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书荟:语文如此有味儿---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秀秀

教师简介 <p class="ql-block">  申秀丽,邯郸市小学语文刘燕名师工作室成员,任教于临漳县教师进修学校,市骨干教师,市师德标兵,市1小时培训优秀授课教师,在多项县级教师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热爱语文,喜欢阅读,广泛涉猎教育期刊和教育专著,不离学术,不离实践,向下扎根,向上开花。</p> 读书有味 <p class="ql-block">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论文精选,书中的文章围绕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师上课、备课、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写作教学等展开,系统阐述了作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方法和心得。全书共有四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p> 阅读留痕 <p class="ql-block">  细细品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做读书笔记一本,每一章节都进行了摘抄,并用红笔做了读后思考。于老师的书真好看,于老师的课真有语文味儿。于老师的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教学设计妙趣横生,透过文字就好像看到了平易近人的于老师,好像看到了于老师的精彩课堂。</p> (一)语文教学要把兴趣留住。<br>  这是我读了《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这一节的感想。读于老师的语文老师留给他的财富,心里好生羡慕。同时,又为今天的孩子感到悲哀。反观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留给孩子什么了呢?读好文,写好字了吗?把兴趣留住了吗?留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发展业余爱好了吗?作业塞满孩子的睡眠、锻炼的时间,留下好身体了吗?每一问,都问得我们胆颤颤,汗涔涔。<div>  “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有多少语文老师把孩子教得不爱语文了,曾经看过李镇西老师做过的一个调查问卷,在问孩子是否喜欢语文课时,有学生回答:我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语文课。语文本来是五彩斑斓的,充满情趣的。什么时候,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教得寡淡无味了呢?真是罪莫大焉!</div> (二)当语文老师,其实很不简单。<br>  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提到: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br>  其实,在我看来,教语文,对老师的素养要求极高,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所以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教得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br>  除了上述所说的,我觉得于老师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孜孜不倦的热爱。你看那些导入的艺术、解词的艺术、造句的艺术、揭示寓意的艺术、朗读的艺术、写的训练艺术,每一个设计都是妙趣横生,确确实实很艺术。其实,这艺术设计的背后是对教学的用心,对学生的热爱,对语文教育的钟爱。正因为有了这份钟情,才会几次把领导的花端给学生,让学生写观察作文;把垃圾桶里的面包捡回来,给学生创设情景去写作文......于老师说,这是职业病。于老师满心满眼都是语文,其实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执着。<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三)把语文该教的教扎实,就是语文教学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文中,于老师提到的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在钻研每一篇课文里。于老师说得很实在,所谓的“亮点”不是新意,不是出彩,不是什么课件、表演、小组合作、多元解读,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p><p class="ql-block"> 在我认为:把语文课该做的事,做实在,实在做,就是语文教学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读下来,对语文教学通透了很多,篇篇有所得,章章有所悟,真是畅快淋漓。</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于老师的一句话结尾: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让我们在语文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收获梦想与希望。享受语文生活,幸福教育人生。</p>

语文

老师

教学

学生

亮点

于永正

艺术

教师

教育

喜欢