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拍了拍你说“轻轻地”

han 娇🍀

<p class="ql-block">活动缘起:时光匆匆,一学期已经过去一半,孩子们都渐渐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变得格外活泼,在行为表现上也似乎更大胆了,在一天区域活动时间,教室里叽叽喳喳吵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纲要》中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小班更是重中之重,我们每天都在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醒他们安安静静,但成效似乎不大,什么样的方式才可以让孩子真正的改变?于是我们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些瞬间,在回顾环节和孩子一起商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问题一: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b></p> <p class="ql-block">声音很大,很生气</p> <p class="ql-block">让我耳朵都变红了</p> <p class="ql-block">吵的声音让我心里很烦躁</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声音像下暴雨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个声音听起让耳朵很难受</p> <p class="ql-block">我的头都快要爆炸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问题二: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吵?</b></p><p class="ql-block">闭上小嘴巴</p> <p class="ql-block">画一个叉叉表示不可以讲话</p> <p class="ql-block">小一点声音说话</p> <p class="ql-block">拍一拍她的肩膀提醒她</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想出了办法,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安安静静和不准说话似乎要求太高太空洞,我们尝试寻找一种合适的支架,能够帮助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去亲身实践和体验。于是,我们查询了资料,《轻轻地》绘本和儿歌《我是轻轻》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轻轻宝贝体验日</b></p><p class="ql-block">随着绘本和儿歌活动的开展,他们在情感上有了进一步的感知。我们共同总结出一个办法“轻轻地”希望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机,学会自我控制,做到正确的表达。在体验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累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认知。</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决定和幼儿一起体验,一整日的轻轻日,幼儿在过渡环节或集体活动等环节,尽量不发出大的声音,“轻轻地”进行每个活动。</p><p class="ql-block">收玩具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寝室睡觉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教室走路要轻轻</p> <p class="ql-block">关门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轻轻藏椅子</p> <p class="ql-block">吃饭的时候要轻轻</p> <p class="ql-block">放餐具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问题三:如果不小心没有“轻轻地”可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是建立在别人的提醒上,保持一个状态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怎样让坚持的好品质潜移默化在幼儿的生活中呢?孩子们再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用手拍一拍他,在旁边画一个❌</p> <p class="ql-block">给轻轻地小朋友奖励一个小红花的贴贴画</p> <p class="ql-block">放一首歌,说话的声音不能超过它</p> <p class="ql-block">请没有轻轻地小朋友坐淘气椅</p> <p class="ql-block">捂住小嘴巴</p> <p class="ql-block">轻轻地提醒下</p> <p class="ql-block">拍一拍他的肩膀</p> <p class="ql-block">比比谁是轻轻小宝贝</p> <p class="ql-block">习惯教育同其他社会性行为培养一样,它需要幼儿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感受、体验、练习,取得知和行的统一。于是我们采纳了孩子们的意见,在班级设立了“轻轻宝贝集赞墙”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直至它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问题四:除了教室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轻轻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不断的体验和了解中,孩子们也意识到了在教室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和行为,但是坚持轻轻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span>陈鹤琴先生指出:“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发现与利用家长特有的教育优势,同时赢得家长的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使幼儿良好的习惯逐步内化为稳定的良好品质。<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我们通过亲子作业的方式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了需要轻轻地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图书室里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去花果山的路上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关铁门的时候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在家里关门的时候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敲门轻轻</p> <p class="ql-block">去医院要轻轻地,不能打扰生病的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坐公交车的时候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去博物馆的时候要轻轻地</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习惯培养,孩子们也渐渐习惯了“轻轻”,对集体规则也有了逐步的认同,初步有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意识,同时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p>

轻轻地

幼儿

孩子

轻轻

小班

教室

声音

体验

行为习惯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