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架上新进了不少书,有几本很不错,最终选了劳伦斯的《书·画·人》。多年前,曾买过他妻子写的回忆录《不是我,是风》。回家后,将其从书橱中翻出来,再一次重温他们不寻常的爱情之路。</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初与这本书结缘,一是因了诗意的书名,二是绿色封面。因为绿有春天草的气息,不凉薄,很温暖。封面上,标注一行副标题: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p><p class="ql-block">作为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富争议的作家,劳伦斯从未写过自传,因此了解他生平故事的人甚少,而且有些人对其有完全失实的猜想。此书是关于劳伦斯唯一的一部回忆录。书中,弗里达向我们展示了劳伦斯易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天才作家”在灵魂与世界逃亡中的神秘历程,真实地记录下了劳伦斯的生活和他们不被世俗所认同的爱情。</p><p class="ql-block">劳伦斯,英国人,弗里达,德国人。1912年,两人相遇时,劳伦斯26岁,而弗里达已31岁,有三个小孩。其时,弗里达是诺丁汉大学现代语言学教授威克利的夫人,劳伦斯曾经做过这位教授的学生,因醉心于小说写作,生活出现危机。威克利当时只是想为劳伦斯找份英语教职,可是他的好心却促成了弗里达和劳伦斯的相遇。相识不到六个星期,弗里达就抛弃一切跟随劳伦斯私奔,从此旅行在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的大地上,生活在海边山林、高原牧场上。</p><p class="ql-block">劳伦斯称弗里达是他“终生一遇的女人”。弗里达则说:“他仿佛使我的身躯和灵魂摆脱了我过去全部的生活。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把握了我的全部命运,全部前途……我无能为力,只得听命运的安排。”</p><p class="ql-block">这是种什么样的爱呢,以致让弗里达如此地听从内心的召唤?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她只是想了解这世上最好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对一意孤行的妻子,弗里达的丈夫在信中这样表明:“如果你再不回家,孩子就不再有母亲,你也永远别想再见到他们了。”</p><p class="ql-block">虽然很悲伤,但弗里达知道,比起孩子来,劳伦斯更需要她。1914年,两人在英国肯辛顿登记结婚,直至1930年,劳伦斯去逝,弗里达都没有离开过他。</p><p class="ql-block">有作家评论,弗里达和劳伦斯的结合虽然不道德,却是艺术的。前者的无羁浪漫和后者的艺术冲动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一起创造了《虹》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些经典作品。也许弗里达是世界上最了解劳伦斯的人,在她的眼里:“劳伦斯内心非常严肃、爽直,是一个真正的清教徒!他痛恨所有淫猥之物。”</p><p class="ql-block">《书·画·人》书的扉页,有张弗里达的照片,气质高雅,雍容华贵,紧闭的嘴角,有种冷峻的感觉。这样的女子,应是很有头脑的,何以会舍家弃子私奔呢?</p><p class="ql-block">弗里达的父亲,纯粹的贵族,而劳伦斯,矿工的儿子。来自两个不同的阶级,要走到一起是何等的难。</p><p class="ql-block">其实,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富裕还是贫穷,每个女人都渴望被重视,生活在温情柔意中。劳伦斯所给予弗里达的,除了理解、温柔、体贴、爱护,还能细致而敏感地意识到她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这些,恰恰是弗里达从前所没有的。</p><p class="ql-block">细析我们周围,那些走出围城的众多例子,大抵如此。</p><p class="ql-block">不是我,是风。是的,是风把我们内心所爱的标准吹来,一旦遇到,谁也无法拒绝。</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一次出人意料的奇遇,而不是一场痛不欲生的炼狱。</p><p class="ql-block">所有的,与年龄无关,与地位无关,与贫富无关。</p><p class="ql-block">(刊于2008年6期《雨花》,入选《200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