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级AAAA景区。 这就是著名的陶然亭,清代的名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也是公园名称之由来。 陶然亭面阔三间,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亭上有三大匾,南北墙上有四方石刻。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 陶然亭面阔三间,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亭上有三大匾,南北墙上有四方石刻。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 园内的慈悲庵始建于元代。诸多历史名人都曾留下无数文化印记:林则徐、龚自珍、秋瑾等爱国志士常来此吟诗抒怀,革命先驱也曾在此从事过革命活动。 陶然亭公园内的文物及景点甚多,除最富盛名的陶然亭外,还有慈悲庵、云绘楼、赛金花墓,以及具有欧式风格的南线花街和古朴典雅的北门景区等。园内还有辽、金时代的经幢及清末民初的大量碑刻。 在公园中央岛上安葬着早期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高君宇和他生前女友石评梅。 200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北京市的很多大中小学生都会到这里凭吊,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也会专程赴京来祭拜高石墓地。 四月的北京,艳阳高照,春光明媚。漫步于陶然亭公园,翠绿的垂柳亲吻着湖水,五颜六色的花儿在湖边尽情绽放,一座座小巧别致的亭子点缀于湖间, 一池春水共同描绘出春天陶然亭湖光水色的迷人风景! 这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 路边的亭字可供人闲暇休憩,观景怡情,在步履劳累时休息以复原体力;山巅设亭,凌空矗立,是鸟瞰风景的稳固落脚点,亭中远眺,丰富对空间美的感受。 水旁设亭,倒映成趣,显现层次。 林木深处设亭,半隐半露,含蓄而平添情趣。 1985年,在陶然亭公园的西南部辟建了“华夏名亭园”,占地10公顷。华夏名亭园纵跨2000多年历史,在全国6省9市精选各地名亭10余座。 名亭按照1:1的比例,精选仿建了祖国六省九地的历史名亭,有“兰亭”、“醉翁亭”、“沧浪亭”、“独醒亭”、“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各个亭区不但独立成景,且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名亭造型多样,各具特色,艺术典雅。 人间四月天,海棠花中仙。时光悄无声息,转瞬即到花开时节。 海棠春花文化季在华夏名亭园举办,40余个品种、3000余株各色海棠。静待八方游客。展出的盆栽海棠,因经过花窖中的精心培育,比大自然中的海棠花要早开十天左右。 海棠盛开,为华夏名亭园增添了靓丽色彩,赏海棠、观名亭,不亦乐乎。 海棠花不同于梅、兰、菊花。梅兰菊花,它们或冷艳,或淡雅,或凌霜,为历代高洁之士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br> 海棠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海棠素有“国艳”之誉。 《海棠》宋代:苏轼<br>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br>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观赏海棠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绚丽’海棠、‘王族’海棠等,也进入盛花期,分外妖娆。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从古至今,都很受人喜爱,不少文人墨客,对它不吝笔墨,大书特写,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赞誉它。 《如梦令》宋·李清照<br>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br>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br>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山东沂州海棠为主的10余个品种、80余盆各色精品植物盆景,以及其他盆栽海棠造型40余盆在水岸边竞相绽放。一簇簇、一丛丛沂州海棠,花苞犹如娇艳的小灯笼挂满枝头。 <p class="ql-block"> 海棠未开花时是红色,开花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平时常种植在人行道两侧、亭台四周、水岸池边。</p> 各色海棠繁花似锦,落英缤纷,与园内连翘、榆叶梅、碧桃等春季开花灌木争奇斗艳,形成色彩斑斓、春意盎然的植物景观,漫步于其中宛如置身花的海洋,如梦如幻。 靓丽的海棠缤纷盛开,引得无数人驻足观看和拍摄。 温婉典雅的海棠,让园林更具独特韵味。 四月,大地回春,万物萌生,莺歌燕舞,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如果想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定不要错过北京二环里的“宝藏公园”-陶然亭公园,观亭、赏景、看花、学史、怡情,兼而有之,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p class="ql-block"> “人间春色花争艳,海棠花红始陶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