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p><p class="ql-block">一场心灵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放飞自己</p><p class="ql-block">与文字牵手</p><p class="ql-block">与快乐共舞</p><p class="ql-block"> 伴着暮春的雨,和着清凉的风,4月28日下午,众成北校区中站实验小学的第二十二次线上读书沙龙再次拉开了序幕。本次做读书分享的是郜芳芳老师,她分享的专业书籍是《美其所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美其所美》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崧舟老师,通过教学案例讲述了语文教学策略的创生与运用,告诉我们“语文课该怎么上”,字里行间都体现着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赤诚和热爱,就像他写的那样:我并不是在讲语文,我就是语文;我并不是在聆听学生,我就是学生。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并从学情分析、模式设计、节奏调控、动态生成、境界提升几个角度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如何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 郜老师围绕“美”字,从真实的学情之美、创新的教学模式之美两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感悟。</p> 真实的学情之美 <p class="ql-block"> 真实的学情之美是将学生置于课程语境之下,从“学什么,谁在学,怎么学”这三个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这节课究竟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了这样符合学情、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精准学情分析,那么这节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就有了雏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来,王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不仅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来源于他对学情的准确定位。看来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实非一日之功。读着、对比着、思考着,跟着王老师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情分析的过程中走了一遭,才明白自己的教学就是浅尝辄止而已。学而时思,思而实用之,向王老师学习,走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教学也有一点儿美的意蕴。</p> 创新的教学模式之美 <p class="ql-block"> 从模式层面来看,一些常态课“千课一面”,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慢慢地失去了教学吸引力。王老师对此提出了破解之道——陌生化。</p> <p class="ql-block"> 想想,的确如此。学习的发生始于注意,始于感知。只有当教学内容被学生充分感知时,所谓的思维、情感、创新,才有可能接连不断地发生,教学才有可能产生吸引力。那怎样才能创造出“陌生化”呢?王老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陌生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文本解读的陌生化,教学线索的陌生化,教学结构的陌生化和教学方式的陌生化。</p> <p class="ql-block"> 歌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一只眼看纸上面的话,另一只眼看到纸的背面。王老师做到了,同为教师的我们在读文本时也要如王老师这般细读文本,看到文本背面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创新课堂模式,为自己的课堂也添一抹诗意之美。</p> <p class="ql-block"> 《美其所美》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诗意之美,于是,</p><p class="ql-block">将感悟洗净</p><p class="ql-block">舀一勺诗意煮茶</p><p class="ql-block">语词袅袅</p><p class="ql-block">品过</p><p class="ql-block">才知晓文字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