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闲聊“春困”

陈代方

<p class="ql-block">  暮春时节,一场春雨初歇,早上漫步园中,路旁芳草青幽,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在湿润的空气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春光易逝,韶华难留,人生能有几度春?</p><p class="ql-block"> 每到春季,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人们踏青赏春归来,特别容易感到疲惫发困,这就是春困。春困现象其实古人早已觉察,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春光懒困”就是描写的春困。宋代诗人曾巩也曾写过春困:“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发生春困?科学的解释是:经过寒冷的一冬,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所以,春困是人体应对季节转化而自然做出的一种生理调节反应。</p> <p class="ql-block">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春眠不觉晓”,实际上也是写的春困,春夜一觉睡到大天亮,却不知天明,可见春困难耐,睡意浓浓。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妙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真趣。</p><p class="ql-block"> 在十年浩刼的“文革”时代,我读孟浩然的这首《春晓》诗,却悟出了春困之外的另一番诗意。那时的神州大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今天罢了某某官,明天又揪出某某黑帮,多少精英被批斗,多少人才殒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诗句描绘的情景,不正是当年那险恶的政治生态真实写照吗?</p><p class="ql-block"> 古人写诗词,隐喻、借喻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孟老当年写《春晓》,不知他笔下的“风雨声”是否借指人世间的纷争,从而引发“花落知多少”的深沉感叹?《春晓》也许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一首春天咏叹调,但是否真有我所领悟的这层深意?岂敢妄断。这需要作为一个课题,尚有待专家、史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p><p class="ql-block"> 但孟老的人生中,曾因写诗发牢骚而让圣上不悦,致使自己绝了仕途之念,隐居终生,却是公认的事实。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下面这段轶事。</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载: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王维)所知。(孟的诗)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风雅,忽闻上幸维所(忽听圣上来王维住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诏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浩然奏诏,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抚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p> <p class="ql-block">  这段轶事,有多个版本,其真实性无从考证。 这段资料,简言之,说的是孟浩然因一句诗“不才明主弃”,而让皇上唐玄宗不高兴,从此与仕途无缘,隐居终生。</p><p class="ql-block"> 一诗误终生,这是孟老个人的不幸,但换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孟老的万幸。要不是因为这一句诗,也许孟老就不会归隐田园,也许就不会造就孟浩然这位青史留名的山水田园大诗人了,当然我们就更无缘欣赏到《春晓》这样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