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叛逆期的心理特点和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说起叛逆期,大多都想到的是孩子青春期时的叛逆、反抗,想想就头疼。但实际上,孩子的叛逆期有三个,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叛逆表现。而且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了叛逆期的消极意义,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p><p class="ql-block">1、第一个叛逆期:宝宝叛逆期,2-4岁。这个时候,孩子的“我”的意识产生,随着身体发育,慢慢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又因为说话不利索、不知道怎样好好的表达出来,最典型的语言是:“不”字开始增多,例如:“不饭、不觉觉、、、”只要是没有顺着宝宝的意愿来,宝宝就会生气、闹小情绪,因此,这个时期,家长要多观察宝宝,有耐心,不要暴力解决问题,多对孩子提问:“宝宝你是想再玩会玩具去睡觉吗?”鼓励宝宝学会理性的自我表达。小孩子的哭闹、撒泼打滚怎么去办?如果宝宝是无理取闹,一定要坚持自己原则不能心软,冷处理,不理睬,孩子一看这个方式不行,他也就不用了。</p><p class="ql-block">2、第二个逆反期:儿童叛逆期。7~9岁时,又出现了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主意识更强,不想起床、不想写作业、不想吃饭等等,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懂得开始给孩子灌输责任意识:不想按时起床,上学会迟到。不想写作业,老师会批评,不想吃饭,肚子会饿,尊重孩子的决定,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去决定自己的事,但是后果也自己学会承担,不想吃饭,就饿一顿,千万不要无原则的迁就孩子。</p><p class="ql-block">3、第三个时期:青春叛逆期。我们最熟悉的青春叛逆期发生在孩子12~18岁左右,因为荷尔蒙的影响,孩子此时的情绪起伏比较大,其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这个时候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大人,所以什么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他完成。性格也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不听话、自我中心等等坏毛病都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逆反期的积极意义:</p><p class="ql-block">一、逆反期的出现意味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的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心理上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p><p class="ql-block">二、逆反期也是孩子一些关键的性格和心理特质形成的时期:第一个逆反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家长应对是自我表达和沟通的关键阶段:大人对孩子的合理自我表达是鼓励还是严厉呵斥,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是采取理性对待还是暴力制止。都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表达和处理问题态度的形成。第二个逆反期则是责任意识的形成:凡事都有后果,你有权决定一些事情,但是事情的后果也必须自己承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我们过去讲的较多:最重要的是在青春期孩子要有自己的喜欢的的异性同龄人,他要把自己的目光从异性父母身上转移到同龄异性身上。孩子只有完成这一步,才会在将来形成自己的异性社美观、婚恋观、家庭观等,为啥有的孩子成年后恋爱婚姻会出问题,回溯他们的成长经历,青春期没过好,包括;巨婴症、家庭暴力等等。</p><p class="ql-block">三、逆反心理出现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又有一个发育的高峰,意味着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关键能力和心理品质。</p> <p class="ql-block">面对孩子的逆反期我们的应对措施:</p><p class="ql-block">第一、利用好沟通,培养孩子理性表达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幼儿期的孩子时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他们还不太懂什么是危险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当成人限制他们的愿望或制止他们的行为时,孩子们就会表现出对成人的不满意甚至反抗,与你背道而驰,喜欢说"我不"等。这是孩子独立与探索的愿望强烈于服从,孩子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就是尝试新奇、刺激的事物。应该充分理解儿童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后,他们的叛逆行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渐减少。当孩子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矛盾时,可以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待问题解决后,再找适当的时机去进行说理教育。例如:孩子看见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兴,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抛洒,弄得地上、头发里、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开,不让他玩,他肯定哭闹着不依,如果我们拿来铲子、漏斗、过滤的网等东西,孩子看见后,马上就会高兴地玩起来了。这样不仅避免了一场风波,而且孩子通过玩沙,既了解了沙的特性,又开发了智力由此可见,理解、尊重、暂时满足幼儿的意愿或不合常理的行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迂回教育手段。</p><p class="ql-block">当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迁就。否则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投下阴影。</p><p class="ql-block">第二、不要暴力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要适当采取"不理睬"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埋下暴力的种子,当孩子没有道理而又不能满足他们时,我们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让孩子闹、自讨没趣,等孩子情绪好转,能听讲道理的时候,再慢慢来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反复几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闹、不满也无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p><p class="ql-block">第三、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p><p class="ql-block">叛逆性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破坏性、挑斗性。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心、爱心是人类共存共生的基础,也是人生观教育的关键。如对同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打人,不欺负人,敬老爱幼,同情弱者,尽量去帮助别人,保护动植物,疼爱父母等。这也是教育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如果幼儿有了这种爱心、同情心他们的叛逆性心理就会大大的减弱。</p> <p class="ql-block">总之,叛逆期既是个挑战,又是个教育的机遇,我们要看到逆反期中的积极意义,采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度过逆反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性格,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