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值四月好春光,云端教研绽芳华。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改革,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强调加强学段衔接,该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的发布中,信息科技课程成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科目,备受关注。为了让我区信息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4月27日,西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体信息教师齐聚云端,共同收看并学习由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组专家参与的新课标在线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熊璋、樊磊、袁中果、龚超四位教育专家,对新课标进行深度、详尽的解读,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以及“信息科技课的地位升级”展开研讨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熊教授以周易《文言传》中“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作为开场语,表明了信息科技课程课标出台的不易。熊教授从“为什么信息科技必须是国家课程”和“为什么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两方面进行解读,从宏观上深入阐述了课程课标的出台背景与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核心专家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建设》。樊教授从如何落实新课标、如何让新课标在现有的课程方案的框架下做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对新课程实施的新思路、新思维、新原则、新挑战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教师们勇于创新,把课程做好、做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袁中果博士报告的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标如何落地实施》。袁老师以一线教师的视角,首先浅谈了对新课标的理解,从深入学习、教学实践模型出发,列举核心素养导向的培养案例。再谈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构建、反思性教学的改进,接着分享了结合新课标针对跨学科主题课程建设方面的案例,最后就新课标落地老师们该做那些准备给出了建议。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基因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报告的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龚博士从以往教学工作中的点滴联系新课标,与之进行对照,着重探讨了信息科技新课标中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讲解、分析,强调人工智能原理及算法,就人工智能课程提出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讲座中,我区信息教师抓住本次培训学习机会,认真聆听、积极讨论、做好笔记,相信每位教师对信息科技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有新认识和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根底。”作为一线信息教师们,深知只有把握好新课程标准这一方向标,才能更好地上好课、指导学生,提高效率。当今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科技教育是全民接受的教育,信息素养是未来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信息科技这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是起点,不是终点;学习是汲取,更是成长。西湖区信息教师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行进着、摸索着、收获着,让我们从这里起航,做幸福的、有情怀的信息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