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安全须知

春华秋实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将至,为确保师生安全,请各班各家长在假期重点做好以下安全教育。重点对防溺水、防欺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 汛期安全等有针对性的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应对防范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开展防溺水教育。各班各家长要紧紧围绕“六不”(不 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能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为主题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做到每逢双休、节假日、 放假前必讲防溺水,让学生对防溺水教育入耳、入心、入脑、 入行动。通过溺水案例让学生明白私自下水游泳玩耍的极端 危险性,让学生知晓上下学路上的溺水隐患,主动远离危险水域,同时掌握防溺水知识和遇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将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家庭、 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使预防溺水常识生生尽知,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强化学生居家期间家长监管责任,织密织牢防溺水保护网。</p><p class="ql-block"> (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五一”节期间,正值我市疫情防控关键期,我校师生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在市域范围内活动的,要随时关注气象信息,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坚决杜绝搭乘超载超员、违规报废车辆。对临崖、 临水(河、水库)、山体滑坡等特殊路段,要及时关注提示,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确保生命安全。</p><p class="ql-block"> (三)开展防校园欺凌教育。各班各家长要认真贯彻落实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lt;防范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gt;的通 知》(徐教安全(2022)3号)要求,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未 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要严 格落实“一表五清两制度”,切实做好预防、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按照省、市防欺凌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生与生、生与社会人员之间矛盾纠纷排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避免 发生欺凌事件。对已发生的欺凌事件,要及时和当事人及其监护人、相关部门一起,及时处理化解矛盾。要加强家校共育,强化家长监护责任,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学生外出集合集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p><p class="ql-block"> (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各班各家长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普法工作要求,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及法律法规知识,强化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普及食品安全常 识,积极开展对四季豆、豆芽、发芽土豆、菌类、熟食、卤制品、饮料、即食食品、休闲方便食品、儿童食品、水果、 面制品、豆制品、酱油、醋、酒类等重点食品食用注意事项 的宣传教育,严禁采摘和食用野生菌,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p><p class="ql-block"> (五)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开展消防设施设备隐患排查, 消防通道整治,线路老化整治等,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加强校园消防、森林防火、家庭防火等安全 常识应知应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适时开展消防疏散应急演练。同时,强化“五一”节期间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学生外出开展活动,禁止野炊、烧烤等野外用火行为,不断提升全面防火意识;严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扑火工作,引导学生做好在校在家用电、用火、用气等安全,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火灾等事故。</p><p class="ql-block"> (六)开展汛期防灾减灾教育。各班各家长要加强汛期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充分利用集中教育、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及家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打通“最后一公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p><p class="ql-block">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教师、保安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进行校园安检和隐患排查。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尽职尽责,做到不离岗、不脱岗、不漏岗。发生紧急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属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报告,不迟报、漏报和瞒报,确保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及时启动应急案,立即响应,做到有效应对。最后祝大家五一假期平安快乐!</p>

溺水

开展

学生

教育

家长

宣传教育

各班

安全

欺凌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