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8日下午,子荣小学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收看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牡丹江市教育局张大伟局长就“五一”假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做了重要部署,确保“五一”假日期间及现阶段疫情形势平稳,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p> <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后,子荣小学孙福春校长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对“五一”期间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夯实防控责任,科学安排假期工作,切实加强健康监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全面提升保障水平,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体师生员工及家长朋友们能够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五一”假期。</p> 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p class="ql-block"> 当前,全国全省疫情情况严峻复杂,外防输入仍然是防控的重中之重。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师生员工是疫情防控的特殊群体,属于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必须慎之又慎、严之又严、实之又实。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有序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p> 严格请销假报备制度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期间,倡导师生、家长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海。凡需要离海的教职工和学生,要严格执行请假和“双报备”制度。校领导外出需向市教育体育局局长请假批准签字,再经主管市长批准签字,到市防指和社区报备;教师外出需向学校校长请假批准签字,再报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批准签字,到市防指和社区报备;学生外出需向所在班级班主任请假批准签字,再经学校校长批准签字,到市教育体育局和社区报备。学校对离海师生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上报往返时间、目的地车次、航班、居住地等信息。</p> 加强每日健康监测 <p class="ql-block"> “五一”期间全体师生员工要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完成健康监测,不瞒报、不谎报、准时报。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疑似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前往就医、核酸采样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倡导广大师生员工和共同居住人,在符合接种条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共同构建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五一”假期结束返校后,学校继续执行师生每天20%核酸检测,检测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时刻保持2米以上距离,安全、有序进行。</p> 高度自律 严谨聚集 <p class="ql-block"> 要时刻注意个人健康防护,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去人员密集和封闭场所,要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密闭公共场所活动时),养成出门戴手套,回家勤洗手、常通风、“两米线”、“两点一线”、公勺公筷、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师生“五一”期间尽量居家不外出,避免县市与县市、市区与县市之间非必要的流动,做到“三不聚”:不走亲访友、不聚集、不扎堆,停止一切非必要的社交活动。严禁参加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不要因出行或个人防护不到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p> 精准排查风险点 <p class="ql-block"> 信息排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要亲自排查。师生员工要随时关注学校推送的排查信息,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以免出现因未接到信息造成迟报、漏报等情况。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精准排查“五一”假期期间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海师生及共同居住人信息,做到不漏一人。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海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建立管控台账,达不到管控要求的坚决不能返校,达到管控要求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到校。</p> 严格校门管理 <p class="ql-block"> 落实“管住门、看住人”要求,严格校门管理,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确保师生安全、校园安全。外来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特殊情况需要进入校园的,要执行“六个必须”(必须测温、必须扫双码、必须查验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必须登记、必须消毒、必须掌握离校时间);教职工进入校园要佩戴口罩、扫码、测温。 </p> 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 <p class="ql-block">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肠炎及食物中毒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广大师生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习惯,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p> <p class="ql-block"> <b>流行性感冒</b></p> <p class="ql-block">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p><p class="ql-block">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人群聚集地容易出现暴发疫情。</p><p class="ql-block"> 典型症状:急起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p> <p class="ql-block"> <b>水痘</b></p> <p class="ql-block">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力强。</p><p class="ql-block">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p><p class="ql-block"> 典型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p> <p class="ql-block"> <b>诺如病毒肠炎及食物中毒</b></p>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p><p class="ql-block">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p> <p class="ql-block"> <b>手足口病</b></p>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的感染者先出现发烧症状,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p> <p class="ql-block"> <b>流行性腮腺炎</b></p>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p> <p class="ql-block"> <b>肺结核</b></p> <p class="ql-block">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p><p class="ql-block"> 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约1/3患者有咯血,少数伴有呼吸困难。发热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伴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p>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p class="ql-block"> <b>控制传染源</b></p> <p class="ql-block">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p> <p class="ql-block"> <b>切断传播途径</b></p> <p class="ql-block">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b>保护易感人群</b></p> <p class="ql-block">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p> <p class="ql-block"> <b>提高免疫力</b></p> <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运动量,并自我监护身体状况。此外,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控制用手机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同学们,广大家长朋友们!战“疫”仍在继续,防控绝不松懈。阳光虽好、暂不出行,守住健康、期待未来。让我们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群策群力,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安全环境,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文明、欢乐平安的“五一”假期。</p> <p class="ql-block"> 编辑:苏秀芬</p><p class="ql-block"> 审核:范迎杰</p><p class="ql-block"> 2022.4.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