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五一劳动节,众师行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班建武教授为学校老师和家长带来一场劳动教育直播讲座。托克托县第二小学全体教师与家长观看了此次直播。<br> <p class="ql-block"> 提到劳动教育,大家往往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这些场景——在校做值日,回家做家务,下乡体验种植……这几乎成了劳动教育的“老三样”,核心都是教人热爱劳动(更多是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劳动,而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p> 劳动教育现状 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在家庭中被淡化。很多学生没有从小养成劳动习惯。现在生活安逸,家长溺爱孩子,很多家长在生活上事无巨细地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了,孩子们没有劳动意识,不会劳动,自然就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助长了贪图安逸、奢侈浪费之心,这也是青少年不尊重劳动,看不起劳动者的根源之一。<br> 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劳动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处在边缘地位。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很多学校请专业保洁打扫卫生,学生连做值日这样的劳动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就不懂得珍惜。甚至有些小学生的家长到校替孩子做值日;有些学生存在乱丢乱弃现象,追根溯源是参加劳动少,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有些学生不知道、不会整理学习工具,桌兜里、书包里乱成一锅粥,如果家长不帮着整理收拾,经常不是找不到笔就是不见了课本。 劳动教育意义 一、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div>二、通过集体互助劳动,增加集体观念和互助意识。</div><div>三、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遵守社会公德。</div><div>四、通过参加生产实践劳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br></div> 劳动教育实施 <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向全国人民发出奋斗动员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幸福是干出来的”。</p> 首先,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向,通过“劳”突出 “育”。劳动教育的内核是“劳”“育”结合,在劳动过程中不但教会学生劳动的方法,还要体会劳动的意义,实现道德成长、精神提升。<br> 其次,重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劳动教育不在“华而不实”。上好劳动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让学校劳动教育又有了“硬指标”,劳动课也要根据需要编写好劳动课教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br> 第三,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安排学生做好学校卫生值日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充当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意识。<br> 第四,学校通过家长培训等形式,注意引导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做好家校共育。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日常生活,放手让孩子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教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引导孩子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和美好;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