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难忘的“芳华岁月”(之八)

傅闽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宣传队里的“精英”炊事班</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的军队大整编后,一九七六年我们宣传队随师部调防辽宁大连。受编制限制,人员有了较大的压缩,炊事班人员只能釆用队员兼职的办法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当时我已提干,职务为基地宣传科见习干事。经队里研究决定,由我兼任宣传队代理司务长。炊事班除原有炊事员张留根外,由杨端阳兼任炊事班长,苗水田兼职炊事员。</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在队里主要是前台表演,在队里,还要负责协助丁玉敏大姐抓好演员日常训练和排练,演出前还要协助后台人员挂景装灯,也算是主要业务骨干吧。说起炊事工作,我在家时就承担全家人的伙食,在连队时也曾干过炊事员,做米饭和二米饭(高梁米和大米一起,或小米和大米一起煮的饭叫二米饭),发面蒸馒头,包包子饺子都是一把好手,还有一手很好的刀功,炒菜也还算在行,至今也还保持的不错,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已,现在是为全家六口人服务。说起杨端阳,那可是个人物,他来自湖北武汉,吹得一手好笛子,据说是做为特长兵招进宣传队的。他的笛子独奏那可是绝了,是宣传队每台晚会不可或缺的节目,而且次次返场,每次𣎴演奏个三两曲,观众不会让他下场的,按如今的叫法,完全可以称之为笛子演奏家了。他这个人呀,还有一个特长,就是擅长烹调,喜欢琢磨做菜。你还真别说,他琢磨出来的菜品,色香味型还真不错,让人看了就有食欲,且完全可以摆入“朝堂”之上。再说苗水田,是个河南人,虽说是来宣传队后学会的黑管,但经过勤学苦练,黑管吹的真的不错,完全可以达到独奏水平。这样的人员组成的炊事班,在人们眼里堪称“精英”炊事班。</p><p class="ql-block"> 根据宣传队的工作特点,我们炊事班分工为:我兼任司务长,分管帐务,并负责日常釆买(釆买任务有时也让留根去办)。杨端阳负责制定食谱,并监督参与执行。日常伙食由张留根负责按食谱执行,苗水田协助。 炊事班组成后,我们根据宣传队的工作性质,以及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这样既不影响每个成员参与日常练功和排练演出,又保证宣传队的日常伙食保障。一般早餐以张留根为主,其他同志因晚上演出休息较晚,能早起的尽量起床协助。中餐都是大家一起做,如有排练任务,就以张留根为主,派几个没排练任务的同志帮厨。晚餐,如遇有演出任务,一般晚餐在外就餐。如无演出任务就是大家一起忙活。如果遇上改善生活,那基本上队里会派人帮厨。</p><p class="ql-block"> 在伙食上,我们吃的是坦克灶标准。到东北后,粮食定量中有一定比例的高梁米,官兵大部分来自关内,一时难以适应。为此,在当时供应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尽量做到粗粮细做,粮菜搭配,吃粗粮时适当增加荤菜,每周加一次菜,每月改善一次伙食(包包子或包饺子)。我们还自己养鸡,解决吃蛋问题。养猪,解决猪肉供应𣎴足问题。与海洋渔业公司建立联系,解决海鲜供应问题。还曾组织过全队人员利用演出空档时间,下海摸海蛤,制作蛤肉饺子馅。在当时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基本上保证了队员们的伙食,队领导和队员们对伙食应该还算滿意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当年与张留根(左一)苗水田(右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笛子演奏员兼任炊事班长杨端阳</p> <p class="ql-block">看,如今咱刀功仍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切的胡罗卜𢇁怎么样?还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炊事班“最出彩”的一次表现,我记得应该是在七七年春节会餐上。当时听说基地和政治部几个主要首长也要来参加我们的会餐,全队同志开心极了。为了给首长和队员们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我们拿出了全身解数,制订了二十多道的会餐菜谱,并根据菜谱进行釆购。我们跑了军人服务社,把节日可供应的物资全部买齐,还专门跑了大连渔业水产公司,利用给他们演出时建立的关系,购买一些好的鱼虾。跑国营市场购买一些北方冬天较难吃到的蔬菜,如韭黄,黄瓜,青椒,上海青等,这些东西在物流不畅的当年,那可是稀罕物哦(当年东北平时只能吃老三样白菜土豆胡罗卜)。</p><p class="ql-block"> 到了会餐的当天,我们炊事班可忙坏了,又是杀鸡,又是宰魚,又是切肉,又是洗菜,虽然队里派了几个帮厨的,但也只能打打下手,主要还是靠我们炊事班的人亲自动手,按照菜谱要求备好鸡鱼肉蛋菜以及各种调味品。离会餐时间还有半个多时了,这时几道下酒开胃的凉菜己备好装盘,等待着战友们品鉴。于是我们捅开火,留根负责烧火,杨端阳亲自掌勺,苗水田在一旁帮忙递东西,我指挥几个帮厨的摆桌子碗筷。会餐时刻到了,首长们也就位了。我开始组织帮厨人员先把几道凉菜先上桌,待大家喝开了,接着又上了几道热菜,我记得有松籽魚,青椒炒虾仁,韭黄炒鸡蛋,拔丝土豆,猪肉炖粉条,红烧肉……。菜品里既有江南风味,又有当地东北囗味。既有海鲜,又有肉蛋鸡。荤素合理,色彩搭配,冷热适度,造形摆放都有所讲究。这在现在来看,人们会觉得这没什么,太容易了,都习空见惯了!。可在当时整个社会物资供应十分馈乏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已是十分不容易了。这全仗着杨端阳班长和全体同志们的辛苦劳动。</p><p class="ql-block"> 整个会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现场十分热烈,战友们一个个酒足饭饱,首长也对我们做的菜赞美有佳,说我们做的菜𣎴输于基地招待所的厨师。首长们还专门向我们炊事班的同志敬酒。看着首长和战友们吃的开心,我们心里也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转眼过去四十多年了,如今我与楊端阳尚有联系,可与苗水田和张留根已失联多年。水田!留根!你们在哪?如今过得怎么样?我和战友们时时都想念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