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欣赏和喜欢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固定标准。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像又有些共性的东西。赏砚的共性归纳起来大体有这样几个维度。<br> 一曰古。看年代。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风格,不同时代的美。<br> 二曰质,质地,石质发不发墨,石色、石品之美。<br> 三曰工,雕刻、形制、纹饰,功夫有高低,装饰有雅俗之分。<br> 四曰铭,砚贵有铭。“片语之贵,重若珠琳”。</h3> <h3> 宋代大艺术家米芾《砚史》中有段论述:“器以用为功....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br> 大意是讲,器物的价值在于其功用。对砚石而言,石料的纹理和发墨性是最主要的功用。其次是其色泽,最次要的才是其造型与工艺的优劣。花纹和装饰,哪怕做的再浑然天成,也与砚台的功用没有关系。“石理发墨为上”,这应该就是我们赏砚,评砚最初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标准体系。</h3> <h3> 砚台发墨有两层次含义。一是下墨,是指通过硏磨,墨从墨块到砚上水中的速度。二是发墨,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的融合度,细腻程度。下墨讲的是快慢,而发墨讲的是粗细。但往往砚下墨快则发墨粗,发墨好的又下墨慢。上等佳砚的石材就是这两方结合的刚刚好,故非常难得。明代马愈在其《马氏日抄·方城石》中讲的具体形象。“何以谓之发墨?曰:磨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发光,如油如漆,明亮照人。”<br> 砚石是否发墨与石材的硬度和岩层结构有关。从地质学角度考察分析这是科学家要干的事。一般来讲,端石下墨要慢于歙、洮,但发墨强于两者。清人高兆在《端溪砚石考》中有这样赞美端石水岩的话:“唯发墨之妙,非亲试水岩所不知也。他砚粗则锉墨,细则拒墨,水岩则不然,拊不留手,至水,墨则油油然,与墨相恋不舍,墨愈坚者,其恋石也弥甚。”看来,明以后端砚做大,倍受世人青睐是有其质的理由的。<br> 名砚的砚材一般都有致密细腻,温润柔嫩的特点。前人说好砚石抚之“如婴儿之肤”,“如美人之背”。按米大人给出的““器以用为功”的标准,古人又总结出“良砚三德”。即发墨,保湿和不损笔毫。</h3> <h3> <br> 现在随着砚的功能由起初的实用向艺术观赏品倾斜,石品、石纹的美观,工及雕饰的华美反而渐渐变得更被人看重。不知这算不算舍本求末,违背我们赏砚的初心。<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