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涛先生的散文与书法

春华秋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是最美好的一个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 高海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掺在一起,又让春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催促那些迟到的根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让我从古今中外的诗歌中,选一首最能唤起我乡愁的作品,除了李白的《静夜思》,那就是T.S.艾略特的《荒原》了。艾略特是英国诗人,也有说是美国诗人的,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大学时代到现在,我曾多次读过这首诗,而每次读,都会感到如归故里,亲切而又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这不仅因为辽西的自然地理确实有点荒原的味道, 丘陵起伏,气候干旱,荒草迎风,野菜烂漫,而且在历史文化方面,辽西的积淀很厚,那里的每座山沟,甚至每棵老树下面,都可能隐伏着什么典故。这和《荒原》也是相似的,那首诗引经据典,随处都是古老的神话与传说。所以,《荒原》就成了我的思乡曲, 特别在春天的日子里,读着读着,就会感到有一阵风,从字里行间向我吹来,把我的思绪带回家乡,带回春光明媚的四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对四月的记忆是和野菜连在一起的。那大概是1970年的春天,我们公社中学新调来一位老师,是女老师,叫马西萍。印象中是马老师到了,四月也就到了,而四月到了,野菜也开始大面积地生长出来,让乡间的日子充满了别样的幽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野菜的成熟期是在四月,清明前后,麦浪滚滚的野菜不仅染绿了山洼,也支撑了人们春光烂漫的胃口。能卷饼的是苣荬菜,好做馅的是马齿苋;荠荠菜又叫清明草,风花菜别名油菜艼;香椿有点淡紫,灰菜镶着银边儿,此外还有西天谷、婆婆丁、豆瓣菜、小叶芹,以及许多叫不上名来的。似乎野菜们都很懂事,知道这时节青黄不接,于是就见义勇为地长出来,并前赴后继地被放在我们的餐桌上,为春天捉襟见肘的日子增添了几分富足和喜气。那落英缤纷的野菜,英气勃勃的野菜,每当回想起来,我总能感到一种道德的力量,仿佛故乡那片丘陵起伏的边地,不仅慈悲宽厚,而且也是很有责任感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马老师调来给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老师本来是学外语的,但那时正值文革,学校不开外语课,她就当了音乐老师。马老师的音乐课很有特点,她说话、唱歌都是小口型,有点像喇叭花,也像是鸟儿在张嘴儿呢喃。这样的口型在美声唱法中常见,也许是经过训练的。因为有趣,大家就都喜欢上她的课,不仅看鸟儿呢喃是有趣的,听她讲关于音乐的知识更是有趣的。比如她说听贝多芬音乐,能使伤心的人快乐起来,胆小的人勇敢起来,轻薄的人庄重起来。还有,她说音乐的力量即使在战场上也不能低估,知道法国的马赛曲吗?那首歌曾击毙德军五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老师教我们唱歌的时候,习惯用手打着拍子,就像鸟儿一边歌喉婉转,一边要展翅高飞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的四月,马西萍老师要调走了。她是在四月里调来的,又要在四月里调走,教了我们整整两年。那天中午,听说马老师的爱人来了,我们就跑过去看。马老师的爱人叫贾老师,说是在师范学院当老师。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大学老师,都挤在马老师宿舍门口,骤然收住脚,形成一幅“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图景。马老师那天青春焕发,她给我们发糖果,让我们进屋里说话。贾老师戴着很好看的眼镜,高高大大的,他和马老师相视一笑说:他们都很腼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词——腼腆,我觉得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文雅的词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些乡村孩子是腼腆的,记忆中的四月也是腼腆的。四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春风渐起,虽然村庄还不见绿意,却已经充满了柳芽的味道;虽然天空还不见风筝,却仿佛有风筝线在悠悠飘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至今想不通,为什么艾略特在《荒原》一开头就写:“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呢?四月怎么会残忍呢?许多年来,尽管我特喜欢这首诗,对此却一直不太理解。也许,说四月残忍本身才是一种残忍吧。大地回春的四月,它除了野菜,什么花儿都没有;除了清明,什么节日都没有。但四月不计较这些,四月很快乐,四月默默无闻,却自有一种纯洁的、初恋般的、风华正茂的生命气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在我的生命记忆中,艾略特的《荒原》应该有另一种写法,它的开头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是最美好的一个月,荒地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着野菜,把回忆和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掺在一起,又让春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催促那些迟到的根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老师调走了,我们也快毕业了。</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高海涛,一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中国作协会员,中美文化交流促进会顾问。辽宁省优秀专家、二级教授。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教师、辽宁文学院院长、《当代作家评论》主编、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海涛先生书法作品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