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我大学没有看懂的一本书。因为它虽然被称为讽刺小说的典范,但是我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我当初还不了解“围城”这个书名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结婚后,才真切地体会到了这本书中的很多东西。也才真正明白了那句“婚姻像围城”。或许我们都能把书里的那句经典名句背出来,但是我敢说,只有当你真正结婚后,你才能体会出这本书的伟大和价值。也才能真正了解到钱钟书夫妇对世事的洞察有多么透彻。</p> <p class="ql-block"> 钱钟书在文中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李梅亭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对于他,我更深的感触应该说是同情。钱钟书对方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最终却为他选择了一个悲惨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方鸿渐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围城般的社会。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抱着无奈的心情,他一头钻进了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圈子里。</p><p class="ql-block"> 在婚姻的围城里,他爱上了博学多才的苏文纨,但对方的漠然却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的单恋。颇有心计的孙柔嘉利用他的同情心,成就了他那并不美满的婚姻。在事业的围城里,方鸿渐同样也不如意,他经历两次转系后大学勉强毕业。在岳父的资助下,他踏上留学之路,却因无心学业而与一-纸博士文凭失之交臂。为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买了一张假文凭交差。</p><p class="ql-block"> 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在围城中的格格不入。方鸿渐自视清高,手持的却是一张假文凭。他对自己过高的估计,使他越来越不如意,也使他在围城里陷得越来越深。他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以及和别人的差距,转而在心中筑起了一座新的围城,一座自卑的围城。</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也有人时常抱怨社会的不公,对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十分的羡慕,万分的嫉妒。与其嫉妒他人,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之事,要相信,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自视清高或蹶不振,都不免使人走上方鸿渐的老路,抱感终生。</p><p class="ql-block"> 还是那句老话,社会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我们又何必让自己的心态处于围城中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