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并举,与时偕行——双台子区全体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参加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研

砥砺前行

4月27日晚7至9点,主题为“未来有AI”的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双台子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各校信息科技学科26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观看了直播。 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工作组组长,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希未主持。 首先由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做了题为《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报告,从多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 接下来由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樊磊教授做了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报告中说,义教信息科技课标以新课改的宏观理念,引进了新模式、新观念和新内容,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学习为基本途径,强调利用信息科技解决真实场景问题,丰富了义教信息科技课程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分别就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标如何落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进行做了报告。 张超老师由衷的感叹,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课程的组成部分,不能与课程本身分割,应该始终围绕信息素养这个核心目标。 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正式成为国家课程。大家纷纷表示,理解课标应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思想、理念、技术、平台、工具。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技”并重。

科技

信息

课程

义务教育

课标

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

组长

阶段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