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众学乐无穷——记夏井川、罗雪莲、周春柳三地教学团队“共读一本专业书”2022年四月读书分享会

严心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卷首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人读书为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众人读书为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个人的分享可以触发一群人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群人的阅读可以激发每个人的热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美四月天,花月正春风。相聚兴悠然,夜读乐当时。”伴随着第27个世界读书日的来临,4月27日晚7:30,夏井川、罗雪莲教学团队;罗雪莲名师工作室团队和广西柳州周春柳名师工作室成员继续共读一本专业书活动。如期相约腾讯会议,开启四月读书分享会,共品书香、共见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本期读书分享活动由谭新夷,吴兴泉,谭慧娟、张佳丽老师参与分享,团队成员针对阅读中的体会与困惑展开学习、研讨、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明学习过程,重学生思考</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罗雪莲导师自然亲切的主持介绍之后,便由柳州市雀儿山路第二小学的谭新夷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这样教》第二章发现与发明第五节——“圆周长”中的发现与发明。谭老师指出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应当是感知、思考、交流这三个环节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从开始的“迷惑”逐步走向“清晰”的过程经历了四个层次。并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详细介绍了这四个层次。一是:明确问题,产生动机(第一次循环)。二是:过程方法,获得结论(第二次循环)。三是:多样比较,错误辨析(第三次循环)。四是:关联应用,总结提升(第四次循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谭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2022最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拓展类型的作业设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进行教材的横纵向比较,包括各类习题,明确作业目标。二是从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出发。三是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谭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很好的经历学习的过程,不论任何课型,尤为重要的还是设计好问题串中的核心问题。最后谭老师也提出了自己阅读中的困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对于谭新夷老师提出的两点疑惑,参与学习的老师们展开交流讨论。罗雪莲导师指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不应该追求机械的记忆。应追求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去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广应用这四个环节可以看做启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流程去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夏井川导师认为不用纠结是模型还是流程这种概念,重要的是要这个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家在交流中答疑解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探数学历史,结人文之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着,荆州区川店小学特级教师吴兴泉老师从原始文稿的简单解读;数学教材中数学术语的梳理及部分解读和数学术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举例三个方面,分享了第三章数学知识的历史性和人文性的第一节——“数学术语中的人文内涵”阅读的收获。吴老师还将自己梳理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术语》分享给团队伙伴,鼓励大家继续完善。大家的研究激情被点燃。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着,荆州区荆州小学的谭慧娟老师分享了阅读第三章数学知识的历史性和人文性的第二节——“加倍取半,算术之源”的收获与体会。谭老师介绍了加倍与取半在生活中、在计算中和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有了四则运算再考虑加倍取半的方法,是不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加倍取半,算术之“源”源在哪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家就谭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夏井川导师提醒大家读书要有整体观,不从整体考虑,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本节知识编排在第三章数学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前面两章已经介绍了发现产生的规律性的知识和发明产生规则性知识、规定性知识。承接上文,再介绍数学的历史性和人文性。数学知识三大特性是严谨性,科学性,应用性。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如果失去了“人味儿”就会变得枯燥、难学。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人文趣味,人文内涵,才能变教为学。使数学知识更具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用“火热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感受“冰冷的美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随后,荆州区董场小学张佳丽老师对第三章数学知识的历史性和人文性的第三节——“竖式”的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张老师介绍了与现在不同的竖式和《御制数理精蕴》中的以乘算除,带领我们走进了“竖式”的历史。掌握了竖式的演变历史,教学时,我们就能轻松应对学生的各种困惑,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课本呈现标准写法的原因,探明数学规定背后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告诉学生这就是规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老师指出,写出竖式进行计算的目的是在于记录计算过程,减轻思维的记忆负担。由于人们长期追求计算的“准确”和“快速”,现如今遗留下的书写形式最为简捷并且规范,但是对儿童而言,这些往往不是最容易理解的形式。教学中可以适当呈现一些更为自然的竖式作为过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家针对张老师提出的困惑,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罗雪莲导师说:“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没有⼀种数学思想如当初刚被发现时那样发表出来。⼀旦问题解决了,思考的程序便颠倒过来,把⽕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现如今的最标准的写法竖式对于学生是有难度的,应找到一个桥梁,让学生的理解与标准化的竖式自然的过渡。夏井川导师也指出:竖式是为了力求简洁和规范,这种竖式并不是为了儿童而设计的。现在一开始就让孩子接受经过千余年沉淀的结果,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困难的。要是能看到以前的竖式,就能体会到现在的除法竖式简单,加强对现在竖式的认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读书之乐何处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思辨质疑在其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交流学习的时光是如此的珍贵和短暂,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读书,需要每一个教育人深入其中,久久为功。爱读书、会读书、享读书,是我们读书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与书为友、牵手智慧,从浮躁走向从容,从肤浅走向深刻,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我们将不断用学识的厚重丰实生命的底蕴、丰富教育的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让我们一起尽情阅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了解更大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收获内心丰盈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享受丰富智慧充容充实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严心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稿:罗雪莲</span></p>

竖式

学生

老师

读书

数学

数学知识

分享

人文

雪莲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