬酒,或先干为敬,或同干为好。同桌同干者集体起立回礼,某位先生的敬酒,某先生起立举杯同饮。邳州人饮酒之礼,以喝双,喝四、喝六、喝八为吉利,为时尚,喝双为哥俩好,喝四为四喜,喝六为大顺,喝八为发财。同桌饮酒,共同喝三杯。这是邳州待客的习俗,叫酒过三巡。不会喝酒的和会喝酒的都照顾到了,三巡以后可以各找对象喝,以达到“酒尽情不尽”。</p><p class="ql-block"> 喝闲酒时,为了尽兴,还可划拳,猜火柴根、筷落、拍掌击数、打字谜等。喝酒的办法繁多,一般要选酒司令,立酒令,立样盅,对不守规矩的饮酒者,可以“滴酒罚三杯”,常胜者也可奖敬三杯,总之,使酒场上热闹,使情酒相融。</p> <p class="ql-block"> 两人河边话友情</p> <p class="ql-block"> 多人运河岸边对酒当歌</p> <p class="ql-block"> 4月12日,疫情间,他们带着孩子来到运河边踏青,</p><p class="ql-block">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运河大堰上,她们看到境头,都用手档住了面部,但丝毫没挡住美好生活给她们带来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4月14日,南水北调,水清岸绿,运河边的每个人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个女同志,拾运河里的飘浮物,运到家后烧火做饭,为运河生态环境的改变立了功,也为居家过日子省下了火钱!</p> <p class="ql-block"> 4月15日,疫情防控期间中运河邳州段的运河两岸,随处可见垂钓者,它是运河两岸人们最喜爱的一种休闲、娱乐、锻练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垂钓活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质鱼钩,距今大约六千年,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垂钓文物。此外,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黑龙江的宁安遗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阿善遗址等,都发现了许多骨质鱼钩。这时的鱼钩主要分为倒刺式与无倒刺式两种。可见,当时内陆地区淡水水域钓鱼活动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目前他们把钓鱼文化研究的更加深刻。</p> <p class="ql-block"> 4月16日,邳州宿羊山镇的路旁理发者,洗头用锅,锅是铝的烧成黑色,毛巾也不太干净,卫生令人担忧!</p> <p class="ql-block"> 4月17日,运河岸边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4月18日,“沸腾的运河”。</p><p class="ql-block"> 运河是创业河、致富河、幸福河,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人们对她的回报就是把她建设的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 4月19日,运河岸边的友情,听说他们从上午11点30分开喝,拍摄是17时36分,喝了几个小时,从画面上看还有很多话没聊完。</p><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原是邳州市张楼乡马集渡口,当年的渡工叫张洪亮,老人78岁,2022年3月26日下午14时因病去世,生前有时还在右边小棚子里住。从上世纪50年代至2015年10月,这个渡口都很忙,周围几个村的老百姓都是从这过渡,有时张老连饭也顾不得吃,有的村民夜里突发毛病要进邳县城里看病得马上摆渡,过渡的人有钱无钱都可以,老人非常和气。自龙化大桥(270公路运河大桥)开通,这个渡口停渡”。</p> <p class="ql-block"> 4月20日,河边正在享用美食的姑娘们!</p> <p class="ql-block"> 4月21日,她们是邳州运河街道马庄村村民,家就住在运河边,疫情间她们在河边捡垃圾及漂浮物,为母亲河水清岸绿作出了贡献,她们勤劳、善良、不怕苦不怕累,农闲时她们就到河边,是保护运河的最美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 志愿者们在河边捡垃圾</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这几个在田间地头玩泥巴的孩子,是邳州邳城镇咖口的,她们的父母在大蒜地里提蒜苔,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浑身是泥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运河岸边休闲打麻将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 麻将是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各地的玩法不同,当地三个人玩叫“三拐”。</p> <p class="ql-block"> 4月24日,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按照徐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口岸防控组统一部署,在邳州新沂交界处,对所有上行进入中运河徐州段船舶上的船员一律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确保黄金水道畅通。</p> <p class="ql-block"> 4月25日,捞螺蛳收工回家的人们。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运河各支流及相通相邻水域较多,螺蛳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主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邳州运河街道马庄居委会树木更新,把砍伐下来的木头运往木材加工厂。</p> <p class="ql-block"> 4月27日,运河里撒鱼。撒网,又名抡网、旋网、手抛网,一种用于浅水地区的小型圆锥形网具,用手撒出去,使网口向下,利用坠子压重将网体快速带入水中,并用与网缘相连的绳索缓慢收回来,使鱼进入网兜中并拉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运河边渔民的鱼网大都是自已织成,用很细棉线或麻线来结网,后来用尼龙绳。网体编好后,可使其浸入猪血中,再放入锅上的笼中蒸熟后拿出晾干,或置烈日下曝晒,使血凝固,达到减缓网体不受腐蚀的效果。最后在网的外缘部分由铅、锡或生铁铸制的坠子(又叫网脚子)压重,使网在入水时能较快的沉入水中并收缩网体,达到捕捞最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水乡风光美。苏北运河徐州段两岸农田,正是提蒜苔季节。</p> <p class="ql-block"> 4月29日,邳州地方海事处张庄海事所运河水上检查站夜景。</p> <p class="ql-block"> 4月30日,运河里取水,在河边处理,邳州张楼饮用水处理厂。</p><p class="ql-block">取水口就在运河里,取水编号:取水(国淮)字【2020】第21026号,取水单位:邳州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年度许可量:2800万立方米,取水水源:地表水,取水许可有效期:2020年7月3日至2025年7月2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让世界了解运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让运河走向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本篇照片抓拍,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贾传军 江苏省邳州市人,中共党员,1981 年 10 月应征入伍,1985 年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荣立三等功,1989年被分配到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徐州航务中心工作,现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江苏网、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摄影师,江苏省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文旅摄影协会会员、邳州市摄影协会会员,多幅大运河题材摄影作品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2018 年 9 月《京杭大运河 - 中运河》入展中国平遥第十八届国际摄影大展个展,《运河上的灯塔(组)》入展庆祝建国 70 周年“千年大运河美好新家园”在杭州、北京、镇江、常州等地展出,并出版《我的运河》个人专集图书,受到中外观者的高度关注,作者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旁、工作在运河上,对这条古老文明的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坚持拍摄运河的点点滴滴,曾三次全程走完京杭大运河及浙东运河,行程万里之多拍摄万余幅运河题材照片,制作大运河美篇 100 多集分享给全国观众 </p><p class="ql-block"> 微信:138052031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