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发布我校2022年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及假期安全提示,请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放假期间注意安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度过一个文明、平安的节日假期。</p> <p class="ql-block"> 放假时间:2022年4月30号(周六)至5月4日(周三),共五天。</p> 疫情防控 <p class="ql-block"> 当前国内疫情多发,形势十分严峻,存在较大传播扩散风险。为保障广大师生、家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特向学生及家长发出以下安全提示:</p> <p class="ql-block">1.谨慎安排出行。五一假期期间不准跨市流动。非必要不跨县流动,确需跨县流动的,学生必须经班主任批准,跨县流动人员返校前需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校;因特殊原因跨市流动的要提前向学校申请,经同意后方可离新,返新前三天要在放新办报备,要向属地和单位申请,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返新,到新后再做一次核酸,结果阴性,健康码、行程码绿码才能返校,返校后要连续在核酸抽检中检测两次。开学前一天,学校要查验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卡。开学以后,所有师生员工需要参加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2.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牢记“防疫四件套”: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p><p class="ql-block">3.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戴口罩就近前往设置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旅居史,期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发现健康码和行程码出现异常或接到社区要求的居家隔离或健康观测等信息,请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做好相关请假(报备)工作。</p> 防溺水安全 <p class="ql-block"> 五一来临,气温开始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假日期间请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承担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我们需要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不能到水边、水库玩耍,不要到涉水区域钓鱼摸虾、捡拾水上动植物,不要到水边洗手洗脚洗物品等。</p><p class="ql-block">◆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p> 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 五一放假期间人多、车多,如需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交流。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乘车时,要密切关注车况,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p> 饮食安全 <p class="ql-block"> 节日期间提醒孩子不能暴饮暴食,防止急性肠胃炎的发生。避免生、冷、硬的食品,养成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p> 居家安全 <p class="ql-block"> 注意家庭用水用电,切勿让孩子触摸电插座、电器等危险品。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玩火,打火机等物品应放置孩子不易拿取的地方。洗澡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打开窗户或抽风,防止煤气和一氧化碳中毒。不要在窗台下和阳台上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家长需叮嘱孩子不要在飘窗或阳台玩耍,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p> 防诈骗安全 <p class="ql-block">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小长假期间,建议家长们多多陪伴孩子,学会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心理问题。如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引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